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不惊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国王还是总统

    炉火旁,克里斯汀坐上了椅子,问出了她今天来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波兰的未来,到底是共和的,还是帝制的?

    关于成立共和国还是王国这个问题,国家议会在毕苏斯基回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决定。明天在全国议会上,不过只是一个宣布最终结果而已。

    帕德雷夫斯基沉默着,并没有开口。他用他那弹钢琴的宽大手掌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突然站了起来:“我亲爱的小姐,我们去吃饭吧。”

    在斯拉夫人的生活里,宴会之后再补一顿是非常正常的。虽然中午的宴席非常丰盛,但也只是一顿饭而已。一般到宴会的后半场,桌子上就没有什么食物了,大家也都是以喝酒为主。

    克里斯汀不知道帕德雷夫斯基为什么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但她也感觉有些饿了,便同意了这个提议。

    两人来到了金碧辉煌的餐厅里,这是祝圣宫二楼的餐厅,只提供给住在祝圣宫内的人员用餐的地方,更准确地说,是专门供约瑟夫一家吃饭的地方。从纯银的餐具、玛瑙做的酒杯和镶着金边的餐具都能看出,是沙俄时期留下的上品。

    仆人们把菜端了上来,摆放在他们的面前。帕德雷夫斯基好似下定了决心一般,死死地抓住手帕,等周边已经没有人了之后,才如同宣泄般地站了起来。

    “我亲爱的小姐,千万,千万不要涉足政治。您一定要记住这句话,除非您已经做好了摒弃一切良知和道德的准备,可以去违背您的一切信仰,践踏自己的所有底线。否则千万不要涉足政治,它会让您生不如死。”

    克里斯汀有些诧异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帕德雷夫斯基在她心中一直是个冷静、优雅的政治家,即便在私下场合,她也从未见过他有过如此失态的举动。帕德雷夫斯基猛地灌下一杯酒,继续说道:

    “您不要用这样诧异的眼光看着我,亲爱的小姐。我今天说的都是实话,是心里话。一旦您进入政治的世界,围绕着您的就只有谎言、猜忌和恐惧了。不论您之前是多么高尚伟大的英雄,现在只能和其他人一样,变成一个十足的骗子、流氓和投机者!”

    克里斯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看着帕德雷夫斯基发泄式地把手锤了下来,又在靠近桌子的地方停住了。她惊奇地看着他,下意识地张了张嘴,却又在最终选择了保持沉默。

    “在进入这里之前我已经什么都有了,”帕德雷夫斯基继续说,“钱财、地位、名誉,我什么都不缺了,我只是想着波兰的独立和自由,想着为波兰的人民做一个不优秀的公仆。但得非所愿,波兰只是把自己的命运从一个国家手中交到了另一个国家手中。”

    他几乎要哭了出来,拿手帕遮住了自己脸。克里斯汀尴尬地停住了手中的刀叉,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还惦记盘子里的牛排和土豆实在是太过失礼的举动。克里斯汀只能这样举着刀叉,等着帕德雷夫斯基缓过来。

    “抱歉,小姐,我失态了,”半响,帕德雷夫斯基才放下了手帕,左右看了看桌上的菜,“吃饭吧小姐,吃饭吧。”

    “可是,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帕德雷夫斯基刚刚的样子很吓人,但克里斯汀还没有因此忘记她今晚来的目的,“明天就要召开国家议会了,我们的国体总不能今晚还没确定吧?”

    帕德雷夫斯基刚刚拿起刀叉,听到了克里斯汀执着地询问,又放了下来。仿佛认命了一般苦笑了出来。他摇了摇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发出一声畅快的呻吟后才说道:

    “您可真是执着,小姐。我刚刚做了那么多还是没让您忘了这件事。您确实不是一般人。可是有件事我还是希望您能理解,您这样善良聪明的人,不应该掺和到政治里。”

    话说到这份上,就连傻子都能听明白了。帕德雷夫斯基所做的一切,就是不希望克里斯汀知道这个答案。他确信克里斯汀知道以后会试图改变这个结果,她会不得已成为政治漩涡中的一员。

    “感谢您的提醒和建议,”克里斯汀放下了刀叉,她决心认真起来,得到问题的答案,“但一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和喜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由,我感谢您的提醒,但我并不认同您的观点。”

    接着克里斯汀长叹了一口气,靠在了椅背上。君主制的结果她不是不能接受,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毕竟现在的时间是1911年,这个时候,君主制和殖民体系才是世界的主流。

    在这个世界上,不算还在内战的俄国和它那还没有确定独立的附属国,世界上只有两个主要国家是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其它的强国:英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还有东方某帝国都是不折不扣的君主国。

    毫不客气地说,君主制才是现在的版本答案,虽然版本已经到了末班车,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还并不清楚这一点。对于这个版本来说,共和与民主还是有点太超前了。

    “那么从今往后,您就要称呼我为公主殿下了,”短暂的沉默后,克里斯汀率先挑起了话题,既然已经是事实,凭她一个人也无法改变,“那我以后将称呼您什么呢?”

    “约瑟夫,您的父亲,未来的国王想让我担任内阁总理,准备封我为布列斯特公爵,”帕德雷夫斯基已经完全平定了下来,从菜盘中叉起了一块西兰花,“不过我们不准备给任何贵族特权,从我个人而言,我甚至想取消贵族每年的俸禄。”

    虚假的封建制,克里斯汀不理解约瑟夫最终裁定君主制的意义在哪,这个国家根本不需要一个国王,采取共和制并不会降低大家对于波兰独立的热情,普通的民众也不在乎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是什么。

    这是一步克里斯汀完全看不懂的棋,她只觉得愚蠢。给贵族的特权少得可怜,得不到贵族的支持,实行了君主制又得不到共和派的支持,怎么会有人选择一种把所有人都得罪的办法?

    怎么?在保守的打法和激进的打法中选择了弹幕最多的打法?

    “这也是妥协的结果,”帕德雷夫斯基看出来克里斯汀的疑虑,“政治是妥协的艺术,虽然很多时候妥协会变成得罪每一个人,但妥协依旧是必要的,成立君主国就是一种妥协。”

    “说实话我倒是没看出来和谁妥协了,就算建立共和国,也不会有什么人反对。而且……”

    帕德雷夫斯基深吸了一口气,克里斯汀很聪明,但也很自负。她口中的没什么人反对完全就是她个人的臆想,从农民到军队,从市井小民到知识分子,大家都乐见有个国王,而不是把权力交给议会。

    这不难理解,千百年来,他们只听说过坏到骨子里的贪官污吏,什么时候听说过帝王行凶作恶。千年来的封建制度让他们对官员和议会极不信任,他们认为必须要有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镇场子,才能压制这些心怀鬼胎的官员。

    在今天看来,这个想法很荒谬,但在那个时代,这确实真实存在的。国家的所有错误都由下属的臣子负担,而所有的功绩又都归于君王,让平民百姓很容易误以为,君王的想法是好的,只是下面的人有邪念。

    长此以往,他们坚信君王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是为了自己好的,只是下面的官员和议会有私心,故意歪曲了君王的说法,祸害百姓为自己牟利。如果这个决策本身就异常愚蠢,那也一定是伟大的君王被佞臣蒙蔽了。

    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各地的代表都要求得有个国王来约束和管理这些官员,而他们推举的对象也很一致。

    约瑟夫这个带领大家走向独立,毅然决然出兵立陶宛的人就很适合当这个君王。大家相信他过去是个廉洁正直、忍辱负重的好大公,未来也一定会是一个心系国家、为国尽忠的好国王。

    帕德雷夫斯基抬头看了看祝圣宫里金碧辉煌的装饰,又低下头看了看手边的镶金餐具。

    约瑟夫是不是英明神武他不能武断地下定义,但要说他廉洁奉公那真是鬼都信不了一点。

    不过至少比尼古拉二世好了不少。

    “克里斯汀,有些事情很复杂,你还太小,可能不清楚其中的情况,”帕德雷夫斯基试图解释一下,“民众们不信任议会,也不信任官员,实行君主制也是对人民的妥协。”

    克里斯汀还想辩解,但一阵熟悉的脚步从走廊上传了过来,两人下意识地朝门口看去,一个穿着米黄色睡裙的女子出现在了饭厅门口。

    “我亲爱的夫人,晚上好。”帕德雷夫斯基站了起来,神色极为恭敬。

    “妈……母亲,晚上好!”克里斯汀则开心地跑了过去,扑进了女人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