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科技名流
繁体版

这年夏天

    1991年。

    夏。

    天气酷热似火,烈日如炎。

    早上,韩晨风躺在凉席床上呆呆的看着熟悉老旧的屋顶,屋顶上的老旧电线连接着电灯,床旁边的蝙蝠牌电风扇在“呜呜”的吹着。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韩晨风才慢慢悠悠的起床,来到院子房檐下的镜子看注视着自己。

    16岁的脸庞,清瘦,干净,嫩嫩的脸庞,笑起来很有魅力,仿佛初春的阳光撒下温暖的感觉。极副学生特点的小平头,显得更具学生气息。

    院子里葡萄藤下停着一辆凤凰牌大架自行车,链子已经坏了,这是我不小心弄断的,父亲还没来得及修。这是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父亲平时十分爱惜。今天父亲下班回来就会把链子修好。

    旁边是母亲晾晒的大豆,这是昨天母亲淘洗的,准备晾晒干打豆油的。大豆是自家种的,每年这个时候母亲都会打好多豆油,这是我们一年的用油量。

    韩晨风低头看看平摊的肚子,平摊,隐隐约约有点小腹肌,。再想想前世那个油腻的啤酒肚,韩晨风决定这辈子要保持好身材。

    “你好,帅哥,欢迎回来。”

    韩晨风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到。

    抬头看看挂在墙上的挂历,1991年六月二十九,脸色大变,他对这个日子有很深的印象。

    父亲就是在今天,因为要买自行车修理工具,在回家的路上被路过的货车撞到了,司机逃逸,父亲在医院没有挺住,去世了。

    然后母亲因为要照顾家庭,起早贪黑的干活,在01年的时候,因为突发心肌梗塞也走了。

    今天是韩晨风人生的转折点。

    上辈子努力二十年,才在36岁那年,凑足了彩礼钱,在小舅舅的介绍下,刚要与女方见面相亲。还没去见着,就不知怎么回到这个人生的转折点了。不过也挺好,最起码现在我能不让父亲再出意外了。

    “在那发什么愣呢,还不快吃饭。”妈妈张惠兰从厨房出来说到。

    韩晨风转身看着年轻的母亲,眼睛湿润润的,喉咙干涩,喊了声“妈,您辛苦了”

    妈妈张惠兰理解错了,露出欣慰的笑容到“我儿子长大了,知道妈妈的辛苦了。是不是想要钱?”

    “没有,就是相对你说了。”

    韩晨风回到到。“妈,等会你是不是去榨油,我和你一起吧。”

    “看来我儿是真的长大了,吃完饭,把晾晒的大豆收下,咱们就去。”

    茨河镇是鹿上县下面的一个小镇,位于茨河大扎边上,镇上有一家电灯泡厂,父亲就在镇上的灯泡厂上班。

    榨油的地方在镇子上,距离爸爸上班的地方不远,我和妈妈替换拉着车子(老驾车,两个轮子,一块板子)也不累,大约在九点半左右到了镇上的榨油坊。人还挺多的。

    “把车子放后面排队,大概响无(中午的意思)就到咱们了”妈妈说到。

    “好的,妈。”

    “给你五块,去玩吧,响无到这找我。”妈妈看我今天很懂事,给了我一点零花钱,让我去镇上逛逛。

    “好的,妈,妈最好了。”我借过钱,在妈妈的欢笑中跑了。

    父亲韩建国在镇上的电灯厂上班,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虽然是骨干,但是厂子里的效益也不好,已经三个月没发工资了,现在也只是维持着。

    记得再过几个月,也就是1992年的时候,厂长因为贪污受贿,被抓起来了,厂子也因此就到了,在前世,韩晨风偶尔回老家,还能看到破败的厂区。

    韩晨风在镇上买好链条(修理自行车),看看时间还久,就拐到茨河镇电灯泡厂找父亲。

    “李大爷好”

    “小韩来了,来找你父亲吗?”

    “是的,李大爷。你坐着,我进去了。”

    门卫李大爷的门卫,儿子李大强去年毕业,在省城上班。李大爷舍不得老家的一切,就没有和他儿子一起去省城。

    韩晨风在厂子里转了一会,在车间找到了父亲。

    “老韩,看你儿子来找你了”我刚到车间门口,车间张主任就对我爸说到。

    张主任和我家住对面,中间就隔着一条小土路,我父亲和他关系一直很好,他儿子张强比我大三岁,去年刚刚考到魔都大学。我和他儿子张强从小关系就好。

    “张叔好”我对张主任说到。转头对着爸说:“爸,自行车链子我买好了,你就不要买了。”

    “知道了,放假不在家,到这来干吗?”

    “帮我妈送大豆来镇上榨油。这不顺便把工具买齐,来告诉你一声。”

    “小韩,还是懂事,不像我家那个,放假又不知道跑哪去了。”张主任在旁边说到。

    “他也就今天勤快点。”父亲回答到。

    “爸,你下班就早点回家,别走大路了,走坝子上回家,我去榨油坊看看好了没。”

    “嗯,为啥要走坝子上回家?”

    “我下午在坝子那边玩,你接着我。”

    “嗯,知道了。去吧。”

    “嗯,好。张叔再见。”

    90年代的小镇,还是很有特色的,镇上步行街旁的六层友谊大厦,是整个镇上最高的建筑,也算是标志性建筑了,平常赶集的时候,都是到里面购物。

    街道旁边的建筑,显得灰蒙蒙的,远远没有后世的那么鲜艳多彩。

    街边给人剃头的老大爷,旁边有卖菜,卖鱼,江米团,形成了一副人间烟火图。就像是活在老旧黑白照片里样。

    远处一辆破旧的公交车,向这边行事而来,车顶堆满了大包,小包的行李,这是县里的公交车,一天两趟,来回从镇上经过。

    与欣欣向荣的北上广深相比,1991年的内陆显得是那么平静,和沉闷。一时间,让重生回来的韩晨风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

    来到榨油坊的时候,已经都榨好了,母亲正在把油饼和油桶往驾车上班,我赶快过去帮忙。

    油饼是榨油剩下的,可以带回家喂猪,也可以切碎和粉丝一起炒着吃,味道还不错。

    “晨晨,回来了,装好咱们回家,晚上给你炒豆饼粉丝”

    “好的,妈你还没吃饭吧,这是给你买的烧饼,你先吃点。”

    “好”妈妈接过烧饼,在旁边吃着,眼里很是开心。

    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五点点多了,把东西都收拾好,母亲要准备晚饭了,过一会父亲就要回家了,我实在放心不下,就和母亲说了一声,就跑出去了。

    来到和父亲约定好的坝子上,等着父亲。

    远远的看着父亲从坝子上往这边走着,我才心安,今天父亲不会再出意外了,真好。

    “你怎么不下河洗洗。”父亲问道。

    “这不是在等你一起。”

    “走,下河洗洗再回去。”

    “好”我随着父亲向河边走去。

    “老韩,下班了,快下来,逮劲的很。”

    “哈哈,这就来。”

    夏季的河边,一到晚上就会有好多男孩在河里洗澡,河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水里面是温暖的。夕阳西下,河里大人和孩子们在玩耍,形成了一副美丽的乡间图画。

    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把晚餐做好了,在院子的葡萄藤下,都摆好了。

    我和父亲回来正好可以吃。

    今天父亲没有出事,母亲也就不用再向后世那么劳累。

    这也许就是我回来的目的吧。

    “真好。”

    “在那嘀咕咕,说啥呢!快来吃饭。”

    “知道了,妈,这就来。”

    愿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