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照顾知青嫂嫂开始
繁体版

第048章 摸鱼

    徐婧想问的还是牙刷成本的事。

    这事当时她就想问的,一把牙刷五六分,你确定你是认真的,要是人家较真怎么办?

    只是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开口。

    陆言便大致跟她算了一遍,从场地租金,到人员工资,到福利奖金。

    甚至就连前端的原木砍伐运输,都给算上了,一句话,只要愿意,别说五六分,就是再加点都不是没有可能。

    徐婧便道:“那这生意能长久吗,你就是把成本算得再高,也掩盖不了其实成本很低的事实,这样一来,等其它大队公社跟着做,咱们就没优势了。”

    “没事,就算我不把成本报那么高,该跟风还是会跟风的,到时候别说其它大队,公社,就是县里,市里,可能都会有工厂和单位参与。”

    “如此,与其到时候相互倾轧最后被碾压,不如趁着现在都还没开始,尽量多赚点。”

    这问题陆言早就想过了。

    虽然眼下八字还没一撇,但从他思考问题的角度来看,上面顺水推舟,把事情搞大是大概率事件。

    而那样的局面中,一个小小的大队牙刷厂,别说吃独食,就是吃大头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

    届时最大的可能,是市里的单位参与,是县里成立专门的厂子,不求把产品卖到外地,但求做出表率,先一步在本地完成普及。

    这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跟效益,以及实际效果,其实都没有特别大的关系。

    而这样一来,自然是趁着现在还能赚钱,能赚多少是多少了。

    “意思是,本来这生意就做不长,你也没打算能长久的做下去?”

    徐婧凝眉,还是不太明白。

    主要是既然这样,那又何必大张旗鼓,把事情闹那么大呢?

    若是不那么大张旗鼓,若是稍微低调点,会不会更好一点,毕竟拿到集市售卖的价格是两毛,这价格比批给供销社高出整整一倍了。

    陆言点头:“你说对了,本来这生意就不长久,我也没打算长久去做。

    因为这东西归根结底还是太简单了,没什么门槛,到时候其它大队公社要来参观学习,咱们也没法拒绝。”

    顿了顿,又道:“关键这东西它藏不住,咱们就是再低调,周围的大队公社也会很快注意到。

    这样一来与其偷偷摸摸到头来也只能卖大队附近很小一片区域,不如大大方方交出去,不但能卖更多,还能搏个好名声。”

    其实就是个选择题,哪怕都不是最想要的,却也要优先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

    徐婧有点明白了,递上一个夹着材料纸的夹子:“这是昨天的实际销售情况,具体的成本核算,可能还要再商量讨论一下。”

    “嗯。”陆言点头接过,数据蛮简单的,卖了近两万把牙刷,总销售额近四千。

    相关的成本计算利润合计也有,但就目前的策略来讲,显然是不能作数了,得商讨后推倒重来。

    “不错。”

    “不管怎么说,这次都赚大了,是了,昨天回来之后都什么反应?”

    看过,夹子递回,陆言笑着问起了昨天回来之后的情况。

    主要当时他没跟着过来,数钱什么的,他都没有参与。

    面对这个问题,徐婧一直清冷的脸庞上此刻也终于有了笑容:“欣喜若狂。”

    “就这?”

    “不然呢?”

    “昨天回来都很兴奋,那些钱,翻来覆去数了一个多小时。”

    徐婧笑容恬淡,昨天回来后的事情她是亲身参与者之一,当时的情形,没人比她更清楚。

    而事实上她也是那欣喜若狂者之一,虽然钱不是她的,但那份参与感,成就感,依旧使得她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这也是下乡两年来,她头一次感觉自己有了价值,做出了贡献。

    陆言捏着下巴想了一会,笑道:“也对,小四千块钱呢,要换了是我,我也欣喜若狂,非得数它个十遍八遍。”

    说罢话锋一转:“那有没有说计划怎么用?”

    “说了,有说要买拖拉机的,有说要建泵房的,也有说要趁机看看能不能购进一些合适设备的。

    具体会怎么花还不知道,目前尚未达成一致。”

    说话之时,徐婧终于拿掉了竹筒上面的盖子,一股奶香扑鼻,一股茶香入喉。

    看她看过来,眼神错愕,陆言耸耸肩,笑道:“好喝很正常啊,要是不好喝,就不会专门给你带了。”

    “嗯。”徐婧舔舔唇,便不说话了,简单聊了几句,陆言又来到大队部。

    梁国华没在,拉骨头去了。

    朱仁贵也没在,时间步入四月,春播已经开始,身为大队长,他的战场在田间地头。

    因为同样的原因,王礼等人基本上也都没在,一想,得,干脆我也摸个鱼,出去溜一圈。

    于是跟徐婧打了个招呼便回了家。

    “怎么又回来了?”

    家里十分安静,堂屋门开着,就岑婉一个人,在门前稻场上洗洗刷刷。

    “厂里呆着没意思,想谈事又找不到人,就回来看看,是了,妈她们呢,都上工去了?”陆言毫不掩饰自己就是不想老老实实上班的本质,随口答道。

    岑婉撩了撩头发,笑道:“是啊,棉花开始育苗了,妈去打营养钵,小晴带着萱儿去帮忙丢籽。”

    本地作物以棉粮为主,冬季一般种油菜。

    眼下油菜花开正艳,尚未到收获的时节,早稻也还在育秧阶段,插秧还要等,不用太多人。

    但棉花的育苗工作却着实是一项繁琐的大工程,需要大量人手参与。

    也因此,哪怕只是一个五岁小孩,这个时候也是有机会挣工分的,因为小孩可以帮忙往打好的营养钵,也就是苗床上放棉花种子。

    陆言便道:“那咱家自留地呢,今年还种棉花?”

    本地作物以棉粮为主不假,可要说经济,收益,那还得是棉花。

    所以各家自留地往往大部分用来种了棉花,这样不但可以卖更多的钱,还能自己用,轧花弹被,纺线织布。

    可棉花这东西,那是出了名的费工,尤其当下,从育苗到采摘,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超乎想象。

    若非如此,也不至于那么贵,国家收购价便高达一块多一斤,比猪肉售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