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十四年
繁体版

第28章 江边潜伏

    马含章一觉睡到了一点半才被叫醒,由于白天的战斗太过疲劳,他这一觉睡得很沉。如果不是被人叫醒,他相信自己能一觉睡到后天去。

    起身舒展了一下身体,马含章身上的关节发出了一阵“咔咔”的爆响。他喝了点热水,然后抖擞起精神,清点了一下弹药,准备将它们补充一下,以便应付一会儿可能会发生的战斗。

    考虑了一下今晚可能会遇到的情况,马含章决定这次让使用驳壳枪的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把木制的枪匣带上,尽管他一直以来都不大喜欢这个笨重的玩意儿。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此次很可能是要截击乘船渡江的敌人,基本上不可能会等到三五十米的近距离才开火。那么为了提升在一百多米距离上的射击精度,就必须给驳壳枪加装匣托了。也就是将驳壳枪的木制枪匣驳接在握把上,当做枪托来抵肩射击。

    马含章找出那个好久没背过的木制枪匣,将它自右肩至左腿的斜挎在身上,然后将他的“二十响旁开门匣子”装了进去,握把下面的牛皮枪绳还是套在了脖子上。

    不过,马含章觉得这个枪匣有些晃荡,容易弄出动静,不太利于隐蔽行动,于是又把枪匣的下半部分掖在九龙带的后腰上(许多老电影都出现过这种背枪方式)。

    此时其他准备前出到芦苇丛里潜伏待命的官兵也正在进行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马含章又让通信员去通知大家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使用驳壳枪的都要带上匣托并把枪匣掖在九龙带的后腰上,比如脸、脖子和手等外露部分要用泥土或者木炭沾水进行涂抹等等。

    他的这个排虽然也进行过不少夜战的训练,但是训练归训练,实战这可是第一次。为了防止战士们情绪紧张导致出错,他还是将几个重点事项逐一进行了交代。

    为了加强火力,他们将会带上两挺捷克式轻机枪,而马含章和贾天柱将会各自带上一门八九式重掷弹筒,一班长胡彪会带上一门大正十年式掷弹筒作为备用。

    而马含章带来的七支“二十响旁开门匣子”以及配发的一支十响奉造匣子枪,除了崔乐带着的一支留在阵地上警戒之外,其他全部参加这次夜战。

    考虑到光靠这些兵力可能无法阻止敌人渡江,马含章还要求所有战士每人携带十枚手榴弹,另外专门组建了一个五人小组专门负责来回运送弹药。

    在第一次出发时,这个五人运输小组每人用扁担挑着两筐手榴弹进入芦苇地待命。这些手榴弹几乎已经是马含章目前八成的手榴弹储备了。

    参加夜战的全体战士也都按照命令携带了超量的子弹。步枪手每人带了子弹两百发,每个机枪小组携带子弹两千发。

    而使用驳壳枪的人除了九龙带里满满的二百四十发子弹外,还额外携带了一个油布弹药包,里面装满了足足一百二十发备用子弹。当然,驳壳枪的子弹大部分是马含章自掏腰包买来的。

    在阵地上警戒的崔乐也得到了命令,一旦芦苇地战斗打响,他要第一时间派人前往营指挥部去申请弹药补给。

    要不是现在还没打起来,弹药补给的申请肯定不会被批准,马含章都想提前申请个十几万发子弹和手榴弹留着备用了。

    很快,马含章和他的夜战小队就做好了战斗准备。随即,马含章就率领他们悄悄离开了阵地,躲进了江边的芦苇丛里。

    他们走的十分小心,就连附近的友邻部队都没注意到有人躲进了芦苇丛中,更别说下午就已经撤回江对面的鬼子们了。

    夜晚的风呼呼吹着,这是HLJ十一月的寒风,躲进芦苇丛里的官兵们很快就开始打起了寒颤。

    原本躲在可以避风的战壕掩体里还不怎么觉得冷,现在跑到江边吹起了冷风,马含章才发现,自己千算万算,独独漏算了一个寒冷。

    他开始有些担心了起来,万一鬼子今晚不来夜袭,或者前来夜袭的时间比较晚,他们这些人恐怕都要被冻僵在这里。

    当然,他们现在随时可以返回阵地,躲进掩体里取暖。但是谁敢说敌人不会正好在这个时候开始渡江?

    分批回去取暖也不是不行,可是这样一来芦苇地里的兵力就会不可避免的减少,到时候还能不能完成阻止鬼子渡江的目标?

    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马含章感到有些骑虎难下了。他不得不决定,如果到凌晨三点还没发现鬼子有渡江的迹象,就先让一部分人回到阵地里去暖暖身子。

    希望鬼子们能够按照自己预计的那样,在凌晨三点以前开始渡江发动夜袭吧。马含章在心里暗暗想道。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马含章也感到身上的寒气越来越重,他不得不频繁向手上哈气来保证手指不至于完全僵硬。

    又一次向手指哈了口气之后,马含章环视了一下周围,所有的战士们都冻的哆哆嗦嗦,也都在向手上频繁哈着气。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恐怕撑不到凌晨三点大家的手指就会被完全冻僵,那时候如果鬼子来了,我们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很难保证阻止鬼子渡江的目的达成。马含章暗想。

    于是,马含章命令五人的运输小组先行回到防线,并让他们去告诉崔乐,阵地上留守的战士们要立即开始烧水。

    等到水烧开之后,这五人的运输小组要负责把热水用木桶装好并加上盖子,然后用绳子把盖子捆牢以免水漏出,还要在木桶外面裹上棉被或者棉衣用来保温。

    现在这些潜伏在芦苇地里的战士们,非常需要喝些热水来暖和一下快要冻僵得身体。

    好在他们并没有等太久,五人运输小组很快就用扁担挑着热水赶到了芦苇地里。

    潜伏在芦苇丛里冷得浑身打颤的战士们立即在马含章的指挥下,分成小组去饮用热水取暖。按照要求,他们必须在一桶喝完之后才能打开另一桶,以免热水过快冷却。

    这些热水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战士们很快就感到暖和了起来,尽管只是暂时的。

    马含章在所有战士都喝完之后才最后一个去喝了一些热水。好在保温措施很得当,这些水在他喝的时候还是比较热的。

    见热水还剩下一些,马含章不打算浪费。他命令战士们把水壶里已经冰冷的水倒掉,重新灌满剩余的热水,然后让他们将水壶塞进棉衣里保暖。

    这个方法既能让水壶里的热水冷却的慢一些,又能利用水的热量维持体温。

    战士们很快就感到寒意没有原先那么厉害了,他们的状态开始恢复,终于可以专心对付鬼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