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修红尘
繁体版

第5章 红尘之气

    今日江隐很晚才赶到集镇,一切都是昨晚熬夜修炼过度导致的。江隐到了大中午才醒,傍晚时分匆匆忙忙敲响沿街两旁的家门,询问是否能让他借宿一晚。

    集镇规模不大,未得商家青睐,以至于无人在此开设客栈。所以江隐直接寻找民宿,所幸有一户老夫妇收留了他。

    晚饭过后,夜色已悄然降临,此刻,那对好心收留他的老夫妇已然安歇,江隐自不会扰其清宁,返回自己暂居的客房中。

    轻轻推开窗棂,一幅明净如洗的月夜画卷顿时跃入眼帘。天空中无一丝云彩遮蔽,一轮皎洁的皓月高悬天际,洒下如水般的清辉,将周遭的一切都浸染在淡淡的银色光泽之中。江隐沉浸在这份月下独享的宁静之中,心境澄明,思绪悠远。

    借着现在的状态,江隐就想着跟昨天一样,运转《天地夺灵术》,继续那开了挂一样的修行。但今夜,流转的灵气似有阻滞,难以顺畅地纳入体内,使得他的修炼进程变得艰难。

    江隐开始思考是否因为要在灵光乍现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天地夺灵术》的最大功效。可是继续修炼了一会儿,连保持之前在后山修炼的水平都做不到,他的心神也难以如昨日那般轻易进入深度入定的状态。纷杂的细微的杂念丛起,使得江隐发现不仅是自己与天地灵气的感应受到阻隔,修行时的心境的也受到影响。

    江隐只得暂缓运功,将《天地夺灵术》的修炼搁置。此刻,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回了数日前,村长嘱咐过自己若要修炼就上后山修炼。这番叮嘱在记忆深处回响,令江隐察觉这其中定有什么深意。

    一时没什么头绪,使江隐心中有些浮躁,反正也睡不着,就拿起《段许游记》,翻看了起来。

    江隐随手翻动着书页,目光在字句间快速掠过。未过多时,他的手指忽然滞住,眼神也凝固在某一处,其中所记载的内容使江隐很是在意:

    红尘气,催人老;凡俗气,断仙遥。

    “红尘气”,也称凡气、百家气。

    吾素日于修道之途颇多疏懒,直至某日,百无聊赖之下,方于寄居之俗世宅邸中尝试静坐炼气。然修炼之际,顿感周身气机滞涩,难以畅快吸纳天地之精粹。彼时懵懂无知,不明所以,只得悻悻然中断修炼,心中满溢困惑与郁结。

    后因缘际会,偶遇一修真同道,与其深谈之际,方恍然领悟:原来人烟繁盛之处,皆被“红尘气”所笼罩。此气虽对常人无异,但对于修士而言,却如障目之雾,难以感知且无法引动天地之灵。更为甚者,这红尘气不仅阻碍修士与外界灵韵之沟通,影响其汲取天地灵气之效率,且能扰动修士心性,使之难以保持内心的澄净与宁静。平日里或许无甚大碍,但一旦欲潜心修炼,此气便如附骨之疽,使人难以达致心神合一之境。

    至此方悟,历来修士口中流传之“仙凡有别”,其根源竟在于此红尘之气。此气无形而有力,宛如一道天然屏障,将仙道与尘世生活清晰划分开来。修士身处其中,修炼之效大打折扣,故而往往避世而居,寻求清静之地以利于修行。如此看来,世人于繁华市井间难觅修士踪影,乃至修真者鲜少涉足人烟稠密之所,皆因红尘气之影响使然。

    红尘气不仅作用于修士自身,更会悄无声息地附着于凡尘中的种种器物之上。一件长久存置于凡人家中的器具,久而久之便会沾染厚重的红尘气息,以至于其本质与凡俗世界紧密相连,几乎无法接纳并承载任何灵力灌注。此举实属徒劳,非明智修士所为。

    当然,段某亦非那等闲来无事之人,不至于耗费心力去尝试向凡俗器物中注入灵力。

    旁批:凡气所染之器物,虽看似平常,却往往暗藏玄机。忆昔某时,我曾借取一户寻常百姓家中所用烛台,施以火术,成功驱散困扰乡民多日之狼妖。此烛台虽为凡尘之物,却因长年累月受红尘气浸染,竟可释放出一种异常之焰。此焰对于那些略有灵智之兽类,尤具震慑之效,以致妖狼心生畏惧,仓皇逃遁。

    那位同道曾向吾提及一种极为特殊的修炼之道,迥异于常规,主张于红尘俗世之气中砥砺修行。据其所述,若能于此环境中修炼至极高境地,不仅能适应并驾驭红尘气,甚至能反过来利用此种气场,对凡人产生微妙影响。此等修炼法门,听来确乎超凡脱俗,颇具颠覆性。

    然而,吾对此仅抱持听闻之态度,并未付诸行动。

    吾心,寄于山水哉。

    旁批:段许师兄所提之特殊修炼法门,极有可能便是那罕为人知的“香火神道”。此道修行者寥寥,因其与凡俗众生联系紧密,故在修行界中或遭刻意压制。然而,众多山林精怪却偏好此道,相较于残酷的生存斗争,借香火之力修行无疑更为安逸且风险较小。传闻中,晓月娘娘即为一例,她便是依循香火之道,终成正果。

    江隐轻轻阖上《段许游记》,指尖抚过封面,心中感慨万分。书中记载修行界辛秘无数,有了它,江隐也不至于是一个一问三不知的小白了。

    这修行界之大,修行一事包揽万物,还会有无数的精彩等着江隐去探索。

    书中所载的诸多游山玩水之记述,不禁令江隐心生涟漪,暗自向往。相比于前世熙攘人群竞相奔赴名胜,只为匆匆留影打卡的浮躁行径,修行者眼中的山水之游,实乃一场深度探寻与内省的灵性之旅。江隐心性不差,然个中瑕疵唯有自己明了,深知仍有提升之必要。他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再锻炼锻炼自己。

    如此想着,把书放在枕旁,江隐熄灭油灯,缓缓睡去。

    睡梦中,见到那游山玩水的自己,一身灵力不见锋芒,喜好喝酒,随身带个酒葫芦,在山野中穿行,或是坐于乡农的牛车上,逍遥之色无可遮掩。还有结缘巧遇之人,其中有普通人,也有修士,饮酒当歌,只求当下快活。

    梦中那般意境,让江隐心生宁静悠然之感。而后,这梦境朦胧感越发深重,直至江隐梦醒,竟是忘了大半。

    江隐已经见怪不怪,体会了一下梦中那般只顾当下的洒脱之意,心下越发对游方四海有兴趣了。

    次日清晨,当曙光初破晓,江隐便早早起身,与那对淳厚善良的老夫妇依依作别。他深知二老生活不易,故而在离榻之际,悄然于床榻之侧留下一块碎银。那老婆婆收拾整理这房间时自会发现。

    《段许游记》里可不会给江隐标注地图。江隐找了好几户人家,终是打听到有个出门在外做过行商的老年人,他如今在集镇里经营一家药铺。找到那人时,他告诉江隐最近的一处有镇名盐田,其余的城镇已是记不大清。

    盐田镇,反正规模肯定比这里的大,到了那里自然会知接下来该怎么走的。

    集镇最热闹的时候,是每月十一与廿一,到时四周几座村庄的人都会来。可惜江隐来的不是时候,集镇里颇为冷清,江隐以赶路为主。

    打听完去盐田镇的路,江隐便再一次踏上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