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白粥榨菜,南明逆风翻盘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去留皆自愿

    他让朱梅带领几个亲兵收拾行装,由于路途遥远,只带必需品。

    吩咐完毕后,便召集夏建仁和陈、陆两位百户前往议事堂,商讨撤退之事。

    夏建仁第一个到达,听说李成栋亲率六万大军朝金平城而来,他焦急地说:“那我现在就去集合人马,马上撤离。”

    李小军说:“不急,还有点时间,我得让大家做个选择,去留自愿。”

    夏建仁不解地问:“现在多带上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大人为何还要给他们选择?”

    李小军说:“此番踏上征途,前途危机重重,必须筛选掉一部分意志不坚者,否则一旦战事不利,就容易出叛徒,到时候反而害了所有人。”

    他抬头望着门外,心想:这大明自崇祯以来,吃叛徒的亏还少吗?我可不能重蹈覆辙。

    夏建仁听了他的分析,深感信服,点头说:“大人此番远见卓识,非我等所能比,夏某愿追随大人,虽九死一生,亦无悔!”

    李小军拍了拍他的肩膀,点头示意,说:“好,你是我的好兄弟。我记得你还是百户,从此刻起,你就是夏千户了。”

    夏建仁赶紧拜谢。

    陈、陆两位百户紧随其后,步入议事堂。

    行礼过后,他们对李小军昨日用计全歼李养臣的壮举,佩服得五体投地。

    赞美之词,如同连绵不绝的江水,从他们口中涌出。

    然而,当听到李成栋带着六万大军汹涌而至的消息时,他们脸上的敬佩之色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惊恐。

    李小军对三人说:“去吧,把城中所有士兵召集到议事堂前,我有话要对大家说。”

    不久,城中所有士兵便集合在议事堂外,昨日的血战之后,此刻还剩九百多人。

    李小军走上前,声音洪亮,穿透清晨的寒风:“诸位,如今李成栋亲率六万大军,朝我们这边杀来,能否逃出他的追杀,尚未可知。”

    他的话语,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湖中,激起了士兵们心中的波澜。

    六万大军啊,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将这一千人淹没。

    李小军继续说:“就算逃出追杀,到了广州,也未必守得住。跟随我的兄弟,以后将会是颠簸流离,随时会被敌人剿杀。”

    士兵们心中明白,这话没有丝毫夸张。

    自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明军哪一座重镇能守得住?

    广州虽然现在还在大明手里,但面对李成栋的铁蹄,恐怕也难以持久。

    李小军提高声音说:“畏死也是人之常情,我不怪你们。各位兄弟如若不愿跟随我踏上征途,可于夏副官处领取遣散银两,还有十日口粮,自行离去。”

    听说竟然还有遣散银两,不少人心动了。

    自从崇祯皇帝克扣军饷以来,这些士兵都已经很久没有领到银子了。

    李小军高声说:“愿意跟随我的,赶紧去收拾好,一个时辰后在城门处集合。不愿跟随的,找夏千户领银子和口粮。”

    李小军说完,便自行离开,留给士兵们独自考虑的时间。

    他回到府中,朱梅已经帮他收拾好行礼,他便让她带着几个亲兵,去把李养臣处缴获的干粮分给百姓。

    他不需要这些干粮,但金平周围的良田和粮仓都被李养臣烧毁,百姓没有这些干粮,根本挨不到新长的庄稼收成时。

    此举一出,金平城内百姓都感恩戴德。

    很快,一个时辰就到了,李小军带着朱梅来到城门口,见夏建仁带着三百多人早已等候在哪里。

    陈、陆两位百户却没有来。

    清点了一下,总共三百二十八人。

    这些人不少跟清兵有血海深仇,另外一些是佩服李小军智勇,认定要跟着他,当然还有一些是贪图三餐足食的。

    李小军把手头最好的装备交给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一把鸟铳,一把弓箭,一把腰刀。

    另外为了赶路,从李养臣部缴获的六百五十多匹蒙古好马,刚好每人两匹,这样就可以在路上轮流换骑,以养马力。

    李小军站在三百二十八名士兵面前,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坚毅,是那种即便知道前方是悬崖峭壁,也要勇敢前行的决心。

    李小军的心中充满了慰藉。

    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诸位,在这场危难之际,愿意追随我,从今以后,你们就是我李小军的兄弟,是李家军的骨干!”

    他的右手握拳,重重地捶在左胸上,眼神坚定:“兄弟!”

    所有人仿佛被感染,他们纷纷举起右手,拳头紧握放于左胸,齐声回应:“兄弟!”

    尽管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声音却如同雷霆万钧,震撼了整个金平古城。

    随后,李小军让朱梅和几个人,抬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可乐和炸鸡,当盖布揭开,肉香四溢,飘散在空气中。

    李小军说:“兄弟们,让我们饱餐一顿,然后出发赶往广州,去救绍武皇上于危难之中!”

    那些选择离开的士兵,看着他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炸鸡,大口喝着可乐,不禁垂涎三尺。

    随着最后一根鸡骨头落地,李家军的众人骑上了蒙古好马,一路向西,尘土飞扬,疾驰而去。

    日暮时分,李成栋的大军抵达金平古城外。

    由于城内无人抵抗,清兵很快便占领了这座城市。

    李成栋看到城外大树上、悬挂的李养臣的首级,心中震撼。

    他原本不相信、李养臣的三千精锐会全军覆没,直到亲眼见到这名将的首级,才不得不信。

    他命令手下将当时参加战斗的人带来,询问战斗的经过。

    那些尚未离开的大明官兵,包括陈、陆两位百户,因为他们都参与了那场战斗,被带到李成栋的帐篷中,向他讲述当时的情况。

    李成栋听得津津有味。

    当他听到李小军模仿孔明,城楼上抚琴的计策时,他微微一笑:“空城计岂是一般人能学会的?琴为心声,若非心志坚如磐石,琴声中便会透露出心虚。李总兵精于琴律,要以空城计骗他,可没那么容易。”

    陆百户赶紧附和道:“大人说得没错,小人也略通琴律,从李守备的琴声之中,确实可以听出他内心的不安。”

    李成栋哈哈大笑:“既然破绽这么明显,那李总兵肯定借机攻进城内了。你们那一千饥饿的弱兵,就算占有城墙的高点,巷战也绝不会是我三千大清精锐的对手。那李总兵是怎么战败的?”

    他心想:莫非如昆阳之战,天以流星助敌?那就非战之过了。

    但随着众人的讲述,李成栋脸上仅存的一点笑容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