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叙春秋
繁体版

第4章 皇帝怒殴老阁臣,杨缓喜得贾元春

    重华宫,太上张皇后一听杨府被烧了的消息,就很不高兴,怒容顿起,两条粗粗的眉毛像山一样拱起。

    太上皇头晕眼花,虽生犹死,故而她是个寂寞的人,人只要一寂寞,无事还生非呢,何况有事。

    两个太监从门外探进头来:“娘娘,杨府二位公子都来了,就在外面候着呢。”

    “请来。”太上张皇后打了个哈欠。

    不一时,进来两个人,一个温润如玉,一个俊美似剑,正是杨缓、杨润兄弟二人。

    “杨缓/杨纶拜见姨妈,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上张皇后颔首,随手一指,“坐吧。”

    一旁的宫女搬来两个小板凳,杨缓和杨纶二人依次坐下。

    太上张皇后饶有兴致地问起了杨缓开口说话的问题,还让杨缓背兽古诗来听。

    “床前明月光”是杨缓的拿手好诗。

    太上张皇后先是好奇,后来是笑,还让杨缓念个顺口溜。

    杨缓无法继续表演,他记得当官就是几个字“少说话,多磕头”,现在好了,他大抵是成了姨妈的玩物了,太上张皇后喜形于色。

    一看太上张皇后这消愁破闷的模样,屋内的太监、宫女各个也都露出笑脸,天下太平。

    二十多岁的崇仪帝在文华殿听赵舒、范庸二位阁臣说朝局。

    朝局就是内阁首辅颜子建的辞呈。

    “赵舒,这新法才开始,颜阁老实在走不得,你替朕拟一道慰留的诏书。“

    赵舒四十出头,点头应下,范庸却上前道:“陛下,这萨尔浒之败,正为颜子建推行之新法,天下早已议论纷纷。颜子建既然自知,陛下何不随其心愿,放他出阁?”

    崇仪帝又惊又怒,他才说了要写慰留的旨,这范庸就跳脚进言。

    变法也不复杂,就是两点,一个是抑制兼并,一个是大兴学校,抑制兼并,主要清查的是宗室勋贵的土地,大兴学校,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崇仪帝也不知哪儿得罪了这帮人,偏要这么死死的咬着不放。

    此时,一个太监进来,对大太监戴权耳语了几句,戴权悄悄过去,对崇仪帝讲话说了,崇仪帝道:“你大点声,朕听不见。”

    戴权一字一句道:“杨府被儒生们烧了。”

    此言一出,赵舒怪范庸太过急切。

    “什么原因啊?”崇仪帝冷声道。

    “说是有辱斯文。”

    崇仪帝笑道:“好啊,好啊。”赵舒却吓得已经跪了下来。

    这帮学生烧杨府,范庸在这里要皇帝罢颜子建的官,他不知道皇帝心里会不会觉得这是逼宫,但他知道颜子建一定走不了。

    范庸亢声道:“杨衍是奸臣,请陛下明鉴!”

    “杨衍已经是无管无爵的人了,范庸,你还要落井下石,是他家被烧的,你怎么反说他是奸臣,真是谬谈一句,狗屁不通!”

    “这分明是他卖惨给陛下看,陛下,罢他的爵,那是朝廷官员上下一致同意,就算臣不明白,朝内外那么多大人也都不明白了么?

    崇仪帝一双拳头捏得紧紧的,一拳朝范庸的脸打去。

    范庸被一拳打倒在地。

    戴权的眼睛睁着,赵舒则把头低在地上。

    “陛下,打死他事小,要是伤着了龙体,岂不事大?”戴权在一旁苦劝,崇仪帝挥手道:“把此僚给我架回家去!”

    赵舒起草的诏书,才写了个开头,眼见此状,立马改了说辞,崇仪帝看过,朱笔一签,盖上大印,差戴权送去,他停手两个表弟来了,也打算去见见。

    重华宫内,太上张皇后在和杨缓对联。

    “公羊传经。”

    “司马记史。”

    太上张皇后想了想:“清风满竹林。”

    “暗水流花径。”

    太上张皇后的脸红了一下,杨纶在一旁瞧得心里莫名。

    这时,来人报说:“陛下来了。”

    这崇仪帝二十多岁,眉宇之间有股英锐之气。

    “参见陛下。”

    崇仪帝笑道:“免礼,免礼。”接着问起了杨缓开口的事儿,听杨缓朗诵了几段古赋,点了点头:“好。好。”又问了杨衍的情况,杨缓答好,他颔首。

    太上张皇后忽然道:“缓儿,你也到了该成婚的时候了吧。”

    杨缓十五岁,已然可以成婚。

    他道:“回姨妈的话,男大当婚,我也是时候了,但是昨儿,牛家的退了亲,我现在是无婚一身轻。”

    太上张皇后冷笑了两声:“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势利眼呐,都势利到我外甥头上了。”

    “儿臣这就下旨意,申斥他们。”

    “这不大好吧。”太上张皇后看了看:“我看不如这样,这姑娘是贾家的姑娘,就嫁给你吧。”

    杨缓没有看到,崇仪帝倒是看在眼里,那宫女生得脸蛋白皙丰润,目光盈盈,不是一眼惊艳,到确实看不厌。

    “你是贾赦的女儿?”

    贾元春行礼道:“回陛下,家父是工部员外郎贾政。”

    “娘娘的话你都听见了?”

    元春低头:“听见了。”

    崇仪帝颔首:“夏守忠。”

    “奴婢在。”

    “派人去看看杨府,这损失要修多少钱,从大内出。”

    杨缓道:“陛下,那群书生烧得火不厉害,不劳陛下费心。”

    崇仪帝微微皱眉:“嗯。”

    太上张皇后笑道:“要我说,该让缓儿当那些书生的主考,让这帮书生知道知道厉害呢。”

    杨缓道:“姨妈说笑了。”

    崇仪帝一向反感母亲参与政事,但是这个提议,他倒是觉得真有些意思。

    崇仪帝走了,太上张皇后留杨缓、杨纶在这儿吃饭,御膳房的东西也没多好吃,但样子确实都不错。

    饭后,大明宫里来了旨意,杨纶补了龙禁尉,龙禁尉是皇帝的贴身护卫,算是很亲要的位置。

    至于杨缓,倒是没什么任命,只有一个指婚,女大三,抱金砖,让十八岁的贾元春嫁给杨缓。

    崇仪帝试图以此看看贾家的反应,若是可靠,以后能用,若是不可靠,那就是苗边的杂草.......

    当事人杨缓,并不太知道贾元春,她在红楼书里就比较神秘,他挠了挠脑袋:“我这算不算把皇帝给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