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从挽救马皇后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六章 家师刘伯温

    看着朱元璋那张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于城不由得咽了口口水。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于城第二次直观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帝王之怒。

    上一次还是在马皇后生病自己去献药的时候,不过由于当时朱元璋的主要目标是那群御医,所以于城并没有太过强烈的冲击感。

    这次则大不相同...

    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看着朱元璋那恨不得把自己砍死的眼神,于城张嘴说到:

    “干爹都不愿意听听儿臣的解释吗?”

    “哼!就因为咱还当你是咱的义子,所以想听听你能给咱编出个什么故事,才会让你在咱的御书房呆到现在!”

    朱元璋似乎冷静了几分,说话的语气也有所缓和。

    于城:“...”

    御书房内沉寂许久,朱元璋死死盯着于城,想要看自己这个所谓的义子能给出什么解释。

    “干爹,可还认识这块玉佩?”

    说着,于城将手伸进了自己怀里,掏出了那块将会决定自己性命的玉佩。

    刘伯温的贴身玉佩!

    于城抽到这东西的时候都没想到还真会有用到的一天…

    “这是??”

    随着于城的话音落下,朱元璋的视线也落到了于城手中那块玉佩之上。

    “这是诚意伯的玉佩??”

    朱元璋此刻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于城手中还在摇晃的玉佩。

    作为刘伯温顶头上司,一个跟随了自己有二十三年老部下的贴身玉佩朱元璋自然不会认错。

    “这东西,你从哪来的?”

    朱元璋的目光紧紧盯着于城,他还记得,在刘伯温还陪着自己的最后几年时间,他还曾问过对方,贴身玉佩为何不戴在身上了。

    朱元璋至今都还清晰的记得。

    刘伯温当时一脸惋惜的向自己解释道,不知丢在了何处了...

    丢在了何处?

    要知道,玉佩!并且是贴身玉佩!

    就算是不跟着佩戴者埋进土里,也会当做传家宝一般的存在留给自己的至亲。

    这种象征身份的存在,又怎会轻易的就弄丢了?

    更何况,丢玉佩的人还是那个聪明到让自己都害怕的诚意伯……

    那么?

    诚意伯已经丢失的玉佩,为何会在死后七年重新出现在一个刚出狱不久的于城手中。

    朱元璋想不通。

    又或者说他对于城所说已经有了几分相信。

    “诚意伯刘伯温正是家师!”

    “而这玉佩,自然是他亲手交给我的。”

    “家师?”

    听到这话,朱元璋本就紧皱的眉头更是拧成了一个疙瘩。

    刘伯温都死了七八年了,现在告诉我你是他的弟子?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除了杨宪在刘伯温手下学过些东西以外,朱元璋可没听说过刘伯温什么时候还收过这么一个弟子。

    但四目相对,朱元璋从于城眼中看到的只有坚定,心中不免又多了几分狐疑。

    这也不像是能装出来的样子啊?

    “详细给咱讲讲。”

    听到这话,于城心中一喜。

    有戏!!

    “干爹可还记得我为何入狱?”

    朱元璋瞥了于城一眼,怎么又提这事。

    “连坐。”

    “根本原因呢?”

    朱元璋不说话了,只是紧紧盯着于城,意思很简单,咱不开心,换个话题。

    但于城此刻可不讲这么多,关乎到自己的性命,天王老子来了也拦不住自己要说的话。

    “根本原因就是淮西一派对浙东一派的打压!”

    无视朱元璋的黑脸,于城继续说到,

    “我的叔父之所以会死,根本原因便是因为他是老师的死忠;在刘伯温死后,朝堂之上自然会有人不想叔父活着...”

    朱元璋微微颔首,算是勉强认可了这一观点。

    于城则继续说道:

    “但同样,老师活着的时候我们自然也有不少便利。”

    说到这,于城停顿了一会,对上朱元璋疑惑的目光,一字一顿道:

    “老师看中了我的天赋,在洪武二年,也就是儿臣九岁时便已经将我收为了弟子,但也只教了我两年的时间,便被赐归故里!”

    “没想到的是,这一分开,再见面时,已经是阴阳相隔!”

    于城的眼眶微红,似乎真想起了被刘伯温教导的那段日子。

    朱元璋则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于城这些话有多少是真的,自己能相信多少。

    这番说辞自然有许多漏洞,但于城并不害怕朱元璋会发现。

    刘伯温已经死了,并且唯一的贴身玉佩还在自己身上,自己就算说是刘伯温的私生子,朱元璋都要相信三分,于城赌的就是个死无对证。

    ......

    说的通了,一切都说的通了。

    如果于城真是诚意伯的弟子,那么也就不难解释那宣传部和内阁制这般完整的制度为何会从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小子口中说出。

    朱元璋突然像想通了什么似的,面目显得有些阴沉。

    刘伯温!

    你宁愿将这些告诉一个九岁的少年郎都不愿献计与我吗?

    咱的大明到底是有多让你讨厌!

    但你一定没算到,你的亲传弟子成了咱的儿子!

    没错,朱元璋已经有些相信于城是刘伯温的亲传弟子,毕竟这些国策可是连跟了刘伯温其数年的杨宪都不知道。

    还是说他知道就是不想告诉咱...

    咱果然没杀错他!

    可你教的东西,也终究到了咱的手里!

    想到这,朱元璋的呼吸越发急促,看向于城的目光更是亮的吓人

    若这于城真是诚意伯的弟子,就算他只学到诚意伯十指之一的能力,那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更关键的是,这是咱的儿子,能把他学到的一切都用到大明之上...

    到这时,朱元璋对于城的话已经相信有五分了。

    至于剩下的五分,朱元璋只相信自己查出来的结果,但现在,

    “咱相信你了…”

    话说到现在,御书房内早已经没了最初那种压抑的氛围感。

    待朱标将救兵马皇后搬到御书房之后,见到的已经是另一番场景了。

    “这就是你说的你爹生气快要将于城给杀了?”

    马皇后看着此刻御书房里爷俩好的场面,想朱标发去了询问的目光。

    朱标更是一脸懵逼,刚刚自己离开书房时,明明老爹的气势已经达到要杀人的地步了,堂弟到底和老爹说了啥啊?

    .....

    天色渐晚,于城终于离开了皇宫。

    扯了扯额已经黏在身上的内衬,于城回头又看了一眼皇宫,长出了一口气。

    这关总算是暂时蒙混过去了。

    而另一边,坤宁宫中。

    朱元璋此刻正拿着毛骧的调查结果直皱眉头。

    太少了。

    刘伯温同于城之间的接触实在太少了。

    少到朱元璋根本找不到刘伯温能教导于城的时间。

    而且关于于城的资料也太少了。

    毕竟谁会没事去监察一个九岁的少年。

    朱元璋将手中的信纸递给了声旁的马皇后,开口问道。

    “妹子,你怎么想?”

    马皇后没有急着回答,慢慢将手中信纸上的内容看完,缓缓开口回答道:

    “我觉得这孩子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