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疑案
繁体版

第8章 “胡虏来了,胡虏来了”

    太子随着李自成的残兵败将退到BJ永平。

    大清兵的参战出乎了李自成的预料,结果一败涂地。

    那天,他劝吴三桂归降,吴三桂并没有同意。他给李自成讲了,李自成并没有责怪他,让他骑马与自己一起站在高冈观战。

    大顺兵将吴三桂兵三面包围,三桂军队左冲右突,东挡西杀。大顺兵则随着三桂的军队或左或右,或前或进,像一个可以变形的长蛇团团围住,无法撕开。

    大顺兵连营而进,把鼓敲得震天响,太子感觉双方军队的喊杀声都淹没在了鼓声中,震耳欲聋。

    吴三桂挥舞大刀,一队大顺兵在他的刀下倒下,另一队又冲过来,没有人退宿。

    三桂的兵士无不以一当十,大顺兵也是奋勇异常。

    双方来回交锋,大顺兵的包围圈开后复合,合后复开,反反复复,太子也忘了双方争夺了多少次,一进相持不下。

    “大顺兵强否?”李自成问太子。

    “甚强。”

    “吴三桂强否?”

    “亦强。”

    “再强,他无法挣脱我军包围圈,早晚都是要失败的。”

    李自成信心满满。

    太子看时,确实,虽然吴三桂的军队拼死抵抗,英勇杀敌,但大顺军的包围圈越收越小,吴三桂军队似渐渐不支。

    太子感觉,吴三桂大势已去。

    “今天,定当拿下吴三桂,凯旋回京。”

    李自成突然看着太子,问道:

    “你是希望吴三桂赢呢?还是希望孤赢呢?”

    “我……”

    太子突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了。

    先前,他是一直希望吴三桂赢的,希望吴三桂将自己从闯贼手中解救出去。

    然而,当吴三桂说,他从大清搬来救兵后,太子犹豫了。

    尤其是他看到吴三桂的游移的眼色,他说是要解救自己,但好像有些言不由衷。

    “这个问题难回答吗?你是希望吴三桂赢?”

    太子看到,闯贼将手握在腰间的刀柄上,冷冷地看着自己。

    “闯王厉害,我希望……”

    太子想,自己命别人手上,自己做不了主,何必要激怒他呢?

    还没有说完,太子突然看到,远方有一队举着白旗的队伍从吴三桂右边冲了出来,如万马奔腾不可阻止,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一时把大顺军冲击得七零八落。

    李自成大惊,一眼便能看到这支军队训练有素。

    吴三桂竟然还有如此精锐的部队?

    此时,已有一个僧人跑过来跪在李自成的马前。

    “报。大王,那些打白旗者,绝不是吴三桂的军队,必定是大清兵。请大王暂避。”

    “速令后军急进,抵住那打白旗的队伍。”李自成争命道。

    太子看到,李自成身后的军队奉令而动,迎着那白旗队伍冲了上去。

    然而,大顺军一碰到那队伍,就纷纷后退,抵挡不住。

    “成败在此一举,众将士敢不用命。”

    李自成大呼,又命擂鼓冲锋。

    然而,太子只看到,那遮天蔽日的滚滚尘土离这高冈越来越近,那一面面白旗也离在儿越来越近。

    “大王,快走,要不,就来不及了。我们在这儿抵抗。”

    从前方退下来的一名大顺将领劝李自成。

    李自成不敢停留,命令身边的亲兵。

    “看好太子,与我一起撤退。”

    撤退未久,太子听到身边的大顺兵有人高呼,“胡虏来了,胡虏来了。”

    太子转身,看到尘土少的地方,露出的那些身穿铠甲的士兵,个个头上都留着一条又黑又粗的辫子。

    再看大顺兵,登时丢盔弃甲,扔掉手上的刀枪,弓箭,四处奔逃,自相踩踏,尸体遍布。

    太子随李自成一路逃到永平,才停下来。

    跟随李自成到的,仅剩下了数千骑。

    过了好长时间,其他败下来的大顺兵慢慢汇聚到永平。

    长夜来临,北方四月的夜晚仍是寒气袭人。

    疲惫的大顺兵,怀抱着自己冰冷的兵器,围着簇簇火堆,沉默不语,像是睡着了。

    巡营的士兵,无精打彩地在营间走动。

    还能听到吴三桂的和大清军队的马鸣声,由北风携带来。

    似乎还有长笳声声。

    李自成帐内,烛火通明,众将围拢在一起,个个表情凝重,面露愁容。

    “大家说说,下步我们该怎么办?”李自成打破了让人有些恐怖的沉默,问道,“是战,还是和,大家各抒己见。”

    “战,还拿什么战?白天这一仗,伤亡惨重,刘宗敏将军也被流矢击中,身负重伤,士气受损,再无斗志,如何抵敌得住?为今之至,还是议和为上。”

    “议和,吴三桂刚打了胜仗,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人,他愿意跟人议和吗?”

    “要是你怎么办?”

    “要是我,定会穷打猛追,全部歼灭,以免后顾之忧。”

    “恐怕吴三桂也是这样想的。”

    “唉,我们还是回陕西吧,离开这个地方。”

    “是应该这样。我们的兵大都是从陕西、山西过来的,他们都想家了。”

    “刘将军怎么样了?”李自成问。

    “现在已经苏醒,但身体虚弱,需要好好疗养,恐怕不能再上战场厮杀了。”

    “一战折损大将,这对我军而言损失太惨重了。”

    “我们的家底快赔光了。现在,BJ原来大明朝官员的家财差不多都被我们挤了出来,还有崇祯帝留在国库中不舍得花的银子,足够我们支撑下去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回到陕西,养精蓄锐,以利再战,再夺BJ。何必困守此处,葬身他乡呢?”

    “只是我王还没有登极……这样回去,实在不甘心。”

    “这有何难,我们退回BJ,补上不就完了吗?”

    “是啊。之前,我们多次提议闯王登极,不是闯王自己不同意,就是日子不吉,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加陕西,也不能留下遗憾,哪怕在京一天,也要登极。”

    他们似乎忘记了太子就在隔壁的营账里。

    听到这些,贼终于要走了。

    而对于自己,是福还是祸呢?

    吴三桂说要解救自己,他会不会食言呢?

    把我救了出去,他会拥立我当继承皇位,登临大统吗?

    当然,这是最好的结果。

    次之,或许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而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要做皇帝,不愿看到世上还有一个明朝的太子存在,便想方设法除之而后快。

    “报。吴三桂派来特使前来求见。”

    太子听到,有人向李自成报告。

    这么晚了,吴三桂派特使来干什么?是来议和的吗?这可随了贼们的意了。

    太子不禁竖起了耳朵,屏息静气,仔细听他们在讲些什么。

    “请他进来。”

    “是。”

    很快,外面传来马蹄声,有人在帐前下了马,接下来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贵使来我营何干?”是李自成的声音,“不怕我杀了你吗?”

    “双方交战,不斩来使。吴将军派我前来议和,不知闯王意下如何?”

    “议和?他杀了我们那么多士兵,我们誓要报仇,怎会与他议和?”

    “既如此,那我回复吴将军了。明天,吴将军说了,如不议和,他将会率大军前来,与阁下决一生死。”

    “我还怕他不成。他来,定让他有来无回。”

    “慢来,慢来。”这次是换了一个人在与特使说话,像是宰相牛金星,“贵使既来,请先稍坐,这么着急忙慌地走干嘛。来呀,上茶。”

    一阵零碎的脚步声过后,又传来那人的声音。

    “吴将军前来议和,不知吴将军的议和的条件是什么?”

    “吴将军的条件并不高,只有一条,就是要你们交出太子。”

    太子心中一震,看来,吴将军真的很在乎自己这个太子呢?不禁喜极而泣。

    然而,李自成会不会放过自己呢?

    “太子本来就是大明的太子,我们也不想留着,送给吴将军就是了。”这次是李自成的声音。

    “那,今晚我可以带太子走吗?”

    “今晚,贵使在开玩笑吧。吴三桂往往言而无信,明天,我会派人亲送太子到吴三桂营,其他条件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