红楼丽人行
繁体版

第41章 诬陷

    第二道策问,是关于边疆问题的争论。

    这一个问题,类似于疆防和海防之争。

    北方边疆省份的官员和士子主张,朝廷应该把重点放在北方边疆,解决北方兵力、粮草不足,军队欠饷,训练不足,前清和鞑靼屡屡犯边的问题,稳定北方边疆。

    南方官员和士子,则主张首先解决南方边疆的稳定和海防问题。

    第三道策问,主要是思想潮流方面的问题。

    焦点是关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规范的对象主要是谁。

    宋代的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是有当时背景的。

    当时的权贵官宦,富商缙绅,士林等追求享乐,生活奢侈,而下层百姓则生活困难。

    于是朱熹提出上层应该崇尚上天有好生之德,节制享乐欲望,戒奢节俭,减少盘剥百姓。

    但是话语权掌握在读书人和官员们手中,老百姓没有话语权。

    从前明、前清,再到大德,朱熹的话就被解释得变了味儿。从要求上层灭人欲,变成了要求百姓灭人欲,不要追求享乐。

    这就是无耻且不说人话了。

    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很多男人连媳妇都娶不起,存在着大量光棍儿。在连活下去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老百姓还能追求个屁享乐?

    奢侈无度,追求享乐的恰恰是那些权贵官宦,缙绅士子,最应该灭人欲的恰恰是这些人。他们不灭人欲,却要求老百姓灭人欲。

    第四道策问,是关于流民的问题,要求论述流民产生原因、危害,提出治理办法、

    第五道策问,是关于各省欠税问题。

    总共五个问题,都是当前的热点,可以说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也是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太上皇对当今盛德帝的指责,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善感到不满。

    当然,这些问题在太上皇在位的时候也存在,他也没有解决。所以,乌鸦别说黑猪黑,父子两个其实都差不多。

    不论观点如何,从考生的角度来说,要想写好文章,就必须对这些热点问题了解的比较透彻,才能言之有物。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说法是不对的,至少也很不准确。读书人历来都掌握社会舆论,对各种社会现象很了解,并不都是书呆子。即使只是为了科考,也要掌握社会上的各种动向和思潮。

    贾瑞在考场答题的时候,贾蓉正在贾蔷家里吃酒。

    因为跟秦可卿的事情,贾蔷被贾珍赶出宁国府。当时贾珍给了贾蔷一笔钱,一处房子,一个长随,一个小厮,一个粗使婆子,一个洒扫丫鬟,还有一个贴身丫鬟。

    按说这个标准,贾蔷也能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起码比贾瑞这样的族人好得多。

    但贾蔷吃喝嫖赌无所不作,手里的钱很快就花光。于是就跟贾蓉搅合在一起,花着贾蓉的钱,过得倒也逍遥快活。

    从那天晚上按照王熙凤的要求,捉奸贾瑞被反杀开始,两个人就开始走了霉运。不是被揍,就是破财。

    因为腿被打断,倪二家里又总是要钱。不给钱,不是威胁去府里告状,就是去见官。

    两人好说歹说,东拼西凑,总算弄到点儿钱,暂时安抚住了倪二。

    “都是因为贾瑞那狗才,咱们兄弟才如此狼狈。一想起这事,就恨不得杀了他才解气。”

    贾蓉恨恨道。

    “杀了他又有何用?反倒便宜了他,弄不好坏了事,叫官府知道,就吃不了兜着走。便是不进大牢,也要花一大笔钱。便是府里出钱平息,狠狠打一顿,跪宗祠,在退思堂反省,禁足,不能出去,更不能给钱,咱们如何处置?”

    “你说的有理,但是贾瑞把咱们兄弟害成这样,难道就忍了不成?”

    “自然不能忍。我已经想好一计。”

    “你有什么计策?”

    贾蓉急切问道。

    贾蔷喝了口酒,吃了两口菜,才慢悠悠说道:“我听薛大傻子说,这几天太爷在塾学里非常高兴,想来是那贾瑞前两场考的挺好。以前他连个功名都没有,就把咱们兄弟欺负成这样。若是真的中举做官,你说还有咱们的活路么?”

    “就他那学问,别想中举。”

    “那可不一定,我问过詹光和单聘仁。他们说学问固然重要,但是很多学问好的,一辈子也没中举,所以运气也很重要。想想贾瑞最近的运气怎么样?”

    不用想,贾蓉也知道贾瑞最近正走鸿运。

    “你的意思是……。”

    “哼,他既然叫咱们难过,咱们也不能让他好过。他不是想得到功名,升官发财么,咱们偏偏就不让他得逞,看他还敢跟咱们兄弟作对?”

    “怎么做才行?”

    “断了他的功名。”

    “怎么断啊?”

    “到都察院出首,就说他科考舞弊。他文章做的再好,也不能上榜。”

    “不行,去都察院留下姓名长相,便知道咱们是府里的人。若是让府里知道,哪还有咱们好日子过。”

    “自然不用咱们出面,写一封信,让一个叫花子送去,岂不是很省事。”

    “若是查笔迹呢,也要露馅儿。”

    “这个我自有办法,叫人不知道咱们的笔迹。匿名出首,谁知道是咱们做的?”

    贾蓉还有些担心。

    这是检举自家人,若是查不出来还好,如果暴露了,那可就是大事。两府内讧,贾家就成了京城的笑话。

    如果贾瑞真的中举,却因为自家人毁了功名和前程,两府今后可就没脸见人了。

    “他若是真的舞弊还好,若是没有舞弊,查出了咱们,是要反坐的。”

    按照当今的法律,诬告被查不实,诬告者要反坐。

    假入贾瑞作弊,流放一千里。但是经过调查,贾瑞没有舞弊,贾蓉和贾蔷就要承担诬告责任,也被流放一千里。

    你诬告别人什么罪,就要承担什么罪。这就是诬告反坐。

    贾蔷呵呵冷笑几声。

    “你觉得贾瑞能中举么?”

    “好像不能。”

    “那不就结了,若是中举,有人出首,是一定要查的。若是不能中举,好几千人,贾瑞不过是其中一个。出首舞弊的多了,谁会一一去查,都是不了了之,当做没事儿一样。既然没人查,又何来反坐?”

    “似乎也有道理。虽然没人查,但是贾瑞也没中,白花了二百两银子。”

    两人越琢磨越觉得可行,吃过饭就开始行动。

    先写了一封检举信,然后连抄带编写了一篇文章,把举报信里的字包含在文章里面。

    到城里写书信的秀才那里,叫秀才抄了一遍,回来把需要的字剪下来,粘贴到一张纸上,就形成了一封举报信。

    到街上找了个乞丐,给了二两银子,让乞丐把信送到都察院门房。又叫乞丐出城躲避,三个月之后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