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皇族,从战俘开始解析万物
繁体版

102 姜慕岩的担忧

    又过了七日,队伍终于到达大运河码头。

    那大运河贯穿大周南北疆域,绵延两千多里,乃是几百年前,花费数十年时间,动用了无数人工,徒手挖凿而成。

    运河平均宽度在十丈左右,最宽的河段,更是达到了百丈距离,可以允许十几艘船舶并肩驰行。

    扬州统制姜笑安早已经在码头等候,接下来的路程,他将陪同队伍南下。

    码头处早已经准备好了几十艘巨大的船舶,首尾相接。

    其中一艘当真让人惊掉了下巴,龙舟极是庞大,足有超过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总共三层,船舷甚是高大,当中露出很多粗长的船桨。

    再看船身彩绘鲜艳,雕工精美,宛如一条蜿蜒的龙蛇,富有华贵的气息。

    李天策看到这番景象,让他想起了前世世界里的豪华游轮。

    “劳民伤财!”

    李天策再次叹了一句。

    这艘龙舟就是一路南下,玄钧帝,嫔妃,皇子公主的专属船舶。

    船队一经启航,杂碎事情倒是挺多。

    有人找不到了自己的物件,也有人坐不习惯轮船,呕吐晕船。

    更有人上错了船只,贻笑大方。

    众侍卫忙活了半天,才让秩序井然下来。

    李天策和姜笑愚一起,同乘一条船,这条船舶上,还有信国公姜慕岩,长兴侯赵宣素,江夏伯罗渊等人。

    众人安定下来后,船舶开动,开始往南驶去。

    到了晚上,当空不见明月,却有繁星点点,河面两岸万籁俱寂。

    李天策还没有困意,于是来到船板上,走到船头,垂眸望去,在船头的作用下,水面向两侧划开,波涛滚滚,奔流不息。

    “李天策,怎的如此有雅兴,在此间驻足观望?”

    没过多久,身后传来一阵略显苍老的声音。

    【一名占卜师。】

    李天策并不熟悉这个声音,回头一望,见对方乃是信国公姜慕岩。

    原来姜慕岩还是一名占卜术士?...李天策看到文字,有些感到惊讶。

    “信国公,在下有礼了。”他拱手施礼,由于姜笑愚的事情,此时见到对方,略显尴尬。

    “不必多礼,李公子,老夫看你眉宇紧皱,好像有心事?”

    姜慕岩阅人无数,自然是一下子就看穿了他。

    李天策心中当然有烦恼,不过他担心的并不是能不能杀得了萧平章,而是杀了对方之后该怎么办。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一旦让人知道是他杀了萧平章,别说封爵入牒,恐怕他在整个长安城都不会再有容身之处。

    他同时更担心连累母亲李开花,当然还有李枕戈一家人。

    刚才他看着碧波时,早已暗下决心,如果玄钧帝对他起了杀心,自己就带着李开花上照仙峰,投奔顾千帆,加入天照门。

    相信朝廷也不敢对天照门轻举妄动。

    “国公看人真准,不过,试问这世间,又有几人没有难解之事呢?”

    李天策自然不会据实相告,目前,他要杀萧平章的事情,还未有任何一人知晓。

    “李公子,如果让你自己选择,我是希望姓李,还是姓萧呢?”

    姜慕岩浅笑一声,同时抚须问道。

    “姓李还是姓萧?”

    “说真的,我还从来没有仔细想过。”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问他这样的问题。

    “姓李,你可以做你自己;一旦改姓萧,你就是皇族中人,就要担负起属于你的职责。”

    姜慕岩越说越深奥,让李天策一时摸不着头脑。

    “职责?如今这朝廷上下,各有能人司其职,好像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李天策抿了抿嘴,摇了摇头,说出了心中的看法。

    不过也正是如此,如今这天下,不管他得位之路是否正当,玄钧帝管理的的确不错。

    对外,北境中的大皇子萧平逸忠心耿耿,高垒城墙,只守不攻,保持了边疆的太平,让大燕铁蹄不能南下。

    而西面对大夏国,玄钧帝采取的是打一阵停一阵的敲打策略,损耗对方国力的同时,也维持了边境的安定。

    而对内,玄钧帝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道高手,震慑群雄,同时依靠着一群宗族权贵,如萧鼎,萧景炎等人,权柄稳固,下面的人根本不敢生出异心。

    “你说的只是现如今,那以后呢?”

    “近日,老夫夜观星象,这大周天下,不日,恐将发生巨变!”

    说到这里,姜慕岩眸间已经抹过一道凝重。

    “巨变?”

    “在下倒还想不出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撬动寰宇,在短时间内改变天下大势。”

    李天策并不以为然,同时觉得占卜一说只是玄学罢了。

    想给玄钧帝带来麻烦,还是需要实打实的能力。

    放眼整个天下,天照门是有这个实力,不过根据他观察顾千帆,恐怕玄钧帝将皇帝宝座让给他,顾千帆也没有什么兴趣。

    剩下的青云剑阁,虽然有一位宗师坐阵,不过好像综合能力有所不足。

    至于其它的门派就更不用说了,借给几个胆,他们也不敢造次。

    “不过这封建王朝,其实也说不好,往往是一场事变过后,就发生了大转折,争权夺利,江河日下,很快衰败。”

    通过前世的历史记忆,李天策也知道这皇朝的繁华,也容易猝然而逝,并非人力可以掌握。

    如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土木堡之变等,均是一下子就改变了天下的格局。

    更不用说如今这天下的太平,过于依赖于玄钧帝一人的能力。

    如果他不是有着宗师境的修为,别说那些虎视眈眈的修行势力,就是长安城里的皇子和宗室,都会产生觊觎之心。

    “至于这点,老夫也不甚清楚,希望我只是杞人忧天吧。”

    姜慕岩眼望星辰,口中吐出一口浊气。

    “国公,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将此事禀明皇上?”李天策突然想到这一点。

    “说过了,皇上自负,根本不信,再说监天司也没有报告此事,老夫也不好多言。”

    “如果日后这天下当真大乱起来,李公子,你能否答应老夫一事?”姜慕岩语气一改。

    “姜国公客气了,只要在下能力范围之内的,旦有所托,一定替国公办成。”

    “好,有你这句话,老夫就是死也瞑目了。”

    “老夫所托之事,自然就是小女笑愚了。她生性顽劣,自视甚高,你定要护她一生周全。”

    说此话时,姜慕岩眼放光芒,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李天策。两岸轻风拂来,吹得他的白髯迎风飘扬,仿佛一瞬间,他变老了好几十岁。

    “嗯,在下答应你便是了。”

    也不知怎的,李天策觉得就如姜慕岩所言,接下来肯定有大事要发生。

    而且和这大事相比,他与萧平章的仇怨完全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