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繁体版

第31章 马皇后:朱元璋你是想造反?

    “朱元璋,你在咱坤宁宫中吵吵嚷嚷,是想造反啊?”

    就在这时,原本还在休息的马皇后,从休息的房间中出来,就听见朱重八正在和自家大孙争吵着什么。

    她立马走了出来,就看到自家大孙正跪在地上,而朱重八居然还想将她的大孙贬为庶人?

    这让十分喜爱朱雄英的马皇后如何能忍?

    所以她一走出来,直接就朝朱元璋怒喝。

    “朱重八,咱马秀英告诉你,今日你敢将咱大孙贬为庶人,那咱就不要这皇后之位,从此带着雄英回凤阳,你这辈子都别想再见到咱们!”

    朱元璋见到马皇后出来,脸上的愤怒之色,这才褪去了一点点。

    当听到马皇后的话,他显得十分无奈。

    “妹子,咱刚才说的是气话,咱怎么会把雄英贬为庶人。”

    “刚才是咱太过于愤怒,妹子,你可别生咱的气,要是你不当皇后,谁能当皇后?”

    “咱可不想在这皇宫后,没有人再叫咱朱重八了。”

    “哼!!”

    “朱重八,你好歹是皇帝,咱雄英是皇长孙,也是咱们的孙儿,咱们一家人,有什么话坐下来好声说就行。”

    “以后你要是再说出将雄英贬为庶人的话,以后就别来咱的坤宁宫了!”

    “是是是,妹子,以后咱肯定不会再说了。”

    “雄英,快起来,地上凉。”

    马皇后来到朱雄英身边,亲自将朱雄英给扶了起来。

    “你皇爷爷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呀,就是想让人能顺着他的心情来,典型的吃软不吃硬。”

    “刚才你皇爷爷说的那些话,你可别放在心里去。”

    “只要皇奶奶在的一天,他要是敢继续说出这样的话,皇奶奶帮伱出气!”

    “孙儿谢过皇奶奶。”

    “好了,有什么事情,咱们一家人坐下来慢慢说。”

    “朱重八,雄英要说什么,你先安心听着,要是雄英说得不对,你再反驳,这也正常。

    但是雄英话都没说出口,你就如此愤怒,这让雄英如何能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哼,妹子,你刚才可没听见这混小子说的什么胡话,他居然说咱定下的宗室供养制度,以及藩王制度存在弊端!

    是,咱朱重八确实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咱吃的盐,咱杀的人,可比他吃的饭还要多。

    宗室制度,还有藩王制度,可是咱和太子商谈许久,这才定下来的。

    可是今天因为他一句话,就说咱定下的制度存在问题,这让咱如何不生气如何不怒?”

    “行了,朱重八,咱说一句,你就要说几十句,有什么话,先听雄英如何说。

    “雄英,有奶奶在这,你放心大胆说,只要你说得对,奶奶帮你做主!”

    不得不说,有马皇后在。

    许多事情,老朱都能够听进去。

    而如果马皇后不在,那么朱元璋也只会相信自己的判断。

    今天他说的这些,怕是当真说不出来。

    好在气氛焦灼的时候,马皇后及时出场。

    这才压制住了朱元璋的愤怒。

    “好的,皇奶奶,那孙儿就说了。”

    “皇奶奶,皇爷爷,首先说这宗室供养问题。”

    “洪武年间,皇爷出于对皇子皇孙的怜爱,从一开始就给十分优越的经济待遇。”

    “洪武九年二月丙戌,皇爷爷确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其中规定:“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行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正,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

    “这些后世子孙们,都由大明朝廷供养之。

    只要是宗室里,有人出生,那你们就可以俸禄,从结婚到丧葬,朝廷都会给予另外的财政款项。

    除此之外,皇爷爷还加了一条,就算是饿死也不能外出乞讨。”

    “而根据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

    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

    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在这种制度下,这么做很容易导致王爷越来越多。”

    “另外,皇爷爷还立下规矩,宗室不得参加科举不得经商!

    那么这些人,不能参加科举,不能经商,他们能如何?只能爬在咱大明身上吸血!”

    “皇爷爷,皇奶奶,孙儿举个例子。”

    “一个人,无忧无虑,什么都不做,每个月都能领两百石,他结婚时,朝廷帮他出钱娶亲,等他有了孩子后,孩子年满十岁,朝廷会对其进行封赏,嫡长子每年按照两百石来说,嫡次子每年按照一百石俸禄来算。”

    “一个人,就打算一生有五个孩子。

    除去嫡长子,剩下的四個孩子,每年都能领四百石。

    而他们的孩子,每一人也按照一生五个孩子算,皇爷爷,皇奶奶,你们可以以此类推,等三代以后,每个人家中,会出现多少子孙后代?

    第三代,第五代,第六代以后,咱们大明要供养的宗室子弟,将会达到何等恐怖的数量。”

    “按照我大明目前的财政来看,暂时还能供养如今的宗室子弟,但如果后世出现一名昏庸之辈,宗室子弟势必会拖垮咱大明的财政!”

    “到时候,朝廷每年,这些大明宗室子弟当如何?难道任由其自生自灭??”

    听完朱雄英的描述后。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视一眼,从双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惊恐。

    如若真按照这样以此类推下去。

    当宗室子弟三代以后,他们的人口数量,确实会达到一个恐怖的地步。

    而大明的第三代君主,肯定是朱雄英。

    到时候如果因为宗室供养制度,在朱雄英登基以后爆发出来,那....

    到时候他大明朝廷,如何供养得起这么多的宗室子弟?

    “大....大孙,你所言当真???”

    “皇爷爷,孙儿所言,句句肺腑之言,而且孙儿还是往少了算。

    如果宗室子弟,每一个人,一生都如皇爷爷一样能生,那势必会在第三代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数量!”

    “皇爷爷,如果此制度不改,势必会对咱大明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所以孙儿肯定皇爷爷,更改宗室供养制度!”

    说到这,朱雄英朝朱元璋一拜。

    毕竟老朱是皇帝,这种事情,也只有他才能决定是否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