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朱雄英,最稳皇太孙
繁体版

第33章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那个,皇爷爷,大明宝钞的问题,咱们改日再聊,还是继续聊聊藩王制度的问题吧。”

    朱雄英担心自己又一下子说得太多,导致朱元璋接受不了。

    毕竟他朱元璋,是一个泥腿子出生,而能够登上皇位,创立大明,他的军事才能,以及有人才能,自然不用去质疑。

    但是他的治国能力,以及施行的那些政策,确实有不少存在弊端。

    甚至还有不少,如若任其实行下去,那么到头来,只会成为亡国之举。

    如果说,对于宗室供养制度有问题,朱元璋还能接受。

    但是现在朱雄英谈及藩王制度问题,让朱元璋的心中不由得一噔。

    “雄英,在外的藩王,那可都是你的亲叔叔,咱的亲儿子,咱将他们封为藩王,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好好镇守一方,保护咱大明的国土。

    咱不管怎么想,始终都觉得这藩王制度,到底存在哪种弊端。”

    朱元璋想不通。

    难道他的好大孙朱雄英觉得自己的亲叔叔权利太大了,以后会拥兵自重?对皇权造成威胁??

    这应该不可能吧。

    就在朱雄英打算继续开口的时候。

    太子朱标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不知父皇差人来叫儿臣,所为何事??”

    “哎,标儿来了,先坐吧,刚才雄英告诉咱,咱建立大明后,定下的一些制度,存在弊端。

    就拿这宗室供养问题来说....”

    随后,朱元璋将朱雄英告诉他关宗室供养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后,朱标目光一滞。

    脸上的表情,也跟刚才朱元璋和马皇后听完后的表情一模一样。

    他也没想到,这宗室供养制度,居然会存在这么大一个漏洞。

    原本他认为,父皇之所以立下这个规定,也是为了他们朱家人不在外受苦。

    哪怕一辈子碌碌无为,也不至于会被饿死。

    但是如今,从得知朱雄英说出宗室供养问题的弊端后。

    朱标这才明白,这那是一个为了朱家人着想的政策,这完全是让宗室的人,能够更好的在大明的身上吸血啊!!

    如若这個制度不改,等三五代以后,大明的财力,自然会被这些所谓的宗室子弟给拖垮。

    到时候,如若有战事,需要用到钱粮,那大明皇帝,应该如何自处?

    想到这,朱标连忙向朱元璋一拜。

    “请父皇恕罪,儿臣为太子,帮父皇处理过不少政务,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宗室供养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还请父皇惩治儿臣!”

    朱标虽然为人宽厚,也为人仁慈温和,但是在遇到危害大明的事情上,他也始终保着强硬的态度。

    改!

    这个制度必须改!!

    “标儿,你何错之有,刚才你母后的话说得好,咱虽然是皇帝,但人无完人,也不能做到每一件事情都十全十美。”

    “你身为太子,朝廷中许多事情,都要你操心,而且咱还让你帮咱处理政务,这些事情,都让你十分忙碌。

    要不是今天雄英说出来,咱也不可能发现这个制度所存在的弊端。

    今天唤你过来,就是想咱跟你,以及大孙,能够拿出一个好的制度,势必不能让宗室之人,再在咱大明身上吸血!!”

    ‘咱可不想等以后的皇帝,骂他的祖宗,说咱定下的政策,是亡国之策。’

    “父皇,按照雄英所说,儿臣以为,如今的宗室,咱们大明还可供养。”

    “当然,如果现在就削弱,减少宗室每年所得的俸禄,势必会引起宗室的不满。”

    “所以此事,不应该如此着急,应当徐徐图之。

    儿臣以为,三代以后,或者从第五代开始,往下面的宗室子弟,咱们大明不必再供养,将他们打发出宫,让他们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至于那些没有能力之人,咱们大明也不再去管。”

    朱标的意思是,那些没有能力,可以称得上是废物的人,那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吧。

    “雄英,你父王所说,你觉得如何??”

    虽然对于太子朱标拿出的这个方案,朱元璋还算比较满意。

    但是既然宗室制度存在的弊端,是朱雄英提出的,那么他自然要问问好大孙的看法了。

    “皇爷爷,父王所言,确实不错,不过孙儿这里有更加详细的应对方案,还请皇爷爷和父王能够听听。”

    “第一点,首先要减少宗室每年所得禄米。

    宗室子弟每年拿着那么多禄米,又不用做事,完全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但皇爷爷在朝中要面临天下苍生,没道理只让宗室富足,皇帝与天下百姓挨穷啊。

    所以,咱们可以先减少宗室禄米,可以允许他们从事士农工商各业,不过宗室子弟懒散惯了,就算允许他们从事各业,恐怕也没人肯去做。”

    “是啊,他们养尊处优,每年什么事情不干,都能拿到不少的禄米,真让他们去干这种事情,他们恐怕不屑之。

    不过减少禄米的方法,确实不错,雄英,你继续说。”

    “是,皇爷爷。”

    “第一招虽然,可行,但是真实施起来,宗室自然会反对。”

    “不知皇爷爷和父王,可曾记得雄英在朝堂上说过,开源节流?还可以用在其他事情上?”

    “自然记得,雄英,伱的意思是,想用这种方法,去缩减支出?一样是减少禄米?”

    “不错,皇爷爷。”

    “不过在减少禄米的前提下,咱们还可以设一个门槛。”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朱元璋和朱标不由得一愣。

    这还是他们从朱雄英的口中,听到的一种十分陌生的称呼。

    “雄英,何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太子朱标看着朱雄英,一脸疑惑道。

    “父王,所谓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咱们先说第一种吧。’

    “保健因素,如工资,也就是所谓的俸禄,获取稳定且门槛低。

    无论多少都会让人认为是其理所应当的,不会带来满意。

    而且保健因素一旦下降,领取者的情绪就会快速转变为不满意。

    保健因素应当仅仅让其周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

    追求更好的生活,那么就需要用到另一种因素,也就是孙儿所说的后一种,激励因素。

    赏赐,就是激励因素的一种,也就是这笔钱有没有或者有多少,都不是固定的,获取不稳定且门槛高。

    也正是因为其不固定性,极容易引起群体内部的竞争,继而导致领取者在获得激励因子金钱奖励的同时,产生战胜他人的愉悦感,和巨大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