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白粥榨菜,南明逆风翻盘
繁体版

第三十章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义诛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古怪。

    方长的眉宇间,却流露出一丝兴奋。

    夏建仁知道朱梅是女扮男装,对此并未感到不妥。

    李小军向夏建仁他们透露了帽峰山藏枪的事。

    王德伐对帽峰山一带颇为熟悉,一听李小军的描述,便大致猜到了位置。

    他立刻带领一队人马前往挖掘。

    夏建仁对新加入关宁寨的人不太放心,便也带领几十名士兵跟随前往。

    傍晚时分,李小军和朱梅在屋内忙碌完毕,王德伐和夏建仁带着百余个木箱返回。

    李小军打开木箱一看,果然是燧发枪,而且是单手持的短枪,可以在奔驰的马背上首发射击。

    他数了数,每个两人抬的大木箱装有十五把燧发枪,这一百来个木箱,加起来将近两千把。

    王德伐、夏建仁以及在场的所有人,看到这么多崭新的火器,眼中都闪烁着光芒。

    李小军心中暗想:增城侯定是倾尽了家财,才购得如此多的火铳。玉乔不懂军事,还以为两千把火铳是小数目。

    李小军对着天空抱拳,说:“张侯爷,感谢您留下这批珍贵的武器,我必将它们用于抗击清军,以告慰您的英灵!”

    王德伐、夏建仁等人这时才得知,这批武器是抗清英雄张家玉所留,他们对这位为国捐躯的忠义之人也充满了敬意。

    每个人都向天空抱拳,齐声高呼:“不负侯爷重托,誓死恢复我大明河山!”

    广州已经陷落,留在这里已无意义。

    李小军原本计划前往桂林,为即将到来的全州战役做准备。

    然而,这批西洋燧发枪的到来,让他的轻骑火枪兵构想更近了一步。

    全州战役尚有近一年之遥,他决定暂时留在山寨,让士兵们练习骑射。

    他命令方长密切监视山下,以防清兵的突袭。

    王德伐、夏建仁和义诛负责带领士兵们进行骑射训练。

    一切安排就绪,李小军便安排大家开饭。

    在他被困广州的日子里,众人只能以粗粮充饥,此刻再次品尝到炸鸡和可乐,无不欢欣鼓舞。

    看着兄弟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笑容,李小军心中充满了满足感。

    他带着朱梅回到了房里。

    两人意犹未尽,又忙碌了一番。

    当然,打扫房间这种事,应该经常干的。

    李小军始终相信,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忙碌过后,朱梅轻轻地将头倚在李小军的肩头,低声细语道:“既然朝廷对将军如此不容,将军何不考虑自立门户呢?”

    李小军苦笑着摇了摇头,“自立?那可不是那么简单。一旦踏上这条路,就意味着要独自对抗清军。而大明的那些残余势力,也会视我为乱臣贼子,恨不得除我而后快。到那时,我恐怕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朱梅听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些我都明白,只是每每想到你去见皇上,险些丢了性命,我就……”

    李小军温柔地抚摸着朱梅的秀发,安慰道:“别担心,我答应你,以后再也不会那么冲动了。当时我只是急于报信,想阻止广州的那场屠杀。唉,可惜啊,历史的洪流,又怎是我这个小人物,现在能够阻挡的呢?”

    说完,李小军闭上了眼睛,看着自己那仅仅为八的政治属性,陷入了沉思:崇祯皇帝的政治属性,应该没我低吧?大明那么辽阔的江山,都能毁在他手里。

    而我,如果真的要自立,那将不仅仅是战斗那么简单。

    政治、经济、民心……这一大堆复杂的问题,都需要我来做最终的决策。

    到时候,恐怕连崇祯爷见了,都得直呼内行吧?

    哈哈……

    想到这里,李小军叹了口气,在现实中,自立为王比他想象的困难得多。

    不仅需要等待时机,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也不低。

    至少,他得先把政治能力提高上去,或者找到其他解决方式……

    接下来的日子,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清兵并未靠近帽峰山,士兵们的骑射训练也比预期更快。

    唯一的问题是那些西洋燧发枪,尽管比明末的火铳精良许多,但仍存在炸膛的风险。

    火药稍微多填一点,炸膛的可能性便大增。

    减少火药,射程和穿透力又会大打折扣。

    明朝的鸟铳,按标准填装,有效伤害距离可达四十七丈,十九丈内可穿透盔甲。

    但由于军械厂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枪管往往粗制滥造。

    为了避免炸膛,不得不减少火药填装,有效伤害距离降至三十二丈左右。

    而燧发短枪,枪管更短,有效射程本就有限,减少火药后,射程更是大打折扣。

    西洋火枪的枪管工艺虽略胜明军一筹,但差距并不大。

    在那个时代,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本就不易,还要受限于锻造工艺。

    因此,当时没少几根手指,瞎一两只眼睛的话,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名老枪手。

    这日,李小军闲来无事,便踱步到山寨的射击靶场,想给士兵们指点一二。

    他上辈子是个特种兵,神枪手的技能都是他的标配,虽然火铳和现代枪械天差地别,但射击的精髓,却是一脉相承。

    关宁寨的靶场不大,但对于训练手下这几百号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靶子是用稻草扎成的假人,身上绑着木板,木板上画着层层圈圈,木板被射烂了,还能换新的。

    李小军走到射击位,看到义诛正在教士兵们射击,便说:“老义,让我来试试。”

    义诛是关宁铁骑的精锐,常年与清兵交战,对大明的地方守军一向不放在眼里,觉得他们不过是些摆设。

    他虽然佩服李小军的智谋,但对李小军的射击技术却不以为然。

    他微微一笑,将手中的燧发枪递给李小军,心里却在等着看笑话。

    李小军接过枪,对着二十丈外的靶子,随意地开了一枪。

    随着一声巨响,子弹像流星一样,直击靶心。

    虽说靶心画得比李小军前世的标准靶心要大不少,但考虑到火铳的精准度低,此刻正中靶心的难度,比前世要高出不少。

    作为一名前世的神枪手,瞄准射击对他来说,就像是呼吸一样的本能,不需要刻意去做,一切都在不经意间,下意识就已经完成了。

    义诛惊掉了下巴,李将军竟然在瞬息之间,就已经完成了瞄准,如此枪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李小军伸出手,义诛连忙递上另一把事先装填好的燧发枪。

    李小军接过枪,又是一枪,几乎看不到他瞄准的动作,子弹再次命中靶心。

    义诛既惊讶又佩服,他见过的射击高手,没有一个能像李小军这样,轻描淡写中两枪连中靶心。

    这时候,士兵们都停止了射击训练,纷纷围了过来观看李将军的神射之术。

    李小军再次伸手,义诛赶紧递上另一把枪。

    果然,李小军的枪法依旧精准,再次命中靶心。

    无数喝彩欢呼声,从围观的士兵传来。

    这时,义诛对李小军的敬仰,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再也不敢小看地方守军了。

    他恭敬地说:“请李将军指点我们射击之术。”

    李小军也不推辞,开始教身边的士兵如何更快、更准确地瞄准射击。

    讲了一会儿,那些悟性高的士兵,已经开始按照李小军的教导进行练习了。

    这时,方长缓步走了过来,对李小军说:“李将军,我有个想法,想把黔宁靖昭王沐文英公所创的三段射击之术传授给我们的将士,您觉得怎样?”

    李小军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然后开口说:“沐王爷的三段射击之术,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士兵们分成三排,一排射击,两排装填,这样轮流进行,能保持火力不断。这方法,确实高明。”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但这个方法还有改进的空间。我有个想法,可以称之为分工射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