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每月一个新规则
繁体版

第六十章:入土为安

    翌日。

    京城菜市口。

    正在街道上面徘徊的看客们瞧见衙门的马车押送着贾蓉与邬氏前往刑场行刑,一时间,周围的街坊邻居都跑过来看热闹。

    贾蔷并冯紫英等人,此刻则是站在人群当中,隔空遥望着刑场上的贾蓉。

    而在此时,冯紫英看向贾蔷:“贾蓉弑杀亲父,他总是嘴里面喊着冤枉,莫非此事真有蹊跷之处?”

    柳湘莲则是对冯紫英的看法不屑一顾:“他只是临死前的狡辩罢了。”

    贾蔷亦是摇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除了蓉哥儿自己之外,外人又怎么可能弄清楚此事的真假呢?”

    冯紫英双眼闪烁,眼中充满一种审慎的意味,盯着远处的贾蓉。

    不止这几个人来了,连贾琏、贾芸等人也来了,都站在远处围观看戏。

    在偌大的京城,能闹出这样大的事情来,已经太久没有发生过了!

    周围的围观群众使劲的往前面挤,就为了第一时间看热闹。

    旁边的刽子手则是在磨刀,等一会儿,一刀砍下去,不至于砍不死人,让囚犯感受到迟迟不能死的临终苦楚。

    贾蓉满脸惊惧,仍旧惶恐不安,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然而,就当他准备高喊冤枉的时候,坐在最前面的行刑官员,则是抽出签筒里面的斩字令箭,丢下去:“行刑,斩!”

    刽子手伸出手来紧握着手中的大刀,搭在贾蓉的肩膀上:“你放心,既然我收了你们贾家的银子,俺会给你一个痛快的。”

    忽地,一刀落下去,人头落地。

    人群传来兴奋的惊呼声音,放眼望去,满是麻木不仁,仿佛在看焰火表演。

    不远处又传来几声嘀咕:

    “不好看!不好看,这临死前也没有唱个曲儿什么的!”

    “哎,你还别说,这宁国府我早就听闻不干净,却没有想到竟然闹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来!”

    “你快过来,人血馒头来了!包治百病。”

    站在人群当中的贾蔷望着面前多数面黄肌瘦的看客们,心中没有任何的情绪波澜,在这个命如蝼蚁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事情还有许多,许多...

    行刑完毕后,贾蔷出手,命人将贾蓉的尸体收敛,带着贾蓉的尸体离去。

    冯紫英问贾蔷:“你打算如何处置贾蓉的尸体?”

    贾蔷回应:“蓉哥儿的尸体,不方便落入祖坟,且安置在祖坟旁边的田庄上罢。”

    冯紫英对待贾蔷的安排觉着妥当,只是又提醒贾蔷一句:“最近我听闻风声,朝廷里面有人吵嚷着要对贾族出手,我劝你以后小心一些。”

    具体的消息来源,冯紫英并未告诉贾蔷,但是,冯紫英在京城有着自己的一套情报系统,总是能够得到一些散发出来的绝密消息。

    这些话清晰的传到贾蔷的耳朵里后,贾蔷的面色剧变。

    而站在旁边的柳湘莲则是疑惑的询问冯紫英:“小心什么?”

    冯紫英只是留了一句:“小心他们在科举上面作文章。”

    贾蔷此刻顿时醒悟过来:“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打算不让我考上举人?”

    随后,冯紫英只是沉默没有多说,神神秘秘:“我也不敢肯定,但是,你本次院试的考官,只怕与贾家不对付。”

    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透露出来太多的信息。

    贾蔷心中思忖:“看来大厦将倾的连锁反应已经来了。”

    贾珍之死,顺带着让贾蓉等人也死了,并且所造成的影响还在蔓延。

    四王八公这个相互作保的利益集团本就愈显颓废。

    而今宁国府又被褫夺世袭爵位,只怕将来的日子,不好过啊!

    贾蔷望着冯紫英,便问他:“这么说来,你已经知道我院试的主考官是谁了?”

    冯紫英笑了:“我若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如何在这京城与朋友们往来?”

    贾蔷又问他:“此人是谁?”

    冯紫英叹息一声:“此人乃是本省学政方孝学。”

    贾蔷沉吟:“方孝学?我未曾听闻过他的名字,又如何可能得罪了他?此事是否有什么误会?”

    冯紫英看向贾蔷,向前走几步路,转过头来说:“这方孝学以前曾与你们家有过节。”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已经点明了方孝学对待贾族的态度。

    至于方孝学与贾族究竟有什么过节。

    冯紫英神神秘秘的倒是没说。

    不过,贾蔷却是留了一个心眼,打算回去之后,就找人在江湖上面撒网打探消息,看看这方孝学究竟是什么来头,冯紫英口中的过节又是什么...

    当他们收拾了贾蓉的坟墓后,就又赶回宁国府去主持家中大事。

    今日一整天,贾蔷都在忙着贾蓉的身后事,并未在宁国府内活动。

    王熙凤本打算今日就找贾蔷商议讨回放出去的印子钱,却是没有瞧见贾蔷的人影。

    这一打听王熙凤才知贾蔷今日是出门去处理贾蓉身后事了,不由得叹息一口气:“我这侄子当真是极好的人,竟然在此等紧要关头,还敢冒着风险去替他兄长收尸,珍哥儿倒也不算是白养活他这么多年。”

    生死哀荣。

    古代人素来讲究一个入土为安。

    可见这个时代对于身后之事看得何其重要。

    京城内更有当街卖身葬父的女子。

    贾蔷这番作为,无疑让众人都刮目相看,为他赢来了不少的好名声。

    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那方孝学主考,又与贾族有冤仇,只怕将来的日子不会安宁。

    贾蔷安顿好贾蓉的事情后,踏上宁国府的门槛,正思量间,忽见家中丫鬟瑞珠匆忙跑过来,脸色有些紧张:“老爷,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家中出事情了。”

    贾蔷闻言则是愣了一下,看向瑞珠:“发生了什么事?你莫要着急,快与我说来听听。”

    瑞珠皱眉:“今日又有衙门的人过来找老爷,西府的二老爷和大老爷招待了那人,只是脸色不太好看,估摸着坏了事儿!”

    贾蔷摇头:“若真坏了事儿,也不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瑞珠闻言大受震撼,见识到贾蔷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沉稳冷静,顿时忙跟着贾蔷去里面的院子见贾政等人,询问具体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