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画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夜观妖异

    月牙弯弯,星光稀疏。

    郊野山林中,老妇拉着阿菱走在前面,周武不紧不慢的提着苗刀跟在身后。

    走了片刻,周武停下脚步。

    抬头是星斗月光,低头是崎岖山路。

    他问:“你们要去哪?”

    “道长见谅,若要吞吐日月精华,我们需要移步到灵气充沛之地,方能吞吐日月精华。”

    周武默然,便继续跟着二妖继续前进,又走了两里地,爬过两座山。

    此时夜色茫茫,山林寂寂,天黑路陡不好走。

    一道强光忽然亮起,二妖惊惧回头。只见周武手中握着一件宝物,也不知什么来头,发出刺目的光芒,如白虹贯月。

    那光柱晃了晃,周武催促道:“继续走,别回头。”

    二妖不敢忤逆,战战兢兢地往前走去。

    行至高台处,只见月华若雪,四下清晰可见。周武关了手电筒,伸手示意道:“可以开始了。”

    二妖不敢反抗。

    老妇半蹲在地,阿菱盘坐在旁。两人抬头望月,就在周武的注视下,各自化了个模样。

    一个化了团老鼠,老鼠须发花白,在月华的照耀下抖动身子。一个化了条狐狸,黄毛细腰,首尾相顾的蜷缩在月华下。

    也不见它们有什么动作,盈盈月光缓缓在二妖身上聚融,散发着朦胧光泽。

    就这么地能成精?

    周武有些不敢置信,他伸出手放在月华下,但见月华如薄雾般聚拢过来,一阵阵灵气在手心团团凝实。

    这便是天地灵气么?

    望着这股浓郁到宛如实质的灵气,周武豁然开悟。难怪古代这么多妖怪,也难怪古书里描述吐纳法门时,着重强调了修炼圣地。

    在这种地方,待到天地灵气汇聚时,修炼之事事半功倍。

    观摩了片刻,月牙隐匿在云翳之上,而那浓郁的灵气也随之变得淡薄,虚化。周武又试着做了许多试验,先是自己吐息纳气,后又叫二妖学了吐纳法门。

    过了整整一个时辰,周武才叫醒二妖。

    “好了,今夜就此作罢,回去吧。”

    二妖不敢违背周武的意愿,各自幻化成人形,然后转身往山下走去。

    晚风徐徐,周武跟在二妖后面默然无语。今夜望月,收获匪浅,他现在对修炼之事了解的更加全面了。

    修炼,首重天时,最好是朗月清风之时,或是晨晓未明之时,宜早不宜迟。

    其次是地利,最好是高天云台之上,或是清幽山谷之中。

    一是要高,二是要静。

    最末是心境,譬如心如止水者与心境不宁者,修炼效果截然不同。

    但有一点让周武非常不解,明明吐纳吸收的灵气非常多,但和自己丹田内的法力比起来,却好比九牛一毛。

    以入道的时间来算,他丹田内那股庞大法力绝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修炼出来的。

    莫非真如自己猜测的那般,镇妖卷传承给他的全是法力?

    ......

    二妖行走在茫茫山林中。

    提心吊胆,战战兢兢。

    她们摸不透周武的想法,心中害怕啊。

    阿菱悄悄的回头看了眼。

    眸子骤然一缩。

    只见身后的道人背负长刀,高大的身躯正缓缓靠近,犹如索命鬼一样,步步紧逼。

    高高低低的山岭嵌入茫茫云天。

    夜已过半,山中寂然,人烟绝迹,林荫接攘。唯一的声响,只有窸窸窣窣的虫鸣与阿菱心中惶恐与忐忑交奏着。

    身后的道士,是妖怪的天敌,克星!

    阿菱从小就听人说过,道士们会用各种办法奴役妖怪,能驼人的就训化成坐骑,能打杂的就训化成家奴,能打架的就训化成看门。

    若是像自己一样,啥也不会。

    那就完了。

    道士会把它们杀了,然后有筋的抽筋,有骨的挖骨,有角的断角,有皮的剥皮......

    不巧,她身上正好有一身皮毛。

    作为狐狸精,唯一值钱的就是这身皮毛。

    剥皮,跟杀鸡拔毛一样吧。

    想到这里,阿菱冷不住打了个寒颤,浑身的毛发悚然立起。

    于是一路走来,阿菱紧紧的贴在老妇身后,小手拉着老妇的衣摆,前脚跟着后脚一步也不敢走错。

    除了脚步踏踏声,只有心肝嘭嘭响。

    周武此时正在打量着天色,丝毫没有注意到两只小妖的动静。、

    三更天上山,五更天下山。下到山腰时,天色渐蒙,一片鱼白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天边,应是东方露白。

    苍茫夜色在林间消融,晨雾霭霭在山中环绕。

    “差不多了。”

    “什么?!”

    阿菱犹如惊弓之鸟,心底窜起一股凉意,凉透了心肺,四肢竟走不动道。邪恶的道士终于要对自己下手了!她心中泛起无尽的酸楚,凄凉,颤声问道:

    “就...在这里么。”

    “嗯,就这里吧。”

    完了。

    要被剥皮了。

    阿菱面色惨白,手脚和老妇一样开始不自主的抖动起来。她心中的悲切翻涌上喉,眼眶溢出泪水,当即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却没想,道士毫不怜悯。他竟伸出手摸着自己的头顶,坏笑道:“怎么,这就舍不得了?”

    谁舍得去死!阿菱也顾不得拭泪,带着哭腔说道:“我才十四岁,叫我如何舍得?!”

    也不知是不是道士良心发现,他顿了顿,眼中流露出意外之色。片刻后,道士将手伸入怀中,然后取出一张符箓。

    他将符箓折成角状,递到阿菱的身前,笑道:

    “这是安神咒,你收好放在怀里。若是心境不宁,可以取出安神咒祷告...”

    诶?

    她愣了下,伸手接过符箓。

    道士不是要剥她的皮么?为什么还要送符箓给她。

    阿菱不理解,只能一边平复心情,一边偷偷打量着道士。可惜道士很高,即便是抬头也很难看清他的容貌。

    “你不杀我们吗?”

    “贫道向来不喜欢滥杀无辜,何况,修行不易,你们两只小妖过去也没犯下什么杀孽。”

    “那......”

    “那少年郎如何来的就让他如何回去,不要伤及本源。”

    “那我们.....”

    “有缘再见。”

    言毕,道士笑了笑,朝另一条山路走去,一路上不曾回头。

    阿菱怔在原地,手中捏着安神咒有些不知所措。

    “他不要我的皮毛了?”

    阿菱问老妇。

    “管他作甚。”

    老妇可顾不得那么多问题,拉着阿菱就往山中窜去。她只庆幸之前吸人精气,并未害人性命,要不然两人今夜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阿菱望着远去的道士,他身负长刀,身后悬浮着个奇怪的包裹,在山林间轻步行走。

    “别看了,快走!”

    ......

    云南雨多,九月又是季秋,阴雨绵绵无绝期。

    苍山见雾,牛毛细雨。

    大理苍山,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自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

    后人常道,苍山洱海,风花雪月,是很多人非常向往的地方。

    今日雨密,不宜走动。

    苍山中的一座亭中坐了不少人,或等雨停,或等人来。

    “鹿生深林中,饮水而食草。”有书生轻声喃喃道:“伸脚树下眠,饱睡无烦恼。”

    亭中几人侧目望来,书生谦谦一笑,抱拳道:“一时兴起,叨扰几位了。”

    “小兄弟在此卖弄文采,恐怕意有所指啊。”

    接话的,是个络腮胡子,他目光在书生和亭中各个女子身上来回游荡,戏谑笑道:“猕猴罩帽子,学人避风尘。”

    书生面色一敛,摇头道:“苍山唯白云,寂寂绝埃尘。”

    周围几人纷纷欷吁鄙夷,就连亭中几命女子也是掩嘴偷笑,不再看他。

    原因无他,这书生号白云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