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田亩间
繁体版

第十八章:顺流找船

    竹排太小,一次也就只能带一个人。

    全村包含结婚后分家单过的有二十三户,只有四五户没过河去对面,不过吴之武也没去仔细去数,只是感觉有几家人没看到,有可能是让兄弟姐妹帮忙去田里看看了。

    只有两家他是确定没去的,因为这两家条件比较好,田里只种了一季稻,田也比较少,淹一下也没啥影响,一家就是木匠吴业宗家,还有一家是吴佑福家,他是县里木板厂的工人,每月拿工资的。

    把所有人撑过河花了一个多小时,饿得吴之武头晕眼花的,到岸后赶紧往家赶,再不吃饭估计能栽河里。

    匆匆到家吃过饭,把老三又抓了壮丁,又交待吴母过个把小时左右去码头帮忙把板车拉回来,老三一个人差不多能拉动,但很吃力。

    到河边把南岸这边甲鱼钩收了,收获一篮子甲鱼一桶子乌鱼、鲶鱼、黄丫头、黄鳝,将鱼获放板车上让吴母和老三帮着拉回去,自己撑着竹排顺流而下找船。

    要说这小竹排在急水里还是不太稳当,特别是地形复杂的河段,站是完全站不稳的,只能坐着岔开腿,手里还抓着之前绑竹篮的绳子。

    “我戳,这不就是以后那些人去玩的漂流嘛,可太刺激了!”

    吴之武双手攥着绳子,胳膊下夹着撑杆,身上已经湿了大半,屁股下的竹排时而因为河道的水位落差翘起了屁股。

    这一段已经过了林场村,河道落差比较大,水流很急,靠着岸边才缓一些,不过赶时间嘛,没必要走边上。

    要说堪比漂流那也不至于,水流急了点也比不上专门在山里的漂流,不过一个人在这么大的河面上,河边还都是山林野地,青山绿水,烈日当头,孤影竹筏,听着挺美很诗意,身在其中其实还是会感觉到有一种孤寂感慢慢涌起。

    当然如果是文人墨客在这种情形下应该能做出点可以让无数人挂在书房的诗词歌赋,而吴之武做为初中肄业生,只希望可别翻船让他挂在自家墙上。

    还好,也就一小点比较急,过了就是缓水,而且跟村里那段一样水深达到六七米,吴之武的撑杆几乎都插不到底。

    一路看过来一直没有见到木船,吴之武也有点着急了:“这顺流下来有接近一个小时了吧,弯道也过了好几个了,按说船要是自己流下来应该是很容易在弯道的地方撞到岸边被树挡住的,就看这一段吧,这一段是缓水,再没有就没必要找了,撑回去可够受的了”

    顺水推舟跟吃了泻药似的,逆水行舟可就犹如半个月没吃蔬菜水果光吃肉时上厕所一样,马桶都得替你喊句难…

    吴之武一边撑着竹排一边脑子里在胡思乱想,眼睛还在两边岸旁四处搜寻,这时看到右边岸上出现了一个村庄,撑出去几米,都多看了几眼,发现这个村子还有点眼熟。

    “唉,这好像是竹匠他们旁边那个村吧,我说怎么刚才那段水那么急呢,原来到这了”

    到了这可不近,路上走有四五里路,河里七拐八弯的最少远了一倍以上,不然也不至于划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这划回去估计得二三个小时了。

    想想就觉得有点冒汗的吴之武准备最多再往前划十分钟就回去,还想着是不是顺便去竹匠家把竹篓拿走。

    “算了,算了,放竹排上不稳当,万一掉水里就亏大了。”

    既然不去拿竹篓,那就快速的往下游划,尽量多搜查点地方。

    也就在此时,刚刚见过了又一村,马上迎来了柳暗花明,就在前面一点,一个小溪到河的出水口露出一点船尾。

    吴之武左右看了看,没看到有人,撑杆一使劲,快速的划了过去,看着多少有点鼠头鼠脑的味道。

    接近了一看,小溪很小,也就出水口被水冲成了喇叭状,里面进去很窄,船之所以会露出来一点屁股就是因为小溪主溪道很窄而且两边的岸还挺高,船撑不进去。

    船绳被拴在一根打在岸边地里的木桩上,船上什么都没有,附近也没有撑杆,也不好判断是偷来的还是飘到这里被人捡到了。

    吴之武摸着下巴琢磨,这么大的木船一个人也撑不走啊,最少要一个人在船尾撑船一个人在船头把方向,不然碰到水急的地方会很麻烦。

    可惜了,不然就可以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撑走,也不用跟人扯皮了,但没办法,他这小竹排在平缓的水面没问题,在急水里坐两个人就很危险了。

    可惜咯,吴之武摇着头回到自己竹排上,开始往回划,这一段水缓,好划的很,没几下就出了村子的范围。

    “唉~可以去竹匠他们村找人帮忙啊,我往上游划一点,从岸上走过去,找到帮忙的人又走过来坐竹排过去,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可以搞!”

    想清楚后,当即就在上游一点的地方找了个平坦没什么树的岸边停竹排,上岸将撑杆往边上的草丛里送进去。

    走去东水村里也不远,十来分钟就走到了,这片吴之武也都挺熟。东水村本来就跟他们村一样是外来户,两个村很多人都是亲戚,吴之武家在这也有亲戚,是吴父的堂兄弟,所以他来这的次数两段记忆加起来可不少。

    吴之武径直去找堂叔吴静平,也是他最熟了,而且这个堂叔在他们村坐过几次船,对撑船不至于太陌生。

    到吴静平家后,堂婶正在做午饭,见到吴之武过来惊讶了好一会儿,连忙把它引到堂屋坐下,用碗冲了糖水过来,又要去煎鸡蛋,吴之武连忙拦下。

    “婶,不用麻烦,我是有事来找叔帮忙,叔要是不在家我就先回了”

    “唉,来都来了,你叔去田里了,应该马上就回来了,都中午了在家吃完饭再走”

    “不用麻烦了,婶,我直接去田里找他哈”

    就在两人客气时,一个三十多岁的中等个子男人扛着锄头走进来,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一个五六岁小男孩。

    “叔叔,回来啦”

    “之武,怎么这时来了?有什么事啊?你去做饭吧,割点火腿肉炒了”后面这段话是对堂婶说的。

    随即又对抱着他的腿躲在身后的小男孩说:“友民,叫哥哥”

    小男孩从他爸腿后探出一点点头,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哥哥!”

    吴之武连忙答应:“唉,真有礼貌,叫什么名字啊?”

    小男孩听到问话又躲到了身后,抱着腿没吱声。

    “这么胆小做什么,说一说,你叫吴心成!”吴静平说着拽起了一把小男孩。

    吴之武拦了下,随即说到:“叔,不用逼他,现在还小,胆小正常。对了,我来是找你帮个忙,我们村的船被冲到前面,被本地人村的人捡到了,我撑竹排下来看到了,船边没有,我一个人撑不回去,过来找你帮我一起撑回去。”

    “哦哦~这事啊,可以,今天也不太忙,来来,坐一会,吃完饭再去也不急”

    吴之武点点头,既然有时间帮忙,那就不着急去,主要是堂叔也没吃饭,总不能让人饿着肚子帮忙吧?而且他也饿得肚子咕咕叫了,早饭虽然吃的完,但这一路撑竹排下来基本上消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