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每月一个新规则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扬眉吐气

    此时的县学考院内,众人陆续步入内院,三个主考官居中而坐,左右都有四五个随身学官站立,见大家来齐,当即便说:“今儿大家过来将这里的考生卷子分一分,各自拿一堆去批阅,然后,汇总过来就行。”

    说罢了,主考官亲自主持分卷,将卷子分配给众人。

    众人在得到了卷子之后,也开始批阅试卷,凝神聚眸,扫看上面的内容。

    科举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又不能够出现半分的差错,注定是一个苦差事。

    这次府试参与本次科举的考生,不过一千人左右,并且全部都是糊名抄录过来的试卷。

    考生的试卷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必须要模糊这试卷究竟是何人所写。

    考卷也并不能够当天就直接让考官们审阅,而是要让考院学官和学吏在当天晚上连夜一起抄录考生试卷。

    今天才能够开始公开阅卷,以确保科举的公平性。

    不过,考官们初步裁定之后,也会在同组内相互交叉互换再次核查一次,甚至遇到争执时,还会拿回考生所作的原本考卷出来进行二次对比,如此三番四次的联合审查才能够确保不会有人在科举上面做手脚。

    批阅完毕定下考生名次榜单排名之后,考生原卷与抄录试卷都要入衙门里面的档案馆进行收藏,确保将来调取核对时方便。

    张衡是一甲进士出身,才能够在京城本地落得这么好一个官位。

    因其为人刚正不阿,在朝廷里面颇有威望。

    虽然他本人升迁提拔总是无望,可但凡涉及到科举考试这类国之大事,必定有他一席之地。

    只要张衡看过的卷子,亲自接手的科举名次,就无人会说这不公正。

    也正因此,张衡对待科举的态度极为严苛,也决定了下面的人不敢随意妄为。

    一个不想要提拔升官,还不怕死的刚正清官,着实难以对付。

    科举舞弊,株连九族,不可不慎。

    张衡见众人开始阅卷,也开始接手自己手中分配过来的试卷。

    他手中的试卷是排在衙门高堂附近的卷子,也就是天字号院的卷子。

    天字号院的考生皆是王侯富贵人家出身的公子。

    这些人手段通天,在衙门里面消息灵通,若是得知自己不中,寻阅卷考官的晦气,那可就麻烦了。

    所以,众人必须要找一个刚正的人出来挡刀。

    刚正的人有刚正的人的用处。

    对于旁人来说,或许会忌惮这些人身后的权势,直接放水圈名。

    但对于张衡而言却是无所畏惧。

    待张衡阅过几张试卷之后,不由得皱眉摇头:“粗造不堪,写的什么狗屁文章,简直是有辱斯文。”

    纨绔公子的科举水准堪忧,多数人都是在家中大人逼迫之下,强行过来参与科举考试的混子。

    混子多了,文章质量自然也就差次不齐,难登大雅之堂。

    张衡随意翻过几张试卷,在阅到一份卷子时,忽然眼前一亮。

    这答题的考生内容精妙,就算是他都觉着写的好。

    而且其行文无比老练竟然比他这样的一甲进士也差不了多少。

    偶尔的创新之处,更是惊为天人,当真是一篇了不得的璀璨文章。

    张衡心头震惊,沉吟了一下:“这试卷是谁人写的?此子笔试竟然如此厉害,当有状元之才。”

    “这次府试当为第一名。”

    正想着,他心里面顿时就想要看看此人的来历身份,忙撕开糊名的表层,见那上面的名字上写着贾蔷二字时,更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人竟然是宁国府的公子!”

    此地的动静很快就吸引来其他人的关注,于是众人忙走过去察看,看后也都是连连叹息:“厉害,厉害!当真是后生可畏啊!”

    宁国府的背景,再加上这等璀璨文章,不为府试第一名都难。

    本次同室阅卷的学政钱浅学也有六十多岁了,白发苍苍,虽是身躯逐渐老迈,愈发佝偻,但素来德高望重,颇受诸位同僚敬重。

    他在看了贾蔷的试卷之后,笑对张衡:“张大人,我认为此卷可为第一,你觉着如何?”

    张衡点头:“在诸多考生呈送上来的试卷当中,此卷当为卷首,此人可为本次府试第一名府案首。”

    旁边站着的其他人亦是笑着应声:“素闻宁国府的公子都是人中龙凤,天地人杰,现在看来果真如此!”

    “宁国府公子乃是将门之后,而今又读书有成,看来他应该在科举读书上耗费了不少的心血和苦功夫。”

    其他人听了亦是连连点头,取来原卷细细看了,沉吟良久:“完美无缺,毫无错漏之处,看来此人是真有不世出的才学在身上?”

    “要是我们大梁朝廷每一位考生学子都能如此,何愁大业不兴?”

    “人人如此,那我们可就难办喽。”

    府试的录取名额有限,要是人人都如贾蔷一般厉害,那么名次可就不好排列了。

    尤其是涉及功名前途,再好的关系,只怕也会翻脸的。

    张衡没有犹豫,细细看了一番贾蔷的原本文章之后,才点首:“写的的确好,甚至于他这字迹比抄录的字迹还要好,看来此子必定是本次府试的案首无疑!”

    说着,他就提笔在红水里面一过,一落试卷,就定了贾蔷的名次:“那便将其列为榜首罢。”

    其他考官见状也并无什么异议。

    贾蔷的实力摆在那里,几乎无懈可击的试卷,不当第一都难。

    这就是预知未来的好处所在。

    提前预知科举考试的内容,将这内容吃透,考试的时候自当无往而不利。

    就宛如提前数十天得知高考试卷内容,那还不起飞?

    贾蔷的名次落下,其他人的名次也在今日陆续敲定下来,众人见排列出来的名次也都没有意义,随后才签字画押,决定于后日放榜,公布本次府试的考生成绩。

    而在贾蔷这边则是跟结交的朝廷官僚吃饭喝酒,觥筹交错的应酬,同时谋划着屠杀京城江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