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白粥榨菜,南明逆风翻盘
繁体版

第六章 空城计

    任务已分派妥当,李小军孤身一人拾级登上古老的城楼。

    夕阳如一抹凄艳的血迹,斑驳地洒在那些被战火撕裂的山川之上。

    远方山横成岭,重峦叠嶂,透出一股难以言说的孤寂与凄凉。

    李养臣的黑边大旗在风中摇曳,星星点点的黑色,在夕阳下,散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阴森恐怖。

    这里,曾是一片辽阔的海域,是韩江、榕江与练江三条江的泥沙,经年累月地沉积,才逐渐形成了这片陆地。

    而在这片昔日的海洋之上,如今已矗立起座座城镇。

    脚下的金平古城,便是这沧海桑田变迁的见证者之一。

    桑田变海,海又成桑田!

    李小军的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绪,他尽管对明日的战事布局已成竹在胸,但深知人算不如天算。

    他抬头望向天边那抹残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忧虑:这片天空,是否能为大明王朝留下一线喘息的生机呢?

    李小军回到府邸,朱梅已在门口等候。

    她一见到他,便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朱梅已无家可归,恳请大人收留。愿为大人做妾,或为丫鬟,伺候大人。”

    李小军凝视着朱梅俊俏的面庞,心中微动。

    他想,自己并非什么正人君子,既然有人自愿投怀,又何必拒绝。

    再看她为人有情有义,便决定收留她,只是军中不便带女眷。

    他沉思片刻,问道:“若让你男儿装扮,做我贴身侍卫,你可愿意?”

    朱梅急切地回答:“愿意,愿意!”

    李小军随即取来一套兵士的服饰,朱梅换上后,稍加修饰,竟真成了一个俊朗的小生,看不出女儿身。

    朱梅被安排在府中住下,从此跟随李小军,照料他的日常生活。

    入夜,朱梅解衣欲服侍李小军就寝,李小军却摇头拒绝:“等明日之战过后再说。”

    他望着窗外的皎洁月光,声音低沉:“明日是关乎生死的一战,稍有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我必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次日,到了李小军精心策划的决战时刻。

    他缓缓步上城楼,朱梅抱着古筝紧随其后。

    李小军坐在城门楼上的桌台前,独自一人弹奏起古筝。

    朱梅静静地站在他背后。

    他弹奏的是《十面埋伏》,正是昔日诸葛亮空城计时所奏之曲。

    琴声悠扬,如同战场上的号角,又似是智者的低语,诉说着计谋与勇气。

    李小军的琴声,如同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它不高亢,却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支队伍,在空气中列阵,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琴声中,既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又有胸有成竹的从容。

    随着他琴声的飞扬,城楼下的士兵们像收到信号一样,他们缓缓地打开了城门,随后悄然离去。

    不久之后,在清军的主帐篷中,总兵李养臣接到探马的急报,称金平城门大开,守备李小军正在城楼上独自弹奏。

    李养臣立刻从帐篷中走出,迅速集结起他的军队,跨上战马,直奔金平城门。

    他们到达城下,只见城门敞开,李小军在城楼上独自弹奏,他的表情沉醉,仿佛整个灵魂都融入了音律之中。

    李养臣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了片刻,随后睁开眼睛,说道:“这曲子弦动音扬,暗藏十面杀机,正是名曲《十面埋伏》。不过,我能听出他手指的微颤。若是他真能像孔明那样泰然自若,或许我还真会被他骗过。”

    这时,副将刘寇对李养臣说:“城门如此大开,莫非有诈?”

    李养臣轻轻拍了拍马背上的《三国演义》,笑着说:“自然是有诈,他不过是想学孔明的空城计,想要骗我退兵。”

    他带着一丝傲慢说:“可惜我兵书战策了然于胸,对《三国演义》更是滚瓜烂熟,我怎会像司马懿那样,被空城计吓退?”

    刘寇追问:“那如果这不是空城计呢?”

    李养臣笑道:“我这几日正为如何破城而烦恼,他想用空城计,却不料弄巧成拙。如今城门大开,倒省了我攻城的麻烦。”

    刘寇还想要说什么,却被李养臣挥手制止。他傲慢地说:“即便有诈又如何?我视城中那一千饥饿的士兵,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诸位听好了,今日便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

    李养臣心中暗想:若是等到董方策的火炮营到来,功劳便都被他抢了去。今日这守备弄巧成拙,正好成全我的功名。

    想到这里,为了激励士兵,李养臣又高声喊道:“城中之人,无论是官兵还是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杀无赦,皆记功!”

    他的话语如同烈火,点燃了士兵们的贪婪与杀戮欲望,他们争先恐后地跟随李养臣冲入城门,生怕自己落于人后,错失了立功的机会。

    李养臣一马当先,冲入了城门。

    城内的房屋门紧闭,门前堆放着藤棘,一片死寂。

    除了远处被烟雾笼罩,视线模糊,他所见之处竟无一人。

    李养臣心中冷笑,这些百姓躲在屋内,以为这样就能逃过一劫?

    他暗自思忖,待解决了官兵,再将他们一一揪出,杀个干净。

    清兵们为了抢功,争先恐后地涌入城门。

    突然,四周的烟雾变得愈发浓重。

    李养臣皱眉,正要派人探查,突然间,他的战马被绊马索绊倒,他连同心中的惊讶一起坠落在地。

    紧接着,周围的兵将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战马不是被绊倒,就是踩到了扎马铁钉,发出痛苦的嘶鸣,跳了起来。

    战马的摔倒和跃起造成了一片混乱,后面的战马因烟雾弥漫,视线受阻,纷纷冲撞踩踏上前,场面顿时混乱不堪。

    李养臣从地上爬起,高声呼喊着,试图让后面的兵将停止前进,避免互相踩踏。

    然而,他的命令被混乱的场面淹没,他差点被一名骑兵撞倒。

    在愤怒和混乱中,李养臣大骂一声,抽出腰间的大明永乐宝剑,正要将那名士兵斩杀。

    就在这时,“砰”的一声,空中枪声响起,如同惊雷,震破了无数清兵的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