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线
繁体版

第21章、走过那条茶马古道

    夏夜的银河璀璨,牛郎在河东,织女在西,饮一河流年,开满天彼岸。但见天狼星虎视眈眈,注视着牛郎织女的一举一动。在美丽的故事后面留下一条阴影。

    谷粒子乘着月色,数着星星,兴致勃勃地到芯怡的房间,一进门就抱住芯芯亲吻着说:“亲爱的,你真棒,才色双馨,为老公争光了,今晚老公要好好慰问一下你。”

    “好啊,不会是又吃火龙果吧?”芯怡望着老公逗趣着。

    “你想吃什么?老公就给你什么。反正让芯芯吃饱喝足,以资鼓励。”

    “嗯,我的好老公,我想吃你,喝你的血,吸你的精气神。”

    “好啊,老公愿意在‘牡丹花下死’,来吧……”

    今夜,酩酊一场,大醉你的梦乡。

    亲手摘一片春风,渡过你的玉门,

    挑灯看剑,沙场点兵,

    草原茵茵不辞劳,牛儿悠悠吃嫩草。

    打着马儿,直抵你精心垒起城池,

    只因,我们已经约定终身,

    这个时辰,为彼此真诚开放一次。

    第二天,大会结束,贵宾们陆续离开罗水。芯怡买了下午六点去广州的高铁票。谷粒还要留下芯芯再玩几天。芯怡笑着说:“我要回广州,把会情况向公司汇报,这几天我是公私兼顾,会议、爱情都没有抌搁。只是被老公折腾得有些精疲力尽了,想吃就吃,要玩就玩,再吃下去,恐怕连路都走不动了。嘻嘻。”

    “小妹妹真吃饱了?”“嗯,真的!都吃撑了。”

    “那今天上午没事,我带你去土升山游一游如何?那里风景很好的。可以放松一下。”

    “好啊,我正愁呆在宾馆没事干,就陪老公去户外散散心吧。”

    县招商部门特意派专车送芯怡二人。午后二点谷粒子和芯怡到达土升山。在当地镇政府热情接待,并安排有关负责人和两位文明实践中心的女志愿者作陪,又请来一位本土村民老刘当向导,可说是前呼后拥,热热闹闹,周周到到。芯怡毅然成了商贾大佬、远方贵客,享受着特别待遇。谷粒子也沾光了,为芯怡而自豪。暗暗在心中吟诗一首:

    夏日炎炎到玉乡,溪青岭翠鹭飞翔。

    挥锄老汉培新绿,挽袖村姑插稻秧。

    莫道翻山愁日毒,欢欣爱侣偎身旁。

    农家不怨劬劳苦,古道凉亭汗几行。

    在众人陪同下,芯怡兴致勃勃地与谷粒子一起登山游茶马古道。对于“茶马古道”这个名字芯芯并不陌生,她的家乡,除了云南到湘西有,还有重庆过洪江、黔城的茶马古道,从小就有耳闻。2009年芯怡又去云南大理,就听当地茶馆老板介绍过云贵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土升山位于罗水县南境,属幕阜山余脉,历史上誉为湘北第一山,岳阳南来一隅独秀。这里群山叠翠,风光幽美。一年四季,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观这,使人心旷神怡。山中石洞纵横交错,“翠岗亭”、“景泰亭”均建立嘉庆年间。左宗棠、陶澍来此休闲隐居,曾作对联:“欲收文字写物象,疑是神仙作主台”。仍是“白天穿衬衣,夜晚盖被子”。这条茶马古道穿山越岭,蜿蜒丛山深林之中,千年风化,留下一条或有或无、断断续续地栖息于半山腰间。

    抗日战争后期,王震、王首道率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驻此,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建立了湘阴县人民革命临时政府,其驻地即为今乡政府所在地白鹤庙。山里人勤劳、善良的品德和俭朴、纯正的民风民貌,支持抗日队伍。这条茶马古道也见证了这段红色历史。

    向导老刘一边带路,一边讲解,很热情、对这一带人文风俗非常熟悉,也很健谈。他说:土升山茶马古道连接YY市安化县、湘西通道,全程150公里。素以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著称于世。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光和峡谷风光,远离尘嚣,秀美独特,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登山问道,拾径怀古。既可探寻马帮文化的历史遗存,又可揽景区林秀水美,云山雾峪,好个玉池临绝顶,罗列仙凡两机缘。土升山之美,集“雄、奇、险、秀、幽”于一地,白鹤洞之妙,汇瀑布泉流于一湖。登斯山有揽月搞星之概,集八荒万类之灵。

    当志愿者介绍芯怡是鹤城人,是谷主任的爱人时,向导老刘笑道说:“这就叫有缘,姑娘在古道西,主任在古道东,这条古道就是个古东西,现在就该称爱情道,幸福道了。哈哈——真是传奇啊,传奇。”古道在林荫竹掩中延伸,石级高高低低,坑坑洼洼,隐隐约约,层层迭迭,平平仄仄,充满诗情画意,珍藏着历史厚重,伫立其间仿佛可听到当年的马蹄得得,茶情小调情韵。芯怡仿佛体验到古代茶商马贾的壮观和跋涉山山水水的艰辛。她想到近年来自己为了姑姑的公司发展,为了与谷粒子的爱情,东奔西走,闯南走北,胜过古道之长,尝过人生的苦。

    来到半山腰的土地神庙前,芯怡恭恭敬敬地拜了土地公公,祈求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保佑自己爱情美满、家人安康、事业兴旺。古道殷殷,鸟语林深,道旁流水潺潺,兰草花香,芯怡与谷粒子牵手站在一块石头上,请身边一位美女志愿者拍了一照,作纪念,她笑容可掬,丛山古道都珍藏在炯炯有神的眼镜里,其乐趣和兴致不喻言表。芯怡与谷粒子相爱多年,自然沾上了一些文气,随口吟唱一首歌:

    遣兴登高古道游,遥观峻岭集春秋。

    蝶蜂闲逛寻新圃,燕雀低飞恋旧丘。

    一路林涛茶马过,千重绮树绿阴稠。

    身临峰顶家乡远,情爱相牵掌指柔。

    登上山峰,有座花冈岩垒成的古亭,名“锦泰亭”,门口条石上刻有“高仰景行”和“紫气东来”。老刘指着“锦泰亭”,讲出一个传奇:相传唐大照年间,一年冬天土升山下了一场大雪,山路被封。这天有位姑娘正好从古道经过,因找不到回家的路,加之饥寒交迫,冻死在路傍。第二天当地一位姓卢的挑货郎担的汉子路过,见到姑娘的尸首,不忍姑娘暴尸荒野,就近找了一块雪薄的地方,扒开雪,挖了一个坑,把姑娘草草安葬在这山坡上。俗话说“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谁知这姑娘葬了一个富贵宝地,据风水先生讲:凡葬了这种地的人,子孙后代必享富贵荣华。

    然而,姑娘尚未婚嫁,哪来的后代。说来也巧,第二年腊月初八,那位卢生穷得没钱进小货,只好放下货郎担,去湘阴县山峰窑挑窑货,想赚点钱作过年交用。他挑着一担百十来斤的陶货,走茶马古道回玉池,爬山越岭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便将担子一放,卢生喘气大声道:“我的娘啊!累死我了!”正好被姑娘阴魂听到,姑娘大喜,就认定这安葬自己的卢生作了干儿子。姑娘把墓中的富贵全部交付这个干儿子。

    卢生这一担窑货竟然成了乡民的抢手货,赚了几十贯。从此他是东去遇财西去遇宝,做生意事事如意,一本万利,几年时间家财万贯,妻妾成群,还当上白鹤洞洞主。有一天晚上那卢生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姑娘对他说:“儿啊,娘多亏你安葬在一个向阳的宝地上,娘保你荣华富贵,但你不可为富不仁,要多存善念,方可福泽子孙。”卢生一觉醒来,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突然想起前些年在雪地被自已掩埋的姑娘,心中恍然大悟。

    卢生连忙吩咐管家买来钱纸香烛,披麻带孝,来到山坡上祭奠姑娘亡灵。后又安排管家请工匠为姑娘修墓。为表孝心,卢生买来一俱红木大棺材,又将姑娘尸体刨出,重新丰棺大葬,并亲立石碑。后又在山坡上修建一座石亭,取名“景泰亭”。那汉子不敢忘记干娘嘱托,把个景泰亭作为自己为干娘守孝之用;并安排家丁常在亭中准备茶水,作为古道上行人息脚纳凉之所,也算积德行善之举。

    然而弄巧成拙,因挖墓冲阳气,卢家慢慢败落。子孙流落他乡,从此以后再无卢家音信。但景泰亭盘踞山坡,留下千古传说。

    当地民间流传着一首打油诗:“青石巍峨一一棺材,昼夜停丧不表埋,桌上灯油明月照,灵前供果等春来,大雪纷飞山山孝,日晒霜溶树树哀。”

    向导老刘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地讲,从众人如痴如醉,聚精会神的听。芯怡是一善良而充仁义的姑娘,被老刘口中的故事深深感染了。她向亭子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这一礼是对炎黄文化景仰,是对人间正道的致敬。

    山岚村落事如烟,深丛蝶渺落香怜。

    谁将锦泰留踪迹,山姑化作画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