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照顾知青嫂嫂开始
繁体版

第040章 自发的饥渴营销

    次日。

    如上次一样,天不亮陆言就起床了。

    穿衣,洗漱,收拾,整理,当一行人来到大队部,梁国华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总算是来了。”

    “这是大队头一次这么大张旗鼓到集市卖东西,先头部队已经带着东西去占位置了,咱们赶紧跟上。”

    看得出来,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紧张。

    毕竟那不是一个小数目,近两万支牙刷,想要卖完,不容易。

    更别提公社那边还答应了跟供销社的领导一起去观摩视察。

    相比之下陆言就淡定多了,一一招呼过后,一担牙膏拖拉机车厢一放,玩笑道:“自制的牙膏,到时候买牙刷送牙膏,多的我也不要,成本梁叔你可得给我补上。”

    “好说好说。”

    “还是你小子想得周到,有了这免费的牙膏,牙刷肯定能卖得更好。”

    “你也只管放心,不论你花了多少钱,到时候大队都给你补上。”

    梁国华大笑,显然对于这样的安排感到满意。

    陆言也不急,等人跟东西都上了车,拖拉机轰隆轰隆开起来,才拿出四块做了植物添加的肥皂:“自己做的,梁叔你看看咋样。”

    “自己做的?”起初梁国华没太在意,只以为是什么吃食,毕竟光线不太好。

    等搞清楚是什么东西,顿时又吓一跳:“这是肥皂?你小子能做肥皂?”

    “嗯。”

    “这是皂化反应,化学课本上就有。”

    “不过准确的说,这不应该叫肥皂,而应该叫香皂,不信梁叔你闻闻,是不是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话语间陆言又取了两块,递给嫂嫂岑婉,她今天也跟着去赶集,因为休息已有足足大半个月,这在此时的乡下已经十分罕见。

    更别说这段时日吃得好,每天不是蛋就是肉,家中各项事务也不用操心。

    至于接过的那两块香皂,自然是给徐婧,和陪她一同过来的女知青。

    这也是计划好的。

    只是原本就一块,因为那个女知青,现在要给两块。

    梁国华却顾不上那些。

    什么皂化反应不皂化反应。

    什么肥皂香皂。

    什么男知青女知青,他才不在意。

    他现在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做出肥皂了,大队有人能做出肥皂了。

    肥皂啊!

    那可不是牙刷这种看一眼就大概知道怎么做的东西,那是正儿八经的工业票,限量供应,要票的!

    若是大队能办起肥皂厂,何愁不兴,何愁不富?

    强忍着激动,他捧着手里四四方方的块状物嗅了嗅:“嗯,是有股香味,好像是水田里的紫云英,那个,难做不?”

    说不上为什么,嗓子眼干得厉害。

    此时徐婧和那位王知青也在闻,除了紫云英的香味,隐隐约约,似乎还有柳芽的清香。

    “不难。”陆言又笑着递上一块,这一块是给拖拉机手周安的,这些天两人没少照面,也比较聊得来。

    随后他又把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差不多就是这样,我也是第一次做,因为没经验,一不小心就做多了点,有二十来斤。

    这些除了留下送人和自己用的,都背过来了,一会怕是还要借一下大队的名头。

    当然,也不让大队吃亏,到时候卖的钱,给大队三成。”

    “不用不用,老规矩,两成就行了。”

    “主要还是避免有人说三道四,拿这事做文章,不然不给也是行的。”

    梁国华赶忙摆手。

    对他来讲,此时分不分大队钱,根本就不是重点,重点还是肥皂的生产制作。

    这时徐婧问道:“意思是,用那些没用的骨头,再加一些简单的原材料,就能把肥皂做出来?”

    “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骨源很重要,咱们要想稳定的把这一块做起来,必须拥有稳定的骨源。”

    陆言很冷静。

    肥皂为什么稀缺,要凭票供应,原因其实很简单,跟工艺没有半毛钱关系,纯粹就是缺油。

    说白了,普遍缺油,又没钱进口,油料作物开发还跟不上的年代,哪来那么多油给你生产肥皂?

    这年头怕是地沟里都提不出油的,耗子都养不肥。

    梁国华顿时又陷入沉默。

    虽然陆言什么都没说。

    虽然他还是不清楚具体的生产过程。

    但是很明显,这应该不是特别难的东西,相比具体的生产工艺,原材料可能更重要。

    关键是瞒不住。

    这一天两天也就罢了,或许不会有人太在意。

    可时间一长,势必就会惹人耳目,势必就会让人知道这些骨头都拿来干嘛了。

    然后自然而然,就会有大队,公社,开始争原材料,开始想办法建立自己的肥皂厂。

    再然后可能就没然后了,明明很好的路子,到头来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为他人作嫁衣裳。

    但最终还是振奋起来,拍大腿笑道:“先做吧,不管怎么说这是好事,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大不了趁着还没人注意,先把能拉的骨头都拉了。”

    很简单。

    既然想不通,那就不想了,能吃多少吃多少,毕竟只有吃进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要实在不行,那也没办法。

    陆言感觉这样也不错。

    虽然他是有些想法,可以慢慢的做起来,但梁国华务实的态度的确是值得赞赏的。

    趁着还没人注意,大量去拉骨头,囤积原材料,也正是他计划中的一环。

    因为这样一来,哪怕没有以后,也足够大赚一笔,给自己发点奖金给大队添些资产了。

    身边众人也没再多说。

    可能因为这件事冲击力太大,一路上大家都默默思考着,没怎么开口。

    等来到集市,又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是陆言没想到的。

    他没想到,大队居然把场面搞那么大,派了那么多人,还摆了那么多张桌子。

    非但如此,连横幅都拉起来了,纵观整个集市,前二十年加起来怕是也没这么靓的崽。

    有趣的是,明明没人指点,东西却没有都拿出来,硬生生就给人一种东西不多,来晚了就没有了的感觉。

    但实际情况是,东西很多,满满几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