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帝国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战后

    据统计,在第一次遭遇战中,第三装甲旅损失超过70%,步兵第9师17师19师被迫撤番。正面主战军团飞熊军团,投入前线的战士,损失整体超过80%。编有16个师的军团,在打完仗后,仅仅剩下了3个师的兵力,总损失接近四十万,仅仅是第一战。后续的战争中,锦衣卫总指挥使王青,三军总指挥官龙武元帅战死,高级将官死者过百。御林军第三军团,龙威军团,被围歼,剩余部队仅仅回来了五万不到。

    战后的世界,由于战争的波及,大量儿童成了孤儿,残疾人数量增加,单亲母亲也多出来不少,这影响最终反馈到经济上,则是福利金支出大幅提高,而且战后抚恤工作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无数需要重建的废墟,都需要花钱。明政府为了应对这一冲击,采取了多种手段避免最糟糕的经济萧条,但是政治因素冲击下的大明经济水平依旧回退到了十年前的水平,但这只是小问题,预计只需要一点点时间,等新政府的磨合完成和重建工作取得一定进展,经济上的颓势可能就会有转好的迹象。

    而较大的问题来源于军队。军队中,大量的中基层技术军官战死,而在战争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深深知道战争的残酷,拒绝加入军队的人不在少数,但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只需要一些时间来抹平痕迹。更是有多个军团打空了建制被迫重组,晋升的新军官需要时间来熟悉自己的部队。在政府全力保障军队的存续和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倒退带来的军队待遇下降虽说不明显,但是亲历战争残酷的那一代人是绝对不想再踏上战场的。部队内有一种害怕危险的情绪正在蔓延,这是急需调整的一个方向。

    军队的情况变化太空海军方面则更为明显,轨道近卫舰队被全歼,包括近卫舰队总统帅丁嗣武在内的多个高级军官战死,几乎需要重建整个高层指挥体系。虽说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不少水平出众的海军军官。但依旧人数太少,而能升任战略层面指挥的基本没有,仍然需要培养新的高级将领,指挥体系是近年来最弱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新加入的德军军官能帮忙做点什么了。

    当然,这场战争中也涌现出了不少勇猛的战士。不少功勋卓著又有能力的战士被提升为将领,而本来就战功卓著的老将则部分投身政治,军队的政治影响力正在持续走高。在以三军统帅出生的武家龙家在皇帝的提拔下,地位不断攀升,虽然皇帝的权力依然稳定,但已经隐隐有了大权独揽的趋势。虽然军队中注入的新兴血液很少,但是在残酷的战争中幸存的军人在社会中广受尊敬,只要时间足够,军人的地位迟早会继续上升,而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就是军队局面改变的关键点。

    国内民族(种族)矛盾空前高涨,时不时就会发生多起血腥暴力事件,战后的混乱加剧了这一现象,警察体系的改善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战争人力短缺,大量警察被拉上前线参与作战,导致警察人数锐减,战后复员的人数远远比不上战前警察人数——军队的损失实在是太过惨重了,而且需要在德原占领区维持一定数量的驻军来保障合作稳定。战争中由于有外部矛盾,还不至于治安混乱,现在则不一样。原德意志统治地区的街头到处都是游行示威的德意志人,而本土则也有一些举着还我家庭旗子的和平主义民众在街头闹事,而经济水平下降直接导致的生活水平的下降则加剧了这一情况。社会需要整顿秩序。

    这种情况下,即使皇帝提出了明版大航海,欲将民众的视野转向外太空,并且这一举措在头几个月确实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社会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由于后续由于跃迁引擎的开发迟迟没有突破,对社会的稳定效果还是不够强,这一局面的改变恐怕只能由一个外部刺激来引燃了。而所谓的刺激,就

    在此期间,数次大规模起义爆发,地球表面并不怎么太平,战后的余波仍然波及全球每一个角落。

    二十五年后,跃迁引擎成功实现量产,护盾技术研制完成,激光炮小型化成功,反应堆功率提升等科研也都有了成果,这一现象才逐渐被空前的星际大航海热潮所冲淡——在这么多年的政府宣传下,再强烈的仇恨可能都会有所松动。最主要的是,在强烈的外部利益刺激面前,再大的内部矛盾也将会有所动摇。

    新纪元第81年,探索计划正式启动。自此,所谓新纪元时代结束,改称日月纪元。明帝国,自此正式开始对宇宙的全面探索,星辰大海就近在眼前了!

    那时候,几乎每个平民家里都有一艘船,用来探索宇宙。对于未知的渴望以及一夜暴富的梦使得每个人像买彩票一样疯狂申请政府提供飞船,向外大肆探索,二十年后,太阳系被全面殖民。明的经济空前繁荣,那是明帝国的一段黄金时光,军队繁荣,经济鼎盛,民众幸福指数更是无比之高。这是星海帝国的起源,却远远不是终结......

    ·本书序章完。

    ·大明将在不久后的一天里被取代,改组为天龙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