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每月一个新规则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不肯罢休

    站在不远处的平儿见状心惊肉跳,这场由贾珍私心燃烧起来的怒火,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才算结束。

    心头震怒的贾蔷骂完之后,心底里面就已经有了应对之策,那就是让贾珍永远的闭嘴。

    时间暂停。

    这一逆天规则能力,足以让贾蔷神不知鬼不觉的前去宁国府,杀掉贾珍。

    贾蔷心头想着:“贾珍,你已有取死之道。”

    旋即,贾蔷就打算出去一趟,当面上秦府问问究竟是什么个情况。

    前些日子还说得好好的,而今却是突然毁约,着实令人恼怒。

    平儿随着贾蔷一起离去,送贾蔷去了门口处,却不敢在送只能够留了下来,相劝贾蔷:“二爷,你可莫要犯下糊涂事儿,此事缓缓图谋也不迟的。”

    贾琏这个时候也得到消息,忙过来寻贾蔷,从下面的丫鬟口中得知贾蔷已经去了门口,打算出府去,匆忙加快脚步,来到贾蔷的跟前,看向贾蔷:“你这是去什么地方?你可莫要乱来!”

    贾蔷敢杀了数千江湖上面的地痞无赖,就未必不敢冲入宁国府杀了贾珍。

    夺妻之仇,奇耻大辱,那个男儿能够容忍下这种屈辱?

    贾琏作为贾族的一分子,心底里自然不愿意见到这种叔侄相残的人间惨剧,连忙又劝贾蔷:“我知你心里面不服气,可事到如今,木已成舟,你纵然是心底不服,又能如何?

    难不成你还要杀去宁国府,找珍哥儿寻仇不成?

    无论如何,他都对你有养育之恩,养恩如父,又是你身后最大的靠山,不得不慎重啊!

    俗话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而今你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女人就害了兄弟,斩断自己的手足呢?

    哎,来,还是随我回去,回去最好。”

    说罢了,贾琏就牵着贾蔷的手,返回荣国府之内,阻拦贾蔷去找贾珍寻仇。

    一旦贾蔷去了宁国府,事情闹大,对于他们家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就在这边儿僵持时,荣国府内的众人便也陆续得知此消息,心里面笑话贾蔷:“那蔷二爷可真没用,自家的媳妇儿被家中的好大哥给抢夺了,着实可怜。”

    “士可杀,不可辱!”

    “这贾珍也不太是个东西,何苦为了一个秦家姑娘闹得而今家中不宁,兄弟阋墙。”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各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底层的家奴素来喜欢造谣生事,瞧不惯这些家中作威作福的主子,现在瞧见贾蔷落难,自然要在背后狠狠的奚落他一番,让自己心里面舒坦一次。

    贾政得知此事之后,忙过来劝说贾蔷:“此事我会替你过去问问具体的情况,你莫要乱来。”

    贾赦也来了,平日里面他都在看戏,并不怎么出现。

    可现在贾蔷要去找贾珍寻仇,岂能不出来阻拦一二。

    万一要是真的闹出来风波,整个宁国府都要沦为京城笑柄,丢脸丢人。

    贾蔷则是微微叹息一口气:“哎,我只恨那秦家有眼无珠,竟然背信弃义,罔顾与我之间的约定,攀附叔叔家,以至于拒绝我与秦家姑娘的姻缘,转而让蓉哥儿迎娶她过门,作我嫂嫂。”

    听了贾蔷的话语,贾政不解的询问他:“你这话可有什么说法没有?”

    贾蔷从怀中掏出昔日从秦府捡来的秦可卿手帕,放在手掌上,拿出来给众人去看:“这是我与秦家姑娘的定情信物,此乃她随身绣帕,我与她早有约定,不曾想到竟然被叔叔横刀夺爱,实在是心头大恨啊!”

    一时间,众人纷纷侧目,不曾想到此事竟然还有这等隐情。

    贾琏等人倒也不是什么浑人,亦是讲道理的人,瞧见贾蔷拿出证据来,亦是免不得要为贾蔷说几句话:“既然你与那秦家姑娘早有约定,秦家又怎会如此出尔反尔,将她另许他人?”

    贾蔷却是冷眸一笑:“女子姻缘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她一个姑娘家做主!那怕是秦业将自家女儿许配给市井屠夫,只怕也没有人能够拦得住,更何况是将其许配给我大哥。”

    等众人消化完贾蔷诉说的话语之后,贾政也是皱起眉头:“我替你去宁国府里走一趟,问问我那侄儿的意见,看看此事能否回旋。”

    说罢,贾政就离去,前往宁国府,找贾珍质问此事。

    贾宝玉得闻消息也走过来,站在旁边,一边温声道:“蔷哥儿,你可千万不要想不开,秦家姑娘既然如此不识抬举,心里没有你,那你又何苦痴痴纠缠,不肯罢休?”

    贾蔷闻言则是眉尖轻轻一挑:“秦家毁约,叔叔欺辱侄子,夺妻之仇,岂是儿戏?”

    贾琏连忙拉着贾宝玉去旁边,小声叮嘱:“你莫要去惹他,让他一个人在这里静静,缓缓自己的情绪。”

    贾宝玉点头:“能有什么要紧的?我听你话便是。”

    王熙凤自然也听闻消息,此刻正坐在王夫人的屋子里面与王夫人讨论这件事情:“哎,也是造孽,太太,你说那珍哥儿怎么会如此糊涂,让这两兄弟为争斗一个女子,闹得如此?”

    王夫人也是过来人,想来是因为她知道那些男人都是如此,因贾蔷与秦家姑娘有盟约之故,也帮衬着贾蔷说话:

    “秦家姑娘既然是将贴身绣帕给了贾蔷,又怎么能够毁约,改嫁他人呢。如此水性杨花的女子,便是将其明媒正娶入宁国府,只怕将来也是祸非福。”

    作为家中太太,尤其是恪守三纲五常的太太,最是瞧不起这种姑娘。

    王熙凤却有另外一番见解:“此事我觉着也不能够全怪那秦家姑娘,自古以来,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倘若是父母恩允,儿女不从,怕也有不少殉情的痴情怨蝶。”

    王夫人摇了摇头:“罢了,此事与我们没有关系,只要看好他们,莫要让他们闹出什么祸端来,也就是了。”

    王熙凤则是心忧:“我看那蔷哥儿出手狠辣无情,借来京兆府衙门的刀,一夜杀了数千人,弄得满城风雨,血流成河,而今被珍哥儿如此欺辱,夺妻之仇,不共戴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