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白粥榨菜,南明逆风翻盘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关宁寨

    其中一名眼大如铜环的山贼大喊:“你们是什么人?”

    夏建仁大声答复:“我们是大明官兵,这位是金平城守备李大人,我们借道前往广州,请你们不要挡路。”

    那环眼贼大喊:“胡说八道!潮州府早就被鞑子围得水泄不通,金平城守备怎么可能突围跑到这里来?”

    旁边另外一个耳朵很大,而且严重招风耳的山贼说:“你们是哪个山寨的?竟敢穿着明朝官服,冒充明军,是想趁我关宁寨不备,偷袭我们山寨吗?”

    夏建仁拿出自己的牙牌,高高举起展示给山贼看,说:“这是我的牙牌,冒充不了!”

    那大耳贼还不相信:“你们杀了大明官兵,偷了腰牌,还想骗我们不成?”

    夏建仁皱起眉头,眼看关宁寨山贼占据地形优势,而他们手里所拿的黑不溜秋的“烧火棍”,其实就是举世闻名的三眼铳。

    一次点火,三管齐射,密集的弹丸覆盖绝对是敌人的噩梦。

    夏建仁无比担心,一旦交战,只怕刚成立的李家军就要断送于此。

    就在这时,环眼贼眼尖地发现,李家军所骑的战马与关内战马不一样。

    这些马体格较小,被毛浓密,毛色复杂。

    环眼贼大声说:“你们怎么会骑着蒙古马?”

    他曾经在关外和清兵作战,知道清兵都是骑这种蒙古马,体格小,耐力好,而且非常灵活。

    听他这么一说,大耳贼也发现了,他高喊:“你们是鞑子的奸细对不对?经过这里就是为了去偷袭广州吧!”

    环眼贼大吼一声:“怪不得能从金平‘突围’,原来是投降鞑子了!兄弟们,准备射击!”

    所有山贼手拿火折子,准备点燃三眼铳。

    在这紧要关头,李小军猛然呼喊:“稍安勿躁!”声音回荡在山林之间。

    他缓缓摘下头顶的帽子,乌黑的头发在风中轻轻飘动,沉声说:“我们并非鞑子的走狗。”

    其余李家军见状,也纷纷脱下自己的帽子,一个个乌黑的头发,随风而动。

    山贼们愣住了,手中的火把停在了半空,因为他们深知“留发不留头”的规矩,那些向鞑子屈服的汉人,都会被强迫剃成那丑陋如鼠尾的发式。

    看着眼前这群头发依旧的人,他们显然还未向鞑子低头。

    环眼贼依然不依不饶:“说不定你们刚投降,还没来得及剃发,就被派来偷袭广州了呢?”

    大耳贼也随声附和:“要不是这样,就凭你们这点人手,怎么可能从金平城那种地方逃出来?”

    “你们,应该是曾经的关宁铁骑吧?”李小军边说边解开腰间的自生火铳,随手扔给环眼贼,“这把枪,是不是你们的人卖到金平城里的?”

    那三把自生火铳,是李小军从金平城的菜人贩子那里缴获的,而那人曾告诉他,这些火铳是从关宁寨买来的。

    火铳上刻着“关宁铁骑”四个字,再联想到这关宁寨的名号,不难猜出这些山贼与关宁铁骑的渊源。

    环眼贼接过火铳,眼神一凛,对大耳贼说:“这是老大的火铳,你看着他们,别轻举妄动,我去请老大定夺。”

    说完,他转身快跑离去,身影在山路上快速移动,如同一只敏捷的猎豹。

    大耳贼则依言,狠狠地盯着李小军众人,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警惕和不信任。

    夏建仁担忧地说:“关宁铁骑大部分随吴三桂投降鞑子,这些人要是吴三桂的人,我们岂不是要完蛋?”

    李小军摇了摇头说:“刚刚他们以为我们投降了鞑子,便要攻击,这些人应该没有随吴三桂一起投降。”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子冷静和理智。

    夏建仁听了点头说:“估计这些人有血性,没有随吴三桂投降,于是便流落到这里当了贼寇。”

    没过多久,环眼贼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冲李小军喊:“我们首领请李将军一个人上山见面。”

    夏建仁大声说:“不行,我们李大人尊贵之身,怎么能只身犯险?让你们的首领出来这里相见不就行了吗?”

    环眼贼摇头大声说:“不行,我们首领说了,如果你们李将军心虚,不敢只身一人上来,那就是投降鞑子,或是对我们山寨别有图谋。”

    夏建仁还想争辩,却被李小军制止了。他平静地说:“无妨,我去见见他们首领。”

    朱梅急忙劝阻:“将军,这太冒险了!”

    李小军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抚道:“你们在此等候,我自有分寸。这或许是个机会,说不定我能说服他们首领归顺我们。”

    说罢,他迈开步子,随环眼贼和大耳贼向山寨走去。

    李小军面容沉着,眼神坚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而环眼贼和大耳贼则不时地偷偷打量他,脸上露出疑惑与警惕的神色。

    山路崎岖,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遮住了大部分阳光,使得山路显得有些阴森。

    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增添了几分紧张气氛。

    李小军却步履稳健,仿佛这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山路,对他来说只是家常便饭。

    此时天空已经乌云密布,是风雨将来之兆。

    他们穿过一片密林,终于来到了山寨的入口。

    只见木门紧闭,在乌云密布之下,显得些许阴郁。

    环眼贼上前敲了敲门,门后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随着一阵咯吱声响,山门缓缓开启,环眼贼与大耳贼引领着李小军踏入山寨。

    这山寨虽看似简陋,却处处流露出一种井然有序的气息。

    房屋的排列,道路的铺设,都显得那么的规整,那么的严谨,仿佛每一寸土地都被精心规划过。

    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无不彰显出寨主深厚的管理与军事素养。

    他们穿过错落有致的房舍,终于来到了聚义堂。堂中,一位三四十岁的男子端坐其中,他便是这关宁寨的首领。

    他身穿一袭深色的粗布衣裳,身形矫健,目光如炬。

    他的脸庞刻着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的眉头紧锁,仿佛肩负着千斤重担,却又毫无怨言。

    他的背脊挺直,宛如一株不屈的青松,傲然挺立在风雨中。

    大耳贼快步上前,向双方介绍:“这位是我们的王首领,这位是李将军。”

    王首领手中紧握那把自生火铳,沉声问道:“当时山寨缺粮,我拿了这三把火铳去金平城换粮食,它们是如何落到你手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