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照顾知青嫂嫂开始
繁体版

第064章 计划出门

    就这么说着,不知不觉,拖拉机已经在地里跑了好几个来回。

    这效率属实是没得说,至少在这些一辈子没见过机耕就知道用牛的人看来属于是颠覆了。

    陆言却是没久留,扭头便回到厂里。

    “真的成了?”

    显然也听说了,徐婧便有些好奇,厂里那些个老木匠小木匠也跟着问。

    说白了,谁都不想吃苦,谁都不愿意大热的天还顶着太阳在地里晒。

    相比之下,这厂里的活就舒服太多了,不但更轻松,还能赚到更多的钱。

    陆言拿着竹杯,杯中是桑叶泡了放凉的茶,笑道:“成了,不出意外,接下来应该能买到两到三台拖拉机。

    另外,除了旱田,将来水田应该也可以下,地里的灌溉,排涝,都能利用拖拉机来完成。”

    “那人怎么办?”

    “是啊陆厂,要是都上拖拉机了,人岂不是就没活干了?”

    “拖拉机好是好,可要是都用拖拉机了,咱们怕是就赚不到工分了。”

    “……”

    众人反应很直接。

    得知大队还要买两到三台拖拉机,然后拖拉机还能进一步改造利用,用到水田,用到灌溉,用到排涝,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担忧。

    徐婧便笑道:“大家想多了,即便地里用上了拖拉机,也不会没活干的,只不过那些重体力长耗时人力无法很好胜任的工作被部分取代了。

    再说了,大队也未必没有别的安排。”

    “徐知青说的对。”陆言喝了口水,点头:“机械取代人力,这是时代的进步,是生产力的进步。

    趁着这个机会,我宣布一个好消息,大队的家具厂很快就要成立了,大家不用担心牙刷做完就解散,因为往后,咱们会继续做家具卖。”

    “真的吗?”

    “陆厂,徐知青,咱们真的不用回家,可以继续在厂里工作?”

    “……”

    顿时人群又兴奋起来,说到底,做木工还是比种田轻松多了,哪怕只有工分,没有其它,大家也是愿意留下继续做的。

    紧跟着又有一股担忧,那就是到底做什么,做出来的能不能卖出去,毕竟这种事大家都是第一次,尽管这些年没少给人打家具。

    陆言就笑:“没事,手活没问题就行,其它的,咱们可以出去看,出去学嘛!”

    顿了顿,又道:“原本还担心这事可能影响粮食生产,现在看来倒是不用担心了,有了拖拉机,正好。

    只是这样一来到时候可能就没这么多钱了,毕竟家具是一门长久生意,要是还一天两块,难免会让人有意见,影响团结。”

    “那也可以啊!”

    “就是,别说一天两块,就是一天一块也很好了,只要能长久的干下去。”

    “没错,钱都是小事,稳稳当当干下去比什么都强。”

    “……”

    众人情绪高涨。

    诚然,起初是有人不以为然,毕竟陆言太年轻了,十六七岁的年纪,嘴巴还没毛。

    可时至今日,这些人早已折服,毕竟这年头论资排辈还真没那么严重,只要有足够的本事,年龄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陆言点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各自去忙吧,其它大队来的师傅们记得回去之后提前跟大队报备,具体能不能来,过来之后报酬怎么结算,还是要以大队的意见为准。”

    当时为了赶工期,所以梁国华出面,从其它大队协调借了一批人。

    这些人的数量跟石桥大队相当,在供销社第一批订单完成之后并未退回去,依旧在厂里工作。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好消息,虽然他们所在的大队可能没法上拖拉机,可他们过来上班,挣钱啊!

    对于各自大队来讲,这其实是好事,因为他们挣的钱,多多少少是要有大队一份的,而即便一部分要给大队,却也绝对比窝在家里种地强。

    至于地里的活,其实没必要担心,公家的不少他们几个,自家的起早贪黑利用上班之外的时间,多少能顾着点。

    见众人没意见,兴高采烈各自回到岗位,陆言也没再说,扭头便开始计划出去考察之事。

    这事分三部分,一为家具,二为日化,三为肥料。

    这三部分有一些是重合的,他打算先去县里一趟,必要的时候,再去一趟市里。

    否则怕是要抓瞎,毕竟他对外面不了解,别说市外了,就是到了县里他都不知道往哪走。

    此外,一个小小的大队也没那么大脸,开了介绍性人家就接待。

    便问徐婧:“方便一起出差吗?”

    “出差?”徐婧有些意外:“应该用不着吧,木工上的事我也不懂。”

    “不止是木工。”

    “除了木工,还有肥皂,牙膏,洗发水,等等。”

    “肥料也是一方面,我打算把骨粉做成真正好用的肥料。”

    “……”

    陆言大致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说了一遍,之所以打算让徐婧跟着,主要还是需要让她了解一下,否则真就什么都靠他,全都压他身上了。

    徐婧也不傻,闻言并未纠结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沉思片刻,道:“所以这一趟可能要出远门?”

    “嗯。”

    “这一趟出去,至少要拿到县里的介绍信,然后要问清楚相关产业的主管单位。”

    “运气好的话,可能去一趟省里相关部门把想了解的都了解清楚就行了,运气不好,就要进一步深入,去具体的生产单位考察。”

    “那样就需要走很远,直接跑到黄浦江看夜景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言说了说这一趟可能发生的情况,最好的结果,直接在类似省工业厅这样的单位得到答案,不然就只能往具体的生产单位去了。

    那不是他想要的,这年头,物资紧缺,出行条件差,如果可以,他也不想老在外面折腾。

    但没办法,如果真到那一步,也只能出去浪。

    徐婧便道:“几个人,就咱俩?”

    “想啥呢?”陆言白了一眼:“怎么也不可能就咱俩啊,肯定还有其他人的,放心,不会孤男寡女。”

    “那没问题了,什么时候走,你说一声。”

    “嗯,应该快了,出发前通知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