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帝国
繁体版

第一章 崇祯十七年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围困北京城,持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帝国风雨飘摇。

    夜

    顺天府紫禁城被夜空笼罩。

    而崇祯帝仍然未入眠。

    大殿内,烛火闪烁。崇祯在大殿内不断地踱步,面露愁容。面对着临时召集起来的一批大臣,面露愁容。

    “现在局势急转直下,陛下,我们要不先撤出顺天府,前往应天府再纠集南方精锐讨伐这帮暴民吧”崇祯身边一位大臣建议道。

    顿时,殿内人声鼎沸,附议之声此起彼伏。

    “肃静!”崇祯帝猛地锤击旁边的墙壁,喊道。脸色不似平常,而是坚毅无比,仿佛换了个人一样。

    “往昔先帝立下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吾既为一国之君,岂能弃一城百姓于不顾!若再说出此等霍乱军心的话,斩立决。”

    殿内无言。

    “吾决定即刻前往视察!愿意来的跟上。”

    众人拱卫而出。

    在锦衣卫的护送下,崇祯帝前往军营视察。往昔大明军队的威风不复存在,由于长达三月的围城战,正军损失惨重,民兵部队补给依然缺乏,很多人甚至只能拿着锄头上战场与起义军作战。由于起义军在城下不断喊话,民心也有所动摇。此时京城看似坚固的城防已是在风雨飘摇间。即使崇祯帝在闯王军抵达前提前动员军队加固了城墙,京城近郊的部队也积极响应。拱卫京师。并开仓放粮,将皇族所用的物资有条件分配给平民,征招了大量民兵协同三大营作战,但是战局依旧十分不利。军队减员缺编严重。

    兵士们就地睡在城墙根下,鼾声振天,经过了一天的守城,士兵们早已疲劳。城墙上,尽职尽责的岗哨依然有人在站岗,为了大明帝国最后的存续,已然拼尽全力。崇祯帝来到岗哨旁边边,守卫百户连忙下跪行礼,崇祯扶起他,询问战况如何。“敌人虽都是农民,但是人数众多,我们的军队在连月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宣武门,也就是这个门遭受的冲击尤为严重,日见敌已3次冲入城墙内,但我军战士勇猛,将其击退,但是拒马等防御工事受损严重,已命人进行紧急加固了。正阳门和崇文两门亦遭受严重攻击。(此时敌军已突破外城)倒是西东两侧各门受击比较轻,南边的德胜,安定两门收到敌重点打击,城楼基本沦为废墟。”崇祯听罢,仰天长叹一声,鼓励军士好好站岗以后,就返回宫中。

    而后,崇祯召集亲信传令,让边军紧急秘密回防京城,骑兵先行。并同时在周边秘密召集民众,发以辽东军甲,军中工坊秘密打造稻草人,穿上辽东军的战甲,夜晚站岗,伪造兵力充足的样子,尽力拖延清军入关时间。此举无异于疯狂,但又不得不称之为有效。但也只能暂缓清军的步伐。亲信得命,分六路悄悄出城,前往山海关。(注:山海关最近三年有诡异的霞光经过,自此清军便一直固守大营不出。而且,山海关城墙被数次加固过,坚不可摧。明边军也在这三年里加紧扩充了一些兵力。)这一来再一返,加上布置的时间,便已过两月。

    此两月间,因数次被击退,而且天空中有彗星划过,起义军指挥官认为是不祥之兆,便决定暂缓攻势,在两个月后的一天再发动总攻。

    总攻,就在此时。

    无数的农民起义军前赴后继地冲击残破不堪的城放。固守第一道防线的民兵在两个时辰内就崩溃了。正规军也血战不敌,建制被打散,死的死逃的逃。

    顺天城防全面崩溃,皇帝在御林军的护送下退守宫城内。

    明军的残余近卫士兵们和起义军进行着残酷的混战,尽可能地延缓敌军前进的速度。据后世访谈,当时那些士兵脑中只有保卫二字。又过了几天,依托房屋进行防守的军队完全崩溃。皇宫被农民军围的水泄不通,完全没有突围的可能。此时,门外敌军发起又一轮冲击。“为了大明!”御林军首领怒吼着,右手手起刀落,将一个拿着单刀的敌人劈下墙头,李自成在外面指挥进攻,见久攻不下,便亲自上阵,李自成毕竟在起义军中威望极高,绝不可能是徒有虚名之辈,见他闯王大刀横于胸前,隔开御林军士的剑,然后用力向右一挑,剑脱手飞出,后一劈砍直击胸膛,击破战甲,军士就此殒命。闯王加入战局后,农民起义军收到鼓舞,作战更为勇猛,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御林军的防线不断被压缩再压缩,军队阵线已达到崩溃的边缘。

    “传令,上佛朗基炮!”崇祯帝下令。仅剩的几门今天早上刚在仓库翻到的佛朗基炮被推上前线,炸死一名又一名起义军士兵。多门炮交替开火,暂时将敌军拦在了门外,同时,仅存的火铳营士兵在两翼用多段击战术,配合御林军稳定战局。

    此时,城郊处,连续奔袭大概一月的铁骑抵达战场,关宁铁骑手持三眼铳,胯下辽东战马嘶鸣,出其不意从后方偷袭敌军设在城外的大营,意在活捉李自成。农民军无力抵挡装备精良的辽东铁骑,全身重甲宛如铁浮图。冲入营寨里的骑兵一面使用三眼铳乱舞,一面拔出马刀作战。匆忙迎击的农民军损失惨重,几近崩溃。

    半个时辰后,大营被偷袭的消息被通信兵传到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李自成耳朵里。李自成顿感大事不妙,急令人关闭城门。但还未及命令传达,第二路辽东军冲入南门,挥舞马刀收割一切胆敢拦路的人的性命,农民起义军血战不敌,被杀开一条直往皇宫内的通路。无数铁骑顺着这条通路冲往皇城,为御林军解围。明军最后的精锐骑兵势如破竹,一路杀至闯王所在的临时大营。李自成和亲卫作战骁勇,在具有绝对装备劣势下奋勇突围,前往外城。而此时,外营已被辽东铁骑彻底摧毁。内城内的残兵部分逃入外城,更多的直接冲出京城。外城被两面夹击,变成孤岛。在辽东将领的指挥下,本来因久攻不下BJ而消耗惨重,凝聚力低下的农民军被击溃,作鸟兽散。内城兵直接冲入外城,势不可挡,直取起义军据点,起义军骨干将领们拼死防御,预备力保李自成突围。但,即使是农民军中最强悍的部队,面对具有绝对装备优势的关宁铁骑依然力战不敌。

    三天后,起义军最后的部队集结于闯王大营外。从最初的数十万人经验丰富的起义军战士,到现在的不足一万残兵。这就是现在起义军能拿出来的全部兵力。

    那些农民的脸上都带着疲惫。经历了白天的高强度作战,不少人体力不支。而夜间突围,更是让不少伤兵的身体濒临绝境。

    然而,别无他法。造反的他们,被俘之后难逃一死。不如拼死突围,还有一线生机。

    所有辎重皆已舍去,破釜沉舟,最后一战。

    闯王眼含热泪,沉痛地下令道:“令!全部伤兵自西北部前出展开第一波攻势!诸位,对不住了。若是能活下来,俺们再一起喝酒!第二波攻势由七千人的军队组成,在第一波次出发一炷香后自西南方前出攻击,伺机突破重围。第三波攻势同时自各个方向分散最后的部队。亲卫部由我率领,随机应变进行突围!”说罢,他摔碎手中的碗。起义军手下诸将亦如此做。伴随着一阵破碎声,突围行动正式展开。

    农民军如臂使指,按照既定计划前出突围。但夜间值守的明军迅速点燃了烽火。

    铁骑穿甲,上马,提铳,执刀。

    明军骑兵再次自营寨中冲出,并迅速与起义军骑兵交锋。战马嘶鸣。明军士兵甲胄厚重,即使被反复砍击,依旧能坚持作战。而起义军,则多是被一击落马,随后便再也没爬起来。这便是第一波攻势中的伤兵,以伤兵骑马作战,最大程度的吸引明军的注意力。而后让主力步兵前出打开通路,最后以精锐天女散花,确保撤离。

    伤兵在两个时辰内被击败,全灭。

    七千人的主力军猛冲城门,最终终于打通了一条通路。第三波攻势开始。

    剩余三千人的主力军首先断后防守,保留下来的精锐骑兵散作满天星,朝不同的方向分散而去。

    明军骑兵随后在一炷香内杀到。战马冲入战阵,组成的枪阵被绝对的重装优势粉碎。一千精锐重骑游弋于战阵中。闯王军士兵怒吼着,不断试图将铁骑从战马上击落。但训练有素的铁骑挥刀极快,干脆利落。试图对抗的闯王军士兵大多都失败了。绝望笼罩在这片战场上。不可战胜已经成为了明军关宁铁骑的代名词。

    不到两个时辰,门口的部队便以被屠尽。

    同时,外围的明军也反应过来,纷纷展开包围圈,搜索突围的闯王军剩余精锐。

    分散成百人一支的部队被快速围剿。但,闯王所在的部队安然无恙,避开了几乎所有的搜索。几乎已经逃出了包围圈。闯王和身旁的骨干将领看着逐渐远去的火把,不禁松了一口气。

    但还没等他们高兴多久,两个小旗和指挥官(共13人)的骑兵从后方高速接近。他们一手佩盾,一手长枪。披挂轻甲,似乎是斥候类的士兵。

    闯王这边有绝对的人数优势,而且装备差距也比较小,于是留下了三十人分出迎战。正当那些勇士们以为这将是一场碾压的时候,那两个小旗的明军士兵爆发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强大战斗力。战马操控极其灵活,先是极速转向避开冲锋,而后又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从两翼夹攻回来,再穿出战阵。十二人,第一波攻击便消灭了将近一半的截击部队。领头的指挥官更是直追闯王而去。

    只见那人从马背上直接起跳,仿佛传说中的轻功一样,手中长枪枪柄向下猛击最靠近的闯王士兵,在那人落马之时便抢到了坐骑。身旁的两人快速反应,夹攻过来,他俯下身子躲过,而后在起身的同时,长枪自右手击出,右侧那人被击中喉颈部,顷刻毙命。左手则用盾格挡开攻击,回身一刺,左侧之人落马而亡。附近的几名马弓手此时才反应过来,拉弓还击。但皆被躲过。他双腿用力,马飞速向前奔去,周边更多骑兵脱队还击,但皆被一一击杀。后续的骑兵队完成歼灭任务,跟了上来。加入厮杀。

    李自成惊叹这支部队的勇猛,勒令全军转向。周边不少人劝阻,但皆被他无视。

    此时仅剩七十余人的闯王军与那13人展开战斗。但在几个回合内便被阵斩不少得力大将。

    一炷香内,闯王军尽数覆灭,仅剩李自成一人。而明军,无损。

    明军领头那人下马,带武器行了个礼,便攻了上来。难以想象的速度,冲刺,向胸部刺击。闯王横刀格挡,但他在击中前迅速变向,自上方刺下。

    头盔挡住了这一击。但他脚步不减,向左转开,收枪用枪尾击出,被格挡后蹬地后退,将左臂的盾牌甩下,继续发起攻势,双手持枪猛冲过来。不一会儿,闯王便已浑身浴血。

    “来者可留姓名?”闯王最后问道。

    “龙——”领头者答道。随后,执枪用力刺下,血浆四溅。李自成阵亡。

    肃清残敌后,崇祯帝自然封赏各部军队,尤其是亲自斩杀李自成的人。自此,此家成为将门世家。令人惊讶的是,他亦当即决定执行改革。一套令人震惊的政治主张在他的设想下在朝堂上被通过,并迅速执行。其中包括制定宪法,恢复生产,实施土地税法的改革,对腐败问题的解决,重视发展科技和实业,废除八股,解除海禁,大力提倡火器战术,发扬尚武精神等。依靠着这套改革,大明给自己续上了数百年的寿命,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崇祯变法或变法奇迹。后世没有任何一个专家能理解为什么这么超前的改革能被提出并成功付诸实施。同时,崇祯宣布对已经崛起的满清势力进行清扫。最终击败满清军队并将满清八旗收编。明军又完成了这被后世称作满洲奇迹的第二大奇迹。第三大奇迹则是崇祯随后宣布扩张汉文化圈,主张“用大明之文明以化蛮夷之顽冥。“出人意料的在朝贡体系范围内成功建立了汉文化体系。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亚洲的游牧国会如此欢迎汉文化,甚至连首领都热衷于学习汉语,推行汉化政策。这一奇迹后世被称为教化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