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白粥榨菜,南明逆风翻盘
繁体版

第四章 绝望的困境

    李小军和夏副官,领着一队亲兵,随朱梅踏进了菜市。

    这里曾是人声鼎沸,如今却因断粮而变得空无一人,只剩下菜人贩子的摊位孤零零地立着。

    他们走到摊位近前,李小军转头,声音低沉地问朱梅:“你弟弟是被他们杀害的吗?”

    朱梅默默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哀伤。

    那菜人贩子见状,心中一惊,迅速从柜台下抽出一支自生火铳,枪口直指李小军。

    这火铳早已装填完毕,燧石一击即发,无需点燃火绳,危险而致命。

    “砰!”一声巨响,如同晴天霹雳,一发铅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向李小军。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亲兵阿贵,猛地扑向李小军,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致命一击。

    李小军怒吼一声:“拿下!”随即拔剑,向那菜人贩子冲去。

    菜人贩子又从柜中抽出第二支自生火铳,再次射击。但李小军已经有所准备,一个翻滚躲开了。

    当菜人贩子正要抽出第三支自生火铳时,李小军已经近身,剑尖抵在他的喉咙上。

    菜人贩子慌忙放下火铳,声嘶力竭地求饶。

    李小军注意到那燧发枪,比之手下官兵使用的火绳枪更为先进,逼问道:“这火铳从何而来?”

    菜人贩子颤抖着回答:“是……是一个男人卖给我的,他自称是帽峰山上关宁寨的人。守备大人,饶了我,你要多少钱我都给!”

    李小军冷冷地打断他:“啰嗦。”一剑结束了他的生命,冷声说:“你的钱财,去你家取岂不是更省事?”

    此时,菜市的菜人贩子已被亲兵控制。

    李小军扫视了一圈,命令道:“一个不留!”

    亲兵们领命,随即惨叫声四起。其中一人在临死前怒吼:“你们就在这里等着被屠杀吧!还不够李成栋塞牙缝呢!”

    李小军心中一震,李成栋,这次广东之战的统帅,不久前的嘉定三屠,屠杀了十多万无辜平民,这“战绩”白起见了,高低都得鄙视两眼。

    他快步走到为他挡枪的阿贵身边,只见阿贵要害中枪,已是奄奄一息。

    李小军轻轻抱起阿贵,低头问道:“兄弟,有何遗愿?”

    阿贵摇了摇头,声音微弱:“大……大人,你曾救过阿贵……阿贵……”

    话未说完,阿贵便咽了气。

    李小军缓缓放下阿贵的遗体,站起身,右手握拳,放在左胸,向阿贵致敬:“阿贵兄弟,你在我心中,永志不忘!”

    周围的亲兵也围了上来,同样握拳于胸,齐声道:“兄弟在我心中!”

    从那以后,这成了李家军的军礼。

    李小军安环顾菜市四周,围观的百姓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透露出饥饿的渴望。

    他随即命令亲兵搭起粥棚,准备施粥救济。

    他心中暗想,在战乱的年代,金平古城的百姓不过两千,而自己手中的白粥和榨菜,除了确保士兵的三餐之外,剩下的只够让城中的百姓一日一餐勉强维持生命。

    李小军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唯一的出路是尽快击溃围城的李养臣,及其三千轻骑。

    但,这又谈何容易。

    自从广东陷入战火,前方的败报便如雪片般飞来。

    先是明朝女战神秦良玉的孙女,被誉为“大明穆桂英”的马瑾瑜,率领白杆兵在饶平县以东与李养臣交战,结果败北,只带着十几人逃走。

    接着是增城候张家玉,力战李成栋的六万大军,最终壮烈牺牲,其妹张玉乔也被李成栋俘虏。

    随后,李养臣乘胜追击,带着三千轻骑突进,围困了金平古城。

    李养臣自幼饱读兵书,好谋略,统军有方。

    他此次仅带三千轻骑突进,围困金平古城,虽然看似冒进,实则胜券在握。

    首先,他趁潮州府粮食短缺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周边村镇,烧毁良田和粮仓,使储备不足的金平古城的粮食很快告罄。

    其次,刚刚击败了名扬四海的白杆兵,士气高涨。

    再者,他手下的三千精锐骑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而李小军手下的一千守城官兵,都是未经战阵的新兵。

    虽然一半的士兵装备了火器,但那些都是粗制滥造的鸟铳,质量极差。

    如果按标准填装火药,分分钟炸膛给你看!

    因此,填装火药时,必须比标准量少很多。

    这样一来,射程和穿透力都大打折扣。

    这些年,大明的江山被清兵铁骑蹂躏,所到之处,尸山血海。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灭城、金华血泪……每一件都让守城官兵心惊胆战,士气低落。

    突围,无异于送死;

    守城,虽然目前对方轻骑攻城能力不强,尚可支撑。

    但一旦对方的火炮营到来,城墙也难以抵挡。

    李小军望着手下的官兵,轻轻叹了一口气,那叹息中似乎包含了无尽的忧虑和无奈。

    粥棚已经搭建完毕,亲兵们将他事先准备好的大木桶搬了过来。

    夏副官轻轻揭开盖布,一股粥香飘散开来,即便是站在远处的他,也能闻到那股诱人的香气。

    饥民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他们一辈子,从未见过如此饱满的白米粥,那香味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吞咽着口水。

    他们排着队,一个个伸长脖子,目光贪婪地盯着粥棚中,那沐浴着阳光的大木桶。

    尽管腹中饥饿难耐,但面对李小军,那个刚刚眨眼间,便将所有菜人贩子斩杀的守备大人,他们被他的气势所压,无人敢于插队。

    李小军对历史并无太多研究,这南明的故事,并不像三国、隋唐、宋辽那样广为人知。

    他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仅限于皮毛,即便是他所知道的大事件,细节也是一无所知。

    但他清楚一件事,不久之后,广州将被清兵偷袭,绍武帝被俘后自缢。

    绍武政权迅速灭亡,永历帝被迫放弃肇庆,逃往桂林。

    这一战之后,南明政权失去了富饶的广东,经济实力一落千丈,再无力与清军抗衡。

    李小军知道,必须保住广州,抗清的事业才有转入持久战的资本。

    但他的时间不多了,距离广州被攻陷的日子,已不足二十天。

    从这里到广州,步兵全速行军需要近十天,而他手头连一匹马都没有。

    更何况,金平古城已被李养臣围困,突围无异于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