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之兄弟情深
繁体版

第六章 消于无形

    一夜无话,第二天,几人还未从睡梦中醒来。

    小镜湖畔的一切仿佛在夜间被勤劳的的露水婆婆清洗了一遍,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晨曦也笼罩在薄薄的水雾中,远处的鸥鹭在空中翩翩起舞,时不时还鸣叫一声,仿佛在诉说着此时的喜悦之情,微风吹拂着小岛上的芦苇轻轻摆动,像成队的少女有韵律的跳着欢快的舞蹈,王语嫣穿着洁白的纱裙像出尘的仙子站在小镜湖畔欣赏此时的美景,她一举手一投足都那么的浑然天成,仿佛置身画中而不自知,段誉醒来看到此时的美景和美景中的美人,不觉痴痴地醉了。

    正如卞之琳在《断章》中写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也如有位名家写到:“那日看雪,你从未看我,我从未看雪,你赏世间景色,我观人间绝色。”

    我想,段誉此时如果诗性大发,也会有此感慨吧!

    不觉日上三竿,几人才悠悠转醒,由于昨天喝的太多,几人都醉眼惺忪,但是兴致未减,连连道:“来来来,继续喝。”一连喝了三日,几人都熬不住了,功力低的朱丹臣和方一舟更是把苦胆都吐了出来。王语嫣劝了几次,几人这才罢休。

    期间,段誉问道:“大哥,你今后如何打算?”

    萧峰道:“我准备去找阿紫,阿紫跟我一起跌落悬崖,至今下落不明,我一定要寻找到她的下落,我答应过阿朱要照顾她的妹妹,现在我当着阿朱的灵位再次起誓,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阿紫。”

    虚竹道:“大哥,西夏我是不会回去了,灵鹫宫也没什么意思,不如我就跟大哥一起去找阿紫姑娘,也能出一份力。”

    段誉道:“是啊,大哥,阿紫也是我的妹妹,奥,不对,表妹,我也应该出一份力,但是,我还要去救我伯父,不如我们先一起救出我伯父,再一起去寻找阿紫姑娘,这样好不好?”

    萧峰道:“也好,我们顺便把高升泰和西夏一品堂的哪些人全部杀了,助三弟夺回皇位,三弟,你觉得可好?”

    段誉犹豫道:“好是好,但是我是不愿意当皇帝的,我可不想整天处理政事,整天批阅奏章,烦都烦死了。”

    萧峰笑道:“那就找一位你们段氏贤能之人立为皇帝,恢复段氏江山,你就做一个逍遥王,可以整天游山玩水、行侠仗义,也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这样可好?”

    段誉笑道:“这样最好,这样王姑娘到哪里去,我就可以到哪里去,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自在,时时见到王姑娘,简直太好了。”

    王语嫣听到此话,不觉得大为羞赧,道:“你说的什么疯话?谁让你跟着了?谁要时时见你?我不理你了。”

    几人见此,也都哈哈大笑。

    萧峰道:“此去凶险万分,不如让朱兄弟和方兄弟先把段姑娘送回曼陀山庄,我们三兄弟前去营救保定帝即可。”

    王语嫣道:“西夏一品堂的武者一直在追杀我们,若分开行动,万一我们被擒住,用来威胁你们,那么营救保定帝的计划必定不成功,相反待在你们身边,可能更加安全。”

    萧峰道:“还是王姑娘考虑的周到,那我们就一起行动,三弟,你的任务主要是保护王姑娘,营救主要由我们四人负责。”

    六人整装待发,萧峰又去阿朱的墓前祭奠了一番,告别而去。六人快马加鞭,不久就到了离大理城最近的一座城——会川府。萧峰几人白天不敢去大理城,怕暴露了行踪,就在会川府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正午时分,萧峰几人下楼吃饭,怕被人认出来,特意要了单间,吃饭期间,只听见外面议论纷纷。

    有人道:“你们听说了没有?我们大理换皇帝了,以前的皇帝段誉为了一个女人将皇位让给了宰相,这个段誉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竟然将段氏百年基业拱手让人,估计死后都无法面对列祖列宗。”

    另一人道:“我们国家现在不叫大理了,改叫大中了,以后我们就是大中国子民,现在是高皇帝当政,听说以前那个段誉当皇帝时,从来不理朝政,都是高宰相处理政事,现在他当了皇帝,还是他处理政事,所以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变化。”

    又一人道:“我听说是宰相勾结了西夏,用一个女子逼段皇帝退位,段皇帝忠孝仁慈、爱民如子,不想无辜女子枉送性命,所以才把皇位让给了宰相,这个宰相真不是个东西,竟然里通外国、谋朝篡位,这样的人做我们国家的皇帝是我们的耻辱。”

    这时,几个身着便衣的大汉突然站起来,领头的道:“将此人抓起来,此人妖言惑众,诋毁当今皇上,罪该万死,以后胆敢非议当今皇上者,杀无赦。”说着就要动手。

    单间里的萧峰几人都很气愤,正要动手救人,虚竹阻止道:“你们几人身份敏感,容易暴露,还是我来吧。”说着他脱掉外衣,扯下帽子,里面穿的竟是僧衣,瞬间变成了光头小和尚。

    他悄悄从单间出来,大声道:“阿弥陀佛,老百姓闲聊之语,几位何必大动干戈,不如听小僧一言,放了这位施主。”

    那领头的道:“何方妖僧,竟敢助纣为虐,把他们两个一起给我拿了。”

    虚竹道:“且慢,想来几位是官府中人,岂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能逮捕一人,你能堵得了天下悠悠众口吗?做都做了,何必在意别人一说呢?”

    那领头的大喝道:“我看你是找死。”说着,就拿着大刀向虚竹砍去,虚竹一动不动,任凭他砍,结果那人直接飞了出去。

    他手忙脚乱地站起来,环顾四周道:“谁?是谁在此捉弄本官?”

    接着,他命令几名手下去捉拿虚竹和那人,结果他的几名手下刚一靠近虚竹就飞了出去。几人见状,知道遇到了高手,不敢停留,狼狈逃走了。

    虚竹道:“看来这几位施主幡然悔悟,不再追究了,大家还是赶紧用餐吧。”

    众人一看热闹没得看了,就各自归位吃饭了。

    虚竹拉着那人道:“施主,可否借一步说话。”说着,就将那人领到了单间。

    那人进单间一看到段誉,倒头便拜,道:“陛下在上,请受小人一拜。”

    段誉道:“你起来说话,你叫什么?最近大理城发生的事情你可了解,能不能跟我们说说?”

    那人道:“小人叫石友才,当日发生政变,小人就在城中,小人听说陛下被宰相和西夏人胁迫,写下退位诏书,只为了救一个民间女子,小人很是佩服,觉得陛下是一个好皇帝,连一个民间女子都这样对待,对百姓就更好了,小人想,如果小人不幸被抓,陛下也会为了救我而不惜一切的,结果,今天小人的想法真的应验了,陛下竟为了救小人而打了官府的人,小人真是受宠若惊,小人欢喜得很,小人太高兴了。”

    几人被石友的话弄得哭笑不得,段誉继续问:“当日天龙寺众僧被抓,你知道关在何处吗?”

    石友才答道:“放了。”

    几人听到此话都大为惊讶,齐声道:“放了?”

    石友才被吓了一跳,紧张地道:“诸位爷,小人不说谎的,天龙寺的和尚真的放了,小人亲眼所见。”

    段誉疑惑道:“石友才,你真的看到天龙寺众僧都被放了?保定帝也被放了?”

    石友才道:“放了,真的放了,我亲眼看到保定帝回到了天龙寺,当时我还跟在他们身后,直送到天龙寺大门,我才回家。”

    段誉道:“石友才,你再仔细想想,还有没有其他消息?”

    石友才恍然大悟道:“奥,宰相当了皇帝后,发布了一个安民诏,让兵士们全城张贴,我也看到了,但我不认识字,我就听别人讲,后来我也听懂了,安民诏还蛮好的。”

    几人看他答非所问,不知重点,顿时感觉很无语。段誉急道:“你倒是讲讲安民诏上讲什么了。”

    石友才道:“奥,就是改国号为大中,所有叛将官复原职,不再追究谋乱之罪,百姓生活照常进行,一切礼仪、制度按旧制来,不做改变,大赦天下,抚恤动乱死伤者等等,好长,我只记得这么多,反正一切恢复到动乱以前的样子,只是换了个皇帝,其他一切不变。”

    几人听到此话,大为吃惊,他们本来想象,大理此时已是民不聊生,谋朝篡位者诛杀忠良,铲除异己,城中更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他们担负使命,解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没想到此时大理城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毫无动乱的痕迹,这就像使尽全力的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出的感觉,特别的不爽,段誉更是感觉浑身无力,来时的复仇计划看起来倒是很好笑。

    萧峰道:“三弟,我们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还是要到城中看看,了解了解真实情况。”

    段誉道:“当然,伯父是否得救,我还是要看到伯父本人才能确定,今晚我们就夜探大理城,去见见我伯父。”

    送走石友才后,几人来时慷慨激昂的复仇情绪没有了,反而显得沉默与低落。

    王语嫣道:“百姓安居乐业不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嘛,保定帝被营救出来,不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现在我们不费吹灰之力,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你们应该高兴才是。”

    段誉笑道:“王姑娘说得对,来,我们为我伯父被营救出来干一碗”

    萧峰迎合道:“一碗怎么够,这得喝一坛,保定帝早一日被营救,就少受一日的苦,这是大好事,值得庆祝。”

    几人喝完,段誉又道:“百姓没有在这次动乱中受苦,更是大好事,值得庆祝,再喝一坛。”

    萧峰笑道:“说得对,是我们狭隘了,只要是能让百姓少受苦就是大好事,说明这高宰相还没有坏到底,值得庆祝。”

    几人越喝越开心,郁闷的情绪也是一扫而光。午饭后,几人各自回房间休息,等到深夜,他们换上夜行衣,悄悄跃上城墙,进入了大理城,直奔天龙寺。

    进入天龙寺,果然看到一些禅房还点着蜡烛,几人刚来到保定帝的房间附近,就听到保定帝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几位施主,既然来了,何不进屋相见。”

    段誉赶紧推门而入,其他几人也跟了进来。段誉急切地道:“伯父,你没事太好了,你是怎么被救出来的?”

    保定帝道:“原来是誉儿,当日,我与枯荣大师,还有诸位师兄皆被西夏的悲酥清风迷倒,内力全失,西夏一品堂的高手把我们点了穴道,押上城墙来威胁你,我本以为他们会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没想到过了不多时日,他们竟解了我们的毒,放我们回了天龙寺。具体被谁所救,也不得而知。我本想查明此事,但枯荣大师说‘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有果,何必纠结其中’,我想也是,万事皆缘法,一切终成空,何必还要多此一举,于是我就不再过问此事,专心修佛。”

    段誉又问道:“伯父,段氏百年基业毁在我手中,我是段氏的罪人,我想联系旧部,杀了高氏,赶走西夏一品堂武者,恢复段氏百年基业,伯父以为如何?”

    保定帝道:“自古王朝统治,短则数年,长则百年,王朝更替本是自然规律,大理段氏延续百年已是长命王朝,既然早晚都要改朝换代,早几年改朝换代又能如何,何必执着于此。再说,恢复段氏王朝,必然再起刀兵,到时不知又有多少将士死于非命,又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悲痛欲绝,又有何好处。当然你一定要做,我也不会阻止你,一切在于你的本心,从心出发,才不会后悔。”

    段誉听了保定帝的话,本就不坚定的复国意志变得更加动摇。段誉道:“伯父,誉儿明白了,誉儿受教了。”

    保定帝道:“既然明白了,那就去吧。誉儿,记住,心之所至,行之所依,追问本心,方能破万种桎梏。”

    段誉几人离开天龙寺后,朱丹臣道:“陛下,当时我们兵分两路,一路救治王姑娘,一路营救保定帝,何不找寻一下巴司空他们,问问情况,也许保定帝就是他们救出来的。”

    段誉一拍大腿道:“对呀,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我们先去巴司空的府邸,看看巴司空是不是在那里,也好搞清楚城内的情况。”

    几人施展轻功,不多时就来到了司空府,进入府中,远远地看到一处房屋的灯光还亮着,众人悄悄接近,朝里一看,正是巴司空深夜还在处理文件。

    几人开门进入,巴司空大惊:“谁?”

    段誉露出面容,道:“我”。

    巴天石一见段誉,连忙跪下,道:“陛下,微臣死罪。”

    段誉不解,连忙道:“巴司空,此言何意啊?”

    巴天石于是将与段誉分开后的经历都讲了出来。原来华赫艮、范骅、巴天石带领近百人回大理城想要营救保定帝,却不幸中了高升泰和西夏一品堂的埋伏,全部被擒拿。

    华赫艮、范骅、巴天石都是铮铮铁骨的好汉,纷纷表示:“我们既然敢来,就是抱着必死的信念,赶紧动手,将我们都杀了吧,皱一皱眉头就不是英雄好汉。”

    高升泰道:“你们死了,你们的家人怎么办?也让他们跟你们陪葬嘛,巴天石,想想你三个儿子,最大的也不过十岁,最小的刚满一岁,他们多么的无辜;华赫艮,你是寒门出身,想想你年迈的老娘,她含辛茹苦把你养大,让你做到司徒的高位,你却让她陪你去死;范骅,想想你那如花似玉的女儿,你舍得让她香消玉殒,可能她不会死,而是会被卖到妓院,日日受到凌辱,你们现在还想去死吗?”

    众人一片沉默,更有甚者,眼泪都默默流了出来。

    高升泰继续道:“不如我来说个解决方案,虽然我高氏代替段氏成为皇室,但段氏待我高氏一直不薄,所以我并不想大肆屠杀段氏,也不想追究与我为敌的叛军之罪。我只是想减少动乱,恢复旧有秩序,让官员恢复原职、各就其位,让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所以,我希望你们三公能起带头作用,官复原职,我会将保定帝及天龙寺众僧释放,这样你们上可以对得起段氏,下可以对得起家人和黎民百姓。毕竟这个国家不是段氏一家的国家,你们忠于段氏,最终还是忠于百姓,为百姓办事。只要你们三公官复原职,接受任命,那么许多摇摆不定的叛将也会相信朝廷,接受任命,到那时国家免于战争,百姓免于战乱,这难道不是你们想看到的吗?”

    最终三公及众将接受了这个方案,官复原职,保定帝等天龙寺众僧也得到释放。一场谋朝篡位、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平定了。

    巴天石讲罢,再次请段誉治罪。段誉道:“巴司空,你做的很对,何罪之有,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我也会这么做的,你不用有什么负罪之感。高升泰说得对,这江山是百姓的江山,不是我段氏一家的江山,你们也不是我段氏的家仆,而是百姓的父母官。巴司空,好好干吧,多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告别巴天石,几人不再停留,离开了大理城,返回了客栈。路上,段誉感叹道:“高升泰有勇有谋,做皇帝比我强,正好我也不想做这个皇帝,也算是遂了我的心愿。”

    萧峰道:“我看这件事有一些疑点,高升泰既然已经坐稳皇帝,为何还要派人捉拿散布他谋朝篡位的人?”

    王语嫣道:“也许她不想让后世之人指责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也许是他的党羽做的,只是用来保全他的名声。”

    段誉道:“我相信巴司空的话,皇位就让给高升泰做吧,我还是喜欢仗剑江湖、自由自在的生活。”

    虚竹道:“是啊,三弟,做皇帝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我们兄弟行侠仗义、浪迹天涯来的逍遥自在。”

    几人纷纷附和,没多久就回到了会川府的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