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疑案
繁体版

第11章“二月三月往闽往楚”

    1645年,3月15日,南京,大明门。

    穆虎按照高梦箕的吩咐,由杭来到南京。

    自从太子被李继周带走,穆虎就一直留在杭州,等着主人高梦箕的消息。

    几天前,他接到高大人的信,让他赴京,但没有说什么事。

    “你,站住。”

    穆虎要进城时,被士兵拦住。

    “你是干什么的?”

    “我不干什么的,我来找我家老爷。”

    “你家老爷是谁?”

    “鸿胪寺少卿高梦箕高大人。”

    “你是……”

    “我是他家仆人穆虎。”

    士兵相互看了一眼,此时,坐在一旁喝茶的官员模样的人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你叫啥?”

    那人又问了一遍。

    “回大人,我是穆虎,是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大人的跟班。”

    “啊,没错了,就是他。来呀,把他拿下。”

    “为什么呀?大人。”

    “为什么,等到了公堂上,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拿下。”

    “我要见高大人。”

    “高大人?什么高大人?是高梦箕吗?他被免职了。”

    “大人,敢教您尊姓大名。”

    “大人的名也是你问的吗?”

    士兵喝道。

    那人摆摆手,制止住了士兵。

    “问我啊?我叫孙振。”

    “还不向孙御史大人下跪?”

    “不用了。搜他的身。”

    “是。”

    士兵过去,在穆虎身上开始翻找东西。

    “别找了,我身上什么也没有,除了随身携带的一些衣物之外,就是杭州的一些土特产,都是老爷爱吃的。”

    “大人,这儿有封信。”

    “拿来。”

    “这是高大人的家书,你们不能看啊。”穆虎大叫。

    “不能看?什么不能看,难道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我又不知道。这是大人写给自家侄子高成的,这是家里的私事,你们看不好吧?”

    “在大明朝,家里的事也是公事。”

    孙振过接过信,认认真真的看下去,“哦,‘二月三月往闽往楚’,这是什么意思?”

    “小的……小的不知。”穆虎头上的汗冒了出来。

    “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是穆大人写的,小的不知。”

    “来呀,把他交锦衣卫。我去禀明皇上。”

    士兵担心穆虎跑啦,将其捆住,对穆虎喝道。

    “走吧。”

    穆虎被扣住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是太子出事了,但问题究竟出在哪儿,那也只能见到老爷高梦箕才能知道。

    1645年,3月16日,大理寺公堂

    三御史坐在大堂之上,大堂正中悬挂着圣旨,显示此番审判的不同凡响。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与锦衣卫皆侧坐,御史坐稍后,前此未有也。

    指挥皆由孙振,左都高倬虽堂官,无如之何。

    “将高梦箕、王之明、穆虎带上堂来。”

    张孙振命道。

    众官员朝堂看望去,很快,有三人被带上堂来。

    对于太子,众官员已多次会审,早已熟悉。

    而对于另两位,也很容易判断:衣着鲜亮体会的,肯定是鸿胪寺少卿高梦箕,而那个身着粗布青衣的定是高梦箕家仆穆虎。

    到了堂来,见到如此场面,看到高悬的圣旨,高梦箕和穆虎不禁跪下磕头。

    “见过各位大人。”高梦箕说。

    “见过各位老爷。”穆虎说。

    太子却对此不理不睬,径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之明,见到本官还不下跪?”张孙振喝道。

    “你配吗?叫皇叔来。”

    “什么皇叔,王之明,别再假冒太子了!”

    “你说假冒就是假冒?”

    “你不是也承认了吗?”

    “那是你们逼的,是你们让说的。”

    “王之明,听我好言相劝。如果今天你承认了,皇上也说了,将既往不咎,从轻发落。”

    “承认什么?”

    “承认你是王之明啊?”

    “我承认了,我还是皇太子吗?”

    “你承认了,本官保你无虞,待启奏皇上,封你个官做,你看可否?”

    “你敢保证吗?”

    “圣旨在此,岂可枉言?”

    “那好……”太子看了看跪着的高梦箕和穆虎,欲言又止。

    “你想好再说,也行。”孙振并没有难为太子,转而问高梦箕和穆虎,“下跪二人,报上名来。”

    “高梦箕。”

    “穆虎。”

    “知道今天为什么带你们到这儿来吗?”

    “不知。”

    “不知。”

    “你们还装。快如实招来,你们为什么要让王之明假冒太子?”

    “没有啊,大人,我没有让谁假冒太子啊。他说他是太子,我们就带他到这儿来了。”

    高梦箕把前后经历讲了一遍。

    “信口雌黄。众官员已多次审视,问他问题一问三不知,太子自己的老师他都不认识,岂非假冒?”

    “那我们怎知?是否假冒你们判断就是了。”

    “一个稚童,如果没有指使,他如何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冤枉啊。大人。”

    此进,冯可宗走到高梦箕身边,悄悄地对他说:

    “你还是招了吧。圣意已定,如果你非要坚持他并非假冒,将如何结案呢?”

    “那你让我怎么办?”

    “你不要这么执拗,你态度上模糊些,模棱两可,给皇上交了差,不就完了吗?”

    “大人,那不是让本官昧着良心说谎话吗?”

    “这也是本官为大人着想啊。否则,恐怕你就要皮肉之苦了。”

    “即使杀了本官,也决不会信口䧳黄。”

    冯可宗叹口气,摇着头回到了审判席上。

    “高梦箕,你二人是招还是不招?”孙振喝道。

    “大人,能说的我们都说了。”

    “看来,不用大刑,你们不会招啊。来人,每人重打四十大板。”

    衙吏过来,把二人按倒在地,噼哩叭啦一阵。

    二人惨叫声声。

    “招不招?”

    “大人,招什么啊,我们绝不是假冒太子。”

    “再打二十大板。”

    又是一阵。

    高梦箕忍受不住,昏了过去。

    穆虎毕竟年轻,身体也好些,挺了过来。

    “把高梦箕弄醒。”

    衙吏朝他身上泼了一桶水,高梦箕哆嗦了一下,苏醒过来。

    “招还是不招?”

    “我说的都是实话,还招什么?”

    “我家主人是忠臣,深受皇恩,岂会胡言乱语,所答问题都是直言,绝无假话,没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我们岂能因为怕死而背信弃义呢!”

    孙振看到,前来的众官员都在点头,露出同情的神色。

    “那我再问你,你与高成信中,说是‘二月三月往闽往楚’,本官问你,二月三月所成何局?往闽往楚欲干何事?”

    “大人哪,这就是一封普通家信,难道还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那你讲啊。”

    “就是让高成利用二月和三月这两个月的时间,到福建、湖北各去一趟……”

    “干什么?”

    “这儿有我的家人啊?探亲啊!”

    “就这么简单?没有其他目的?”

    “大人啊,这哪有什么目的?”

    “我可听说,这两个地方并没有你的家人。你的家人不都在杭州吗?”

    “哪能啊?自闯贼乱政以来,家人便四处奔散,流离失所,不知所终。前些日子,听说,侄儿高成父母,就是我的哥嫂,跑到了湖北。于是,我们就想着让高成去湖北一趟,与其父母团聚。大人知道,湖北那儿,仍有战争,再加上北方,大清有南来之势,想着趁这个机会,去福建找个落脚的地方……”

    “你们谋划的就是这个事?”

    “就是啊。”

    “哼,哼,那王之明在你们计划中是何角色?”

    “他哪有什么角色?只是碰巧了而已。他说他是太子,我们就相信了,也就带着他一路南来,谁知道他假冒的呢?”

    “这么说,王之明假冒太子跟你没关系喽。”

    “绝对没有。我们也被他一直蒙在鼓里。”

    “你们倒是与王之明撇开了干系?他一个毛孩子,如果背后没有人帮衬,怎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充太子呢?”

    “我们也是现在才知道的啊。”

    “信口雌黄!牙齿口硬,忘了刚才的棍棒了吗?”

    “大人,本人冤枉啊!”

    “看来,不动大刑,你们就是不招啊。快讲,二月三月所成何局?往闽往楚欲干何事?这事是谁策划的,谁是主使,谁是附从,参与事件的其他党徒都有谁?你的同伙是谁?”

    “大人,这……这……从何说起?”

    “就从你的家信说起,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讲清楚。”

    “大人啊。你就是打死我,我也说不出来什么啊?”

    “还用我再给我提示提示吗?”

    “提示什么?”

    “你忘了,你曾经为某人买过硝黄?”

    “你是说史可法?这怎么能忘,是史可法史大人让本官为其买硝黄,制造炸药,以做军用,这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的二三月之局,是不是也有史可法史将军呢?”

    “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与史可法有何关系。这只是家事……”

    “你别激动。”

    “我能不激动吗?我有何罪,依法定罪即可,为什么要牵涉到史大人?”

    “本官办案,向来要刨根问底。凡牵涉其中,本官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人。”

    “我以我的性命担保,我的所作所为均与史可法将军无关。”

    “你别担保了?你的命还不知能不能担保呢?”孙振看了看各位官员,“诸位大人,今天就审到这里如何?待回奏皇上,再做定夺。”

    “请孙大人安排。”

    “将高梦箕、穆虎、王之明三人押回监狱。待高成归案,俟后再审。将王之明加意护养,弗骤加刑,明告海内,然后正法。退堂。”

    众衙吏过来,将三人分别带走。

    高梦箕因伤过重,由二人搀扶着缓缓而行。当他走到王之明身边时,突然张开嘴,朝王之明脸上吐了一口。要不是身痛,再加上有人,他恨不可要过去踢上几脚,打上几拳了。

    高梦箕天叹一声:“我让这个无赖所误耳。然而,我对皇上的一片痴忠,天地可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