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田亩间
繁体版

第九章:买渔网

    “你去农贸市场那边看看有没有卖的,注意点别被三只手偷了哈,我去摊子上了。”

    “好,你去吧,我到处找找。”

    吴之武向老大摆了摆手,两人在汽车站门口分道而行。

    老大的修手表摊子在街上,往左前方走,而吴之武要去的农贸市场在河边,得左转沿着河边走。

    “呼~这时候的街上人也不少啊!”

    吴之武看着街上熙熙朗朗的人边走边感慨,这会儿七点半左右,很多都是赶着上班的,还有买卖菜的,赶车出门的,乡下来城里办事的,街上人看着多也是因为这时候县城只有一条街。

    从吴之武家到街上要过一座桥,过了桥右前方是车站,左前方斜着过去就是主街,左转沿河往上游走就是农贸市场了。

    现在的农贸市场还是露天的,说是农贸市场其实就是大家自发聚集在这块区域做买卖,往前走几年就是黑市。

    没走多远吴之武就看到有很多人在一堆板车间穿梭问价,各种蔬菜瓜果,这个季节正是物产最丰富的时候。

    吴之武转一圈没看到有卖渔网的,倒是见到一个卖竹编制品的,主要是篮子、筐子,竹席之类的,不过没有鱼篓鱼笼,也没去问,真没有渔网地笼卖需要做竹制的也可以去找熟悉的竹匠。

    卖鱼摊子也有两个,看起来是固定贩鱼来卖的,都是板车上装着两个大木桶,地上还有几个木盆。木桶里面是草鱼、鲢鱼、鲤鱼这些较大点的,盆里分类养着鲫鱼、黄丫头、泥鳅黄鳝这些体型小的,旁边还有一小堆小杂鱼,几条死鱼是放在铺地上的蛇皮袋上的。

    两个鱼摊子隔了十来米,吴之武就站在河边上看了一会儿他们卖鱼,客来客往的生意都还不错。

    离他近一点的是个瘦高中年男人,短发长脸,看起来还算和善,面对客人都是笑呵呵的,有些客人爱斤斤计较或者占点小便宜都是乐呵呵的让一点。

    见到他鱼卖的差不多了,送走一个顾客点上了烟,吴之武走了上去,看了看桶里又看了看木盆,最后指着仅剩几条的黄鳝问到:“老板,这黄鳝咋样卖?”

    老板看到他走过来就一直笑眯眯的对着他,这会儿见他问价,将嘴里抽了一半的烟拿下来掐了,剩下半支放进裤兜里,对着吴之武说:“小同志,我这黄鳝都是昨天晚上刚抓的,新鲜的很,就是卖的差不多了,剩下这几条个头小了些,你要的话这给你算一块四一斤。”

    吴之武点了点头没回复他要不要,又问草鱼什么价。

    “草鱼还有两条比较大的,算一块四一斤,鲤鱼、鲢鱼一块,那些小鱼仔你如果要的话都给你了,有个三四斤算一块五毛吧”

    吴之武笑了笑没说话,从裤兜里掏出一包来的路上买的烟,撕开一侧口子用右手两根手指在另一侧敲了几下烟就弹出来了,捏了一支绕过地上的盆走过去递给老板。

    “老兄,讲实话!我是想逮鱼来卖先了解下行情,看你卖的蛮好的,想着问下你收不收。”

    吴之武是在这看他们卖鱼的时候想到的,他们这个状态就像是鱼贩子而不是渔民,肯定是从渔民手里进货然后来零卖的。

    那他不如也批发给他们,省得打完鱼早上还得来守着卖,便宜点没事,现在的河里资源丰富的很,担心的应该是卖不掉的问题。

    老板一直笑呵呵的听着,也没接吴之武递过去的烟而是从兜里将那半支掏出来点上了,听完吴之武的话双眼飞快的打量下他,紧接着开口说到:“小同志,我这可都是自己家打的鱼,我家兄弟三个,我负责拖来卖,两个兄弟负责打鱼,可不是别人进给我的。”

    吴之武没在意的将烟塞回烟盒揣进兜里,对着老板诚恳的说:“老兄,别介意,我这样直接来找你确实不太好,不过你也不用担心,现在已经放开了,个人可以做生意的。然后我这不也是着急嘛,等会还得找地方买渔网呢,这找了半天没找到。”

    这也是他的一个目的,问别人可能不知道,但他们肯定知道,毕竟要么自己是渔民要么天天跟渔民打交道。

    “唉~这不也能证明么,我要是别的身份犯不上真去买渔具吧,你说是吧?”

    听到这话,老板也觉得有道理,点了点头将烟头扔地上踩灭。

    “百货商场就有渔网卖,从那边那个巷子穿过去就到了。要不你去买完渔网再过来找我?这会儿人不多,我剩下的鱼没那么块卖完。”说完指了一个方向。

    “好啊,那你等我会儿哈。老兄贵姓?”

    “哈哈,小伙子讲话文绉绉的,我姓张,张来贵”

    “行,张哥,我先去”

    说完,吴之武笑着向张来贵挥了下手,转身往他值的方向走。

    身后的张来贵摸着下巴琢磨了会儿,他确实如他所说有两个兄弟打鱼,但给他供货的不止他两,村里其他人打鱼也是卖给他,毕竟打鱼并不稳定,都还是以田地为先,只有农忙之外才去打鱼。

    田分到个人手里没多久,种田都很有动力,没几个会去专业打鱼。

    吴之武并不清楚身后的张来贵在想什么,正走在巷子里左顾右看,这条巷子也不能说是巷子,也是一条街,街中间位置就是电影院,人多的很。

    穿过两三百米的巷子人就更多了,县政府、百货公商场、新华书店、供销社、邮电局全在这一圈。

    走进百货商场逛了好几圈,吴之武才在二楼的一个角落里找到渔具,尼龙丝网、围网、抛网、地笼、鱼钩、鱼线都有。

    渔网真不便宜,三十米长、一米二高的丝网就要8块,四米的地笼一块,鱼线一分钱一米。

    吴之武买两了张大眼的一张小眼的丝网,地笼买了10个,粗号的鱼线三卷也就是三百米,鱼钩也买了三块钱的,一共花了四十块,直接掏空了荷包。

    从越省回家的时候叔叔给了三十,在那边买点东西花了七八块,一路上汽车倒火车,火车倒汽车,花了十三四块,这就只剩下十来块了,加上自己存了十来块,加起来二十多不到三十,还好昨晚找老大借了三十,不然都不够钱买。

    买完了吴之武看着地上这一堆有点发愣,来的时候只拿了一个蛇皮袋揣在兜里,一个袋子不见得装得下。只要是丝网不好放,缠在一起打结就废了,地笼倒好弄,随便塞。

    最终又去买了一个蛇皮袋,还买了一些尼龙绳,才将东西都装好,丝网单独放了一个袋子。

    抱着两个蛇皮袋走出百货商场,吴之武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这一把算是花了重金购买生产资料。

    再次来到农贸市场时,这里人已经不太多了,张来贵的摊子上更是一个顾客都没有,只有他坐在板车上抽烟,看到吴之武过来,他站起来招了招手。

    “唉,张哥,这是都卖完了?”吴之武看到地上的盆都收起来了,估摸着应该是卖完了。

    “嗯,卖完了,最后一点杂鱼直接送人了。你是渔网卖号了?”

    吴之武将两个袋子放到地上,从兜把烟又掏了出来,弹出一根递给张来贵,这次接了。

    “买好了,把我直接掏空了”

    “你这要大干一场啊,走,把东西放板车上,我们往前面走一点找个地方说话。”

    张来贵接过烟别在耳后,冲吴之武杨了扬手,然后走去拉车。

    将袋子放在板车上扶着,出市场往上走了几分钟,在一个没人的大树底停下。

    张来贵放下缓缓放下板车拉手,摸出烟转身递给吴之武一根,吴之武摆摆手。

    “谢了,张哥,我不抽”

    “哈,自己不抽还揣着烟,后生你不像做田的啊。”

    张来贵自己点了一根,调侃了一句,接着说回正事:“后生怎么称呼?你买了什么渔网准备抓什么鱼?”

    “张哥,我姓吴,叫我之武就行。我买的丝网和地笼,主要想抓些大点的鱼和泥鳅黄鳝之类的。”

    “哦,行,大鱼好卖,泥鳅黄鳝价格还行但不是太好卖,喜欢吃的人不太多。各种鱼的价格我大概跟你说一下,不是固定的价格哈,会有上下浮动的。草鱼、泥鳅黄鳝我收是九毛、鲫鱼八毛、鲤鱼、鲢鱼、雄鱼六毛,杂鱼就统一五毛,其他鱼就到时候再说,价钱呢比你卖供销社还是能高一点,主要他们是要按个头分级的,我就统一一个价了。”

    “还有,刚刚说的是活鱼的价哈,死鱼新鲜的要比活鱼便宜一毛五。杂鱼不算,杂鱼都是死的。之武,你看看价格有没有什问题?也不用怕价格低了,今年价格一直在涨,后面应该还会涨的。”

    “嗯,价格先这样吧,我还得过几天才开始捕鱼。张哥,到时候鱼我直接给你送到市场?”

    “嗨~这个问题我没想到啊,我在市场里收不太好啊。”

    张来贵一拍大腿,站起身来掏出一支烟点上。

    “也没什么吧,现在允许做生意啦,市场里那么多人做生意也不可能都是自家东西吧。”

    “还是得注意点,要不然你送到我家去,就在前面一点,这样,现在也差不多中午了,你跟我去我家吃个饭顺便认认门,走走~”

    张来贵说着就准备去拉车,吴之武赶紧拦下。

    “张哥,张哥,你别急,你们村我知道在哪,你跟我说下具体哪户就行了,今天就不去了,回去还有事要忙呢。”

    张来贵扯掉他伸过去拉胳膊的手,还是准备拉车。

    “唉,没多远的,这里过去就十分钟路,去认认门。”说着已经将车把手提起来了。

    吴之武过去将把手压住,“张哥,真有事,我这渔网买好了,渔船还没弄呢,回去还得赶紧把竹排做好。”

    “真有事啊?你准备做竹排打鱼?那也行,省点钱,一条小渔船也要一百多两百块了。”

    看到吴之武一再拒绝,张来贵就没在坚持,放开了车把手。

    “我家就在从村口进去的左侧第三排,很好找的,你要找不到随便问一下张来贵家也能问到。你最好是早上六点之前收送到,晚了我就出门来市场了。”

    “好,那就这样,到时候捕到鱼了我就送过去。”

    说完吴之武就将自己的两个袋子拿下来一手一个拎着,然后向张来贵杨扬下巴:“张哥,那我就回去了哈,过几天见。”

    张来贵哈哈一笑,冲他说:“希望早点见到你哈,早点见到你说明你早点捕到鱼了。哈哈~”

    吴之武也是一笑:“那就借张吉言了,走了。”说完就转身走了,这时都有将近十一点了,再不走午饭都赶不上了。

    一路顶着烈日回到家时,老大已经到家了,吴父吴母也都回来了,饭菜都做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