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通知
繁体版

第三章 社会的人

    一觉醒来,江默发现自己是个有钱人。

    并不是系统每日签到发钱。

    江默有两张借记卡,一张是大学时期家里给他存生活费的,另一张是前东家办的工资卡。查询电话银行,第一张卡的余额是50万,第二张卡的余额是82万。

    82万是江默工作至今的积蓄,其中工资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是期权兑现后的收益。江默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时,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泡沫破灭后的复苏期,前东家期权给的相当慷慨,初始价格也比较低,加上几次层级、职务提升获得的期权,几年下来算是攒下了一个相对可观的数字。为他办理离职手续的小姐姐反复提醒:千万别忘了及时行权,否则到期就成了废纸一张;江默遂一口气全部兑现。

    注1:期权的收益=行权时的价格-授予时的价格,也可以选择不要差价,直接获得股票。

    注2:期权是一次授予,但分期发放,一般约定四到五年发放完毕。

    事后江默非常不爽。

    一是他卖在了低点,当时股价处于下行区间,如果早几个月行权,能多赚近一倍。

    二是美股的交易税太高了(25%),最终收益数字和预期有不小的差距。

    三是他应该选择要股票的,因为不久之后,前东家的股价一路上行、连破历史新高。江默实际上错过的是……十倍收益。

    所以在离职一年多后的某天,心中愤恨不已的江默选择给一个久未联系的前同事打电话。该同事和江默同期入职,但离职的时间稍早;两人职级相当,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平时还算谈得来。江默大致清楚对方的秉性:面相忠厚、内心奸猾、八面玲珑,属于在任何环境都吃得开混得好的类型。

    “知道XX现在的股价吗?”

    打过招呼后,江默直奔主题。

    在想象中感觉到对面明显停顿了一下,应该是正好在电脑旁,电话中响起键盘敲击的声音。几秒钟后,不出意外地传来一声惨呼:

    “卧槽!”

    江默得到了治愈。

    不仅如此,在之后的几个月,他又多次被治愈。

    这都是早已过去的事情,现在的江默内心毫无波澜。

    至于另一张卡里的50万,是父母和姐姐凑的。

    起因是几天前姐姐和他联系,委婉地表达了父母希望他尽快结婚生子的愿望。江默素来报喜不报忧,没有坦白自己分手和离职的情况,只是表示京城房价太贵,眼下的物质条件还不允许,等过几年攒够钱买了房再说。当然,江默现在已经知道,京城房价的涨幅会远远超过他的收入增长,几乎等不到攒够钱的那一天。

    然后就有了这50万,差不多是父母全部的积蓄,其中姐姐出资多少不太清楚;虽然姐姐的经济状况在当地算是不错,但毕竟有她自己的家庭,所以恐怕也是一笔不轻的负担。

    在未来的记忆里,江默很快把钱退了回去。一方面自尊心作祟;另一方面他还年轻,对成家置业并不急迫,自信自己能作出一番大事业,不相信房价会不受控制地一直疯涨。然而京城房价用十几年的狂飙无情教育了他:如果当初抛弃无用的自尊、接受父母的无私帮助,他的物质生活无疑会幸福很多。

    只能感概年轻时的自己真傻。

    人的一生,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其实很少。所谓的成长,有时候是要付出代价的。

    未来的2016年,江默终于买了房。他很幸运,正好赶在了最后一波暴涨的前夕。原因也不是因为结婚,而是他经过简单的计算发现:如果房价持续以当下的速度上涨,很快他可能连首付都很难承担了。

    重温部分记忆,又经过片刻思考,江默给姐姐打了电话,坦承自己已经分手,近期也不太可能新增结婚的对象,但他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满足父母含饴弄孙的期望。房子肯定要买,但不急于一时,多看几处多做比较,毕竟大概率是一辈子的住处。至于那50万,他觉得自己两年内能还清。

    姐姐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他放宽心,注意身体,还钱不着急,别太有压力。

    放下电话,江默的心思又活泛起来,手头有一笔启动资金,已知京城房价未来将有数倍涨幅,要不,趁现在还没限购,炒个房?

    曾经有个著名的段子在京城口口相传。大意是一位失足妇女从客人的交谈中得到启发,通过首付——抵押——首付的方式,没几年就折腾出十几套房,挣下偌大一份家业。故事描述中不合逻辑之处甚多,比如房租其实很难覆盖月供,又比如二次抵押难度相当高(在某些版本里,会有一个银行的同伙出镜,以增加可信度);而主角的职业也颇为可疑,很可能是为了方便传播安排的噱头。

    但这个故事无疑包含了一个有趣的经济学概念——杠杆。每一轮循环,就加了一次杠杆,直至实现以极小博极大。如果银行监管宽松,在理想的状态下,确有实施的可能性。

    在2008年末这个时间,应该没有复制的可能了,江默也不曾拥有来自银行的同伙。正常的买房投资自是可行,地铁沿线、成熟商圈、顶级小区的小户型,几倍收益还是稳稳的。

    但前提是得找个工作,不能只指望房子过活,申请贷款也需要收入证明。

    工作还有另外一个必要性:人是需要交流的,离群索居无益身心,当然活在二次元的宅男除外,那是另一种获得幸福的方式。

    江默立即行动,在各大招聘网站上更新简历,几层深度美化自不待言;更新完成之后,搜索职位,挑几个顺眼的公司投递出去。不过他也清楚:网络求职的方式效率很低。以江默的学历、专业、年龄和工作经验,大概依然只能在互联网行业谋生,于是他又联系了几个圈内的朋友,求一个内推的机会。

    干完收工,江默满心期待。

    来吧,求贤若渴的HR们,快把无双国士、人间栋梁、沧海遗珠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