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照顾知青嫂嫂开始
繁体版

第022章 生意火爆

    第一单生意就这么成了。

    七把牙刷,一筒牙膏,共计一块五,当下来说,可以买差不多两斤肉。

    但这只是陆言的第一单,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买东西都那么多问题的,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也不需要人教,对于有些人来说,喜不喜欢,要不要,几秒钟内便能做出决定。

    也因此,当陆言完成这一单的时候,实际情况是,旁边田女士跟陆晴小姑娘早已开张。

    这种开张跟正常卖东西又不太一样。

    可能因为价格便宜,担心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吧,尽管都没达到一买就是七支那种程度,但普遍购买数量都在两支以上,买单的几乎没有。

    而时下前来赶集的人往往又不是自己一个人,大多结伴而行,所以一个人要买的时候,往往会问同行的人,最后一起买。

    所以出得就特别快,都不用吆喝,买东西的自然一波接一波,到后来,根本不需多说,直接就剩下收钱了。

    对此,忙碌之余,陆言也大大松了口气。

    到底是这个年代啊!

    原本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凡事有万一,万一不好卖,就白瞎了。

    虽然也没多少损失。

    但现在看来完全不用,这会已经不是能不能卖掉的问题,而是够不够卖的问题。

    梁国华站在一旁。

    地方就那么大,随着人越来越多,他早已插不上手,说是来看看,眼下就真的只是看看。

    身边大队长朱仁贵也看着,分外惊讶:“这卖得也太好了吧,原本我还以为可能卖不完,现在看来,这是根本就不够啊!”

    “是啊,早知道我就先买几支了,大人不说,给孩子是真的不错。”

    会计王礼手上夹着烟。

    大队组织人手做牙刷这事他是不知道的,朱仁贵也不知道,因为梁国华压根儿就还没提。

    今天三人成行出动拖拉机本质上也不是为了赶集,卖牙刷,而是为了到供销社拉东西。

    毕竟春耕在即,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

    可看这火爆的场面,就是再迟钝难免也有点想法了,紧跟着王礼又说道:“要不咱回去组织人手试一试?”

    “我看行。”

    “左右没什么成本,现在也还没那么忙,这样就算卖不掉,也没什么损失。”

    “就是有点欺负老实人了,毕竟这原本是陆家小子的生意,人也没背着咱们偷偷摸摸单干。”

    朱仁贵笑着说道,这年头固然有集体利益为重的说法,但也没后来传得那么邪乎,不分青红皂白就抢。

    至少本地来说是这样,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于争斗的,更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让人在背后骂,戳脊梁骨。

    梁国华哈哈一笑:“所以说啊,你们还是小瞧了年轻人的觉悟,你们当我怎么知道这小子有东西要卖的,那还不是他主动找我说的?

    当时我就说了,等他这边卖过,大队就组织人手来做。”

    “那他答应了?”

    “嗯,答应了,这小子机灵着呢,知道这一卖后面肯定有人跟着做,便没打算藏着掖着。

    不过我估摸着里面多少还是有点小敲门,比如那个蒸煮,到底怎么蒸,怎么煮,用什么蒸,用什么煮,他就没仔细说。

    所以回头还是要仔细问一问,请教请教。”

    “顺便再说个事,公社不是给了一个市机械厂招工的名额么,我让这小子去试试,你们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

    “不去。”

    “谁爱去谁去,反正他不去。”

    “他就呆在村里,农村天地,大有作为,他坚信自己在农村这片土地上一样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三言两语之间,梁国华基本把情况说清楚了。

    朱仁贵王礼二人也感到震惊,这思想,这觉悟,太高了,高到让他们都感到羞愧。

    因为易地而处,面对一个招工名额的诱惑,扪心自问,他们未必能做到这样坚定。

    摊位上,销售之余,陆言也在静静观察。

    主要是购买的对象,他发现,来买东西的,清一色,基本上都是女人,而且年龄通常不会很大。

    这跟预想中有一定出入,因为这些女人中,除了知青,公职人员,一些一看就是从县城乃至市里来的人员,还有本地农村妇女。

    且这些妇女人数不少,其购买欲望,俨然比那些知青公职人员还要强。

    她们一买也是好几支,为孩子,为兄弟,为男人,为自己的也有,只是相对偏少。

    当然,男人也不是完全没有。

    这片几乎属于女儿的国度,偶尔也会有男人红着脸隔空把钱递上,买上那么一两支。

    更有甚者,以要给亲戚朋友带回去为名,开口便是二三十。

    只是相对比较少见。

    如此,他心里也有底了,那就是,这生意做得,而且是大大的做得。

    因为市场及其广阔,他这简陋的牙刷,单单以便宜的的价格,便足以在乡下杀出一片天。

    因为乡下人也爱干净,这一块哪怕男人不管,但女人会上心。

    至少孩子这一块,当妈妈的大多不会吝啬于多花这区区两毛钱。

    再加上知青和公职人员的示范作用,扩散之后人群的从众效应,可以说,几乎不用做什么,便会有大量的需求。

    只是那些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这样一个年代,那样的事,只能集体去做,利益,也只能归于集体。

    但不论如何,这是好事,他乐见其成。

    一旦大队因此而获利,他也势必能得到一些好处,至少上工什么的,应该不会有人盯着。

    便是这样一些想法,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牙刷都卖没了。

    跟预想中差不多,最先没的是小号的儿童牙刷,之后才是大人的,整个过程,初步估测,不足半小时。

    真的很快。

    很多人还不知道就抢空了。

    现场没买到的也不少。

    如此火爆,期间自然巡视员也来过,但有梁国华等人出面,便没什么问题,都没怎么问就离开了。

    就是牙膏剩了不少,来的时候是两盆,牙刷卖完,似乎还是两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