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秩序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兵家

    位于秦国蜀州,一座巨大的山峰上有一座僻静小院,院落并不算大,却格外幽静,与那座雄伟的山峰,显的格格不入,院落中有着几座平凡小屋,大小基本一致,在最中央的屋中,下首盘坐着五位青年,都身着白衣,或发呆或放荡或洒脱,神态不一,上首却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胡子和头发已然须白,而在墙上却有着一副神州地图,上面甚至连胡人的地盘都标注了。

    老者幽幽问道:“当今天下,五国争雄已持续数百年,尔等以为,谁最有可能统一海内,重续夏朝辉煌?”

    老者话音刚落,一位青年猛地站起,急忙答道:“弟子以为,晋国虎踞中原,只需北防诸胡,西御戎秦,南面楚蛮,又不敢轻易进犯,应先东进齐国,而后北上,取燕地,休养生息数年,先攻秦、凉二州,后下西蜀,最后兵分四路,一路出武关,奔南阳,一路走豫州,两面夹击,取宛城,攻襄阳,一路由蜀郡东出,直指江陵,最后一路由下邳南下攻合肥、寿春,数年就可一统天下,重振夏朝辉煌!”

    老者听着,不断的点头,露出赞许的目光,等他说完,笑着鼓掌说道:“好,木华,你不愧是为师的得意门生,眼界和目光都不错,就算稍有欠缺,也不足为虑,准你随后下山。”

    旁边的众位青年听后,露出羡慕的目光,对他们来说,能被老师赞赏,就是莫大的荣光,更何况能够下山,要知道,凭借他们的身份,只要能够下山,就能被各国国君奉为座上宾,成就丰功伟绩。

    唯有一人,手里拿着一本书,在那里发呆,逸轩很懵,自己明明在家里通宵打游戏,只觉得眼前一黑,就到了这个世界,还正好赶上先生考察功课,而自己代替了这位同名同姓的仁兄,居然激动的嗝屁死了,这才让他趁虚而入。

    他之所以发呆,就是因为继承了这位仁兄的记忆,现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他熟知的蓝星,而是可以被称作平行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跟蓝星有着几乎相同的命运,只不过略微有些偏差。

    “逸轩”坐在高台的老者突然点到了逸轩的名字,“师傅”逸轩条件反射般的猛的站起,对着那位老者深鞠了一躬,喊道。

    “嗯”老者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随后问道:“木华的话,你有何想法?”

    直到坐下以后,逸轩才反应过来,面对老者的问话,他有些懵,刚才一直接收记忆,根本没有听清老者之前的问话,不过却听到了那位名为木华师兄的答案。

    逸轩深吸一口气,他虽然刚到这个世界,但是却有着领先这个世界近几千年的文化水平,自然有信心可以吊打这里的任何人。

    他再次站起身,对着台上的老者拱了拱手,又反身对着木华师兄拱了拱手,木华也点了点头。

    逸轩这才开口说道:“学生确实有些见解,望老师与木华师兄矫正。”

    随后,他快步走到墙上挂到的那幅地图面前,伸手将地图面前的一根木棍拿起,然后仔细看着地图。

    这个世界和蓝星有所不同,明明是战国的势力范围,可是地图上面却是三国时期的领土,不过毕竟是多了数千年的文化水平,逸轩不动声色的沉了口气,一指地图,说道:

    “如木华师兄所言,晋国确实强大,为五国之首,然而称霸容易,统一却难。”

    “噢?”老者出声说道:“你仔细说说看,不要有什么顾虑。”

    “是”逸轩对着老者一拱手,继续指着地图,沉声说道:

    “第一,天时原因,晋国位于平原之上,几乎无险可守,如木华师兄所言几乎毫无可能,首先北面胡人多为骑兵,来去如风,既无坚城防守,追又追不上,如何防守?”

    说着看了木华一眼,木华听后,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脸色涨红,却又无话可说,只得点了点头。

    “嗯”老者也点了点头,也看了木华一眼,随后看着逸轩,这才说道:“继续说。”

    “是”逸轩回应一声,又转头看向地图,继续说道:“其次,西御戎秦,虽然说着很好听,但是仔细一想,几乎毫无可能,秦国坐拥函崤天险,只需派一员大将率数千兵马驻守函谷关,就可以让晋国不敢轻举妄动,函谷关外地处平原,晋国只得派重兵镇守,不然的话,秦国只需要看准时机,一击而中,晋国便是元气大伤,秦国只需数千兵马,便可以牵制晋国数万大军,又如何东进齐国,北上灭燕?”

    木华的脸越发的涨红,老者眼中也闪出一缕异色,露出赞许的目光,目光不断在逸轩身上打转,随后点了点头:“继续说下去。”

    “是”逸轩又回应一声,继续说道:“至于东进齐国,齐国背靠大海,根本不用担心被两面夹击,留各州郡镇守的本部兵马,就可以全线作战,而且地属齐国本地,消耗少,反观晋国,补给线长,而且又被秦国牵制部分兵马,根本无法速灭齐国,而时间一长,列国必群起而攻之,首先被灭的很有可能是晋国。”

    “不错”,老者满意的点了点头,赞赏的说道:“逸轩的眼光无人能及,说到这里就可以。”

    随后,老者又看了看木华,说道:“逸轩说到这里,后边的你自己也明白吧。”

    木华失魂落魄的站起来,点了点头,沮丧的说道:“燕国地理偏远,如果不灭齐国,以晋国的实力,根本拉不起这么长的补给线,而如果不取齐燕之地,也根本攻不破函谷关,而楚国又作拥长江天险,如果仅凭豫州一路,也根本无法灭楚,无论怎么走?都是一条死路,不谈一统天下,晋国不灭就谢天谢地了。”

    “嗯”老者点了点头:“能看到这里,已经不错了,如果一统天下如同你说的那样简单,那就不会有着数百年的诸侯争霸了,坐下吧。”

    木华失魂落魄的坐下,心情失落,老者则继续看向逸轩,说道:“刚才你说的其一是地理原因,可还有其二?”

    逸轩点了点头,说道:“其二,是地理原因,晋国地处平原,如果论大兵团平地作战,无人是其对手,可是一旦开启灭国之战,秦国多山丘,燕国地靠北方,寒冷异常,楚国又多湖泊和河流,只有齐国与晋国地理,只不过齐国背靠大海,海路通畅,财富丰厚,就算是打不过,也可以严防死守,与晋国拼消耗,此战必然旷日持久,列国局势又齿牙交错,只要时间一长,必定生变。”

    “不错”老者更满意了,不断的点头,随后问道:“那其三呢?”

    “其三,政治原因”然而,这四个字刚刚出口,逸轩就感觉旁边有人拽他,他回头一看,是他的一位师弟,逸轩有些疑惑,刚要发问,就用余光看见老师的脸色猛地一沉,之前的喜悦与赞赏浑然不见。

    “逸轩”老者的声音变得有些沉重:“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兵家的族规?”

    “兵家?”逸轩心头一凛,自己代替的这个人居然是兵家传人,只不过他的记忆并没有完全接受,所以当然记不清什么是兵家的族规,只能尴尬的在那站着。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拉逸轩的那位师弟,递给了他一个竹简,由于那位师弟是背对着老者的,所以老者根本没看见,逸轩心中大喜,连忙扫了一眼,可是就看了一遍,只不过短短16个字,就让他脸色大变。

    “逸轩!”老者再次出声:“你不会连族规都忘了吧,哼。”

    逸轩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得硬着头皮把那16个字念了出来:“只通兵事,不学内政,不涉外交,不言治国。”

    “哼”老者的气这才消了大半,随后说道:“你既然记得,又怎么敢在我面前提出政治两个字?”

    逸轩的脑袋飞速旋转,想应对的办法,面上却依旧保持镇定,一边拖延时间,一边故作淡定的说:“老师,此政治非彼政治,并不属于内政,也是属于兵法中的一种,也可以称之为人和原因。”

    “哦?”老者来了兴致:“你仔细说说。”

    毕竟是超过数千年的化水平,逸轩转眼之间就想到了应对的话,他呼出一口浊气,又转身看向地图,用木棍一指,说道,

    :“其三,人和原因,晋国地处中原,地大物博,人才众多,但正是这个原因,就代表晋国只可称霸,不可能统一,曾经夏朝在中原留下了众多士族门阀,现在都属于晋国,所以晋国才会强大,称霸,晋国和世族门阀互相支撑,形成了现在的庞然大物,而使他们纠缠在一起的,是利益,如果他国来犯,他们当然会互相支持,可如果是出兵,谁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来帮助晋国,他们只会互相掣肘,所以,晋国只会称霸,不可能统一。”

    “嗯”老者点了点头,又叹息一声,悠悠说道:“唉,当年晋国借住世族成事,也会被他们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