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主播,全网盗墓贼关注我?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一品大员之墓!

    形峦,理气,消砂,纳水,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后,最后就只剩下结穴立向。

    “观众朋友们,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怎么立向结穴好一点!”

    说话间,陈清泉带着众人去了椅子的正中心。

    到地方后他立即拿出罗盘,参照来龙去脉,来水去水,一众砂山等等,综合测量了起来。

    测量完毕之后,为了安全起见,陈清泉还是决定先在地底下打几铲子,看看有没有古墓,免得又白费工夫。

    车有车行则赶紧打了个电话,把昨天的那几个农夫叫上了山,随后几人轮流开挖。

    好在这里的土质较为松软,挖起来也不怎么费劲,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样子,便刨了一个4米多深的坑。

    坑底下也不见有什么五花土层,或者砂石层等等之类的,底下似乎没有什么古墓?

    可就在众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其中一人的稿锄头忽然哐当一声,似乎挖到了什么坚硬的物体上,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大师,我……我好像挖到东西了!”那个农夫用乡音浓重的普通话惊呼道。

    “你别动,我来看看!”陈清泉一边说着,一边往坑底爬了下去。

    张副院长等人见状,也好奇的围了上来。

    来到坑底,陈清泉接过一把锄头,小心翼翼的往下刨了几下,果然底下有一个坚硬的物体。

    挖到这里,他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不过还是抱着侥幸继续往下挖,很快就将上面的泥土给刨到了一边,露出了底下的事物。

    定睛看去,只见下面赫然躺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犹如几扇门连在一起,雕饰非常的丰富,上面还有大量的文字信息。

    “大师,这上面写的啥玩意儿?怎么还刨出一块石碑来了?”赵磊一脸懵逼的问道。

    “这应该是一块墓牌楼,正中间的应该是主墓碑,底下可能是个古墓!”陈清泉沉声道。

    “不会吧,又挖到古墓了?”车友车行嘴巴张的老大,显得非常震惊。

    中间那碑文上的字体,赫然是清代的馆阁体,正好陈清泉认识这种字体,于是仔细的辨读了起来。

    “诰授光禄大夫显考王公讳王德福君之墓。”

    上面的张副院长,听到他念出的碑文后,老脸露出激动之色:“光禄大夫乃是一品大员,果然和他预测的一样,快——快扶我下去看看!另外,把现场保护起来,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秦主任闻言,立即对着几个保镖吩咐道:“你们几个把现场保护起来,拉起警戒线,不要让任何人靠近!我扶张老下去看看。”

    说完,便扶着张院长来到了坑底下。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考古学家,张副院长眼光老辣,一眼便看出这块墓碑的细节之处。

    “不得了啊,碑额上雕刻的是双龙戏珠,碑身两侧为高浮雕的蟠龙柱纹,左右还有两个天官图,手持一品当朝,天官赐福,此乃一品大员才有的待遇,这个墓不简单啊!”张副院长惊叹道。

    随后他对旁边的农夫们说道:“各位农民兄弟,古墓遗迹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考古工作人员,请大家自行离开,谢谢配合!”

    几位农民大哥闻言,只好扛着锄头回到了地面上,毕竟谁也不敢得罪考古队的人。

    “张教授,我需要回避吗?”陈清泉问道。

    毕竟他也不是考古队的人,没道理留在这里。

    没想到张副院长却摆了摆手:“不用,正好有些问题我要问你,你是如何识得这碑文上的文字的?”

    “我家有好几本祖传下来的古书籍,上面的文字就是馆阁体,所以我认识,有什么问题吗?”陈清泉道。

    “没问题,今日现场观摩你堪舆点穴,没想到正好遇上了这么一座大墓,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张副院长激动的说道。

    发现一座一品大员的古墓,又能给张副院长增添不少的业绩,他是打心底感谢陈清泉!

    “张老过奖了,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墓碑上还有很多的文字信息,您可以借此推断出墓主人的身份吗?”陈清泉问道。

    “可以的,你看这石碑的右边还有一行小字,记录的便是墓主人的生卒年。”张院长微笑道。

    随后他便照着碑文念了起来:“生于道光17年,丁酉六月初三。”他掐指算了起来“道光丁酉年,丁酉年是鸡年,也就是公元一八三七年。”

    “殁于光绪十九年,也就是1893年,由此可以推断,此乃一座清朝古墓,距今100多年。”

    张副院长指了指碑文上最大的那一串字:“从碑文来看,此人乃是清朝的一品大员,姓王,名德福。此等大人物,当地的县志或是史料上必有记载。”

    接着,众人看边上那些墓碑的文字信息。

    最边上的两块墓碑,浮雕的是两位古代侍从,并没有什么文字信息,于是众人迅速地将眼光落在了主墓碑边上的那块石碑上,那里刻满了文字。

    只是略微看了一眼墓碑上的文字,张院长便瞪大了眼睛,惊呼道:“功伟数终奇,身未封侯,胜有威名传四海,史存人不朽,去无余憾,况留遗爱在西江。愚弟张之洞——顿首拜挽……”

    听到最后题字之人,是晚清四大名臣,两江总督的张之洞,在场所有人都非常的震惊。

    能被这样的大人物在墓碑上题字,就越发显得墓主人的身份尊贵,非同寻常!

    接着众人又将眼光放到了主墓碑的左手边,那块墓碑上,赫然阴刻着好几行的文字信息。

    张副院长顺着碑文读了起来:“伟绩媲公候,祠堂宜配食,青石闻日下,竹乡有公言。愚弟翁同龢——顿首拜挽。”

    读完碑文之后,张副院长忍不住惊叹道:“不得了啊,不得了!一个是当朝的帝师,另一个是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两位大人物皆自称愚弟,由此可见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次于两人!”

    接着,众人又查看了一下其他的碑文信息,发现有好几位大人物的提笔留名,其中光是两江总督这样的大人物,便有好几位!

    “此人身份定然有史可查,我们赶紧找当地的县志看看,确认墓主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