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绪成文
繁体版

第十三章 难相言

    “泽王命人整日跟着郡主,秋菊只好趁着午膳后郡主小憩的时间,悄悄从后窗给我们递信。”

    “以泽王府的戒备,你们能如此轻而易举?”

    “是有些奇怪,但又说不上来……邵章翻墙进去得很快,秋菊匆忙将信塞进他手里的时候险些被抓到。”

    “好在今日你在,不然他一个人还真有些应付不过来。”

    “我们兵分两路,他让我先带信回来禀告公子,自己引开了人。”

    听到这里,我有些好奇邵章去处“他人呢,那飞毛腿没给逮住吧?”

    他摇头无奈笑道“没有,刚刚得知,他在长情楼和兄弟们喝酒呢,公子放心。”

    “辛苦了,去找若水讨几块糕点歇一会儿吧。”

    “谢公子。”

    我本意是让秋菊传话,但小桑觉得三言两语说不完,所以寄言于信,与其说是信,不如说是私塾授业时孩子之间嬉闹的纸条,可纸一摞一摞的,又快比书还厚,这三日,邵章和若山轮着替我拿信递信,神出鬼没,泽王府的人来不及反应,或是……他们其中也有人不愿阻拦,因为若山和邵章隐隐觉得,每次前去,阵仗中都有一个缺口令他二人逃脱,泽王那边却又没说什么,仿佛不知道我们一直有来往。

    所有人都早已得知我与小桑两情相悦,就差陛下赐婚,奈何泽王瞧不上我,那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若是我有机会,哪怕是绑着人堵着嘴,也要让他在拜堂时受我这一礼,让我堂堂正正得到他的掌上明珠。

    小桑今日依旧是与我诉说泽王的严厉,太子的病刚好些,他就进宫为太子讲兵法了,留下的人根本不敢放她出府,她也是有心无胆,只好每天与我书信来往聊聊每天吃些什么,做些什么,她觉得这些聊着虽平常,却令她十分满足,我亦是。

    我揭开这张准备看底下的,意外触到纸后硬物,再往下一翻,原是半块玉佩,玉佩下的信纸上写着:

    “昨日感到你闷闷不乐,今将贴身玉佩一半赠予,以解相思。”

    我恍惚得有些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了,只紧攥玉佩发愣,回过神来时赶紧接着向下看。

    “月事依旧是如此难熬,好难受呀。”

    “南街那家糕点越做越难吃了,愁人。”

    “对了对了,你上回问我喜欢听什么曲,我不挑的,都可以。”

    “好想见你啊。”

    她这段日子身体不舒服,我得去陪她才是,我在回信上同她约好了时辰和方向,打算之后趁着泽王每日外出,我再去她家的偏门奏曲,邵章探过话,那儿离她卧房最近,王妃身子弱,王府事务又众多,她不常管我们小辈,只要避开泽王就够了。

    我到阿爹的书房里收拾出搁置许久的琵琶,又翻箱倒柜寻谱子,许久未弹,弦松得不能再松了,纵使裹着布,琵琶也蒙上了浅浅一层灰。

    出门买来弦和白芨,将弦修好以后试着弹了下,发觉就算没有谱子,也还记得些许曲调,琵琶是阿娘曾用过的,如今她忘了个精光,也算是传给了我。

    若水替我将白芨熬好,接着涂在我指上,我来不及涂一月半月来养指尖,只能涂一天勉强护一下。

    我回忆曲调,闭眸想象置身于金灿灿的稻田,风拂过面庞吹起发丝,头顶似有枯叶落下,与我擦肩,又飘至膝上,滑落到脚踝,拨弦的指由慢转快,突然停滞,复又快得起风,农户们脸上丰收的笑容历历在目。

    一曲后,渐渐睁开的眼有些受不住窗外照射的强光,我用力眨了眨,低头轻轻拨了下弦,不知这首见秋,能否博她一笑。

    我弹了不到一半就感到十分疲累,还有些走了调,手已在微微发抖,尤其右手,酸得不行,后边儿半段其实是硬撑的,看来我身体真是差到极点了,在家这么多天一点都没补回来。

    熟能生巧,我努力回忆同外翁与阿娘学琵琶的那些日子,直将弦都弹松了点,险些裂了个指甲,若水正好端来鱼羹,见状,到妆台的盒子里拿出细布,然后回身坐在侧旁替我绑好手指。

    “公子小心些手,夫人老爷见了要心疼的。”

    “好。”

    “公子为何突然苦练?”

    “我想弹给小桑听,就在泽王府的偏门。”

    “公子要、要去泽王府外头奏乐?”

    若水一脸惊讶,我被逗笑了“你且安心,我不会与泽王撞上的,也没人会去告诉他。”

    只要我戴着帏帽,扮作女子,料想泽王府的人也看不出我是谁,泽王若长久不答应,那我就更加大张旗鼓,届时满城皆知,我也好迫着泽王嫁女,我绝非有意毁小桑名声,只是不想让她嫁给别人,我心中有她,她也钟情于我,不是吗?

    接连书信来往已好几日,我前天就在书信同小桑说了自己对音律不甚精通,都是自小从外翁那听来的,勉强入耳取个乐,邵章拿着信回来告诉我,泽王府的小兄弟透话,他们不可过于频繁放水了,泽王身边的老亲信回京,同泽王一样古板得很,我们不可过于明显,所以这是小桑近日最后一封信了。

    她依旧担忧我的身体,想念我给她讲故事,想念一同用膳,想念那段没有任何人阻碍的相处,多么轻松畅快,她很想替我推这四轮车,想揉揉我经常发晕的头。

    将信叠好收进盒中,我立刻将四轮车挪到柜子前,找出帏帽与绿裙,将外衣一换,又在妆台拿脂粉拾掇一番,抱起琵琶就出屋去喊人。

    “邵章!”

    坐在栏杆上逗猫的邵章抬头看到我,不禁慌神“公子?”

    “邵章,泽王现下在哪?”

    “还在宫里给太子授业。”

    “我们走。”

    “去哪啊公子?”

    “泽王府偏门。”

    “那位姑娘又来了。”

    “姑娘家住何地,可许了人家?”

    “姑娘,掀开来让咱看看吧,这都遮了好几天了,看不着你的脸啊。”

    “诶姑娘,我有一同僚,虽是老了点,但颇有钱财,你腿疾多有不便,要是愿意嫁给他,保证下半辈子吃喝不愁,只管抱着孩子享乐!”

    邵章本要赶走这些无赖小人,但我又不是女儿家,没什么好怕的,只叫他黑布遮面站在身侧护我,这些没出息的种不用搭理便是。

    我一曲美人兮奏完,巷子卖鱼干虾米的婆婆踉跄上前问道“姑娘为何日日来此,是在等什么人吗,这巷子腌臜,乱得很,姑娘千万要小心啊。”

    我掐着音尽量不露破绽“多谢婆婆关心,有泽王坐镇,想必不会有人犯上作乱。”

    婆婆拍了拍我的手,亲切的笑容透过帏帽尽收眼底,婆婆离开不久,远处走来一对夫妇,我认得那嫂嫂,她是这条街闻名的绣娘,大家都叫她方娘或是方嫂,手艺在京中数一数二,就连阿娘也十分看好她,时常买她的绣品,我曾在长情楼见过她来蹭吃,他们越走越近,口中尽是冷嘲热讽。

    “切,怕不是想勾搭泽王,别说做妾,就这模样,当丫鬟都嫌脏。”

    “就是说,不过……这声音勾的人哟,心痒痒。”

    那男人直勾勾盯着人看,我偏头见到邵章快出鞘的剑,眼疾手快按住他手腕,低声道“别急。”

    我在泽王府偏门弹奏琵琶已有六七日,百姓时常驻足,闲暇时就来搭话寻乐,等忙碌起来就又散去人潮,虽大多不会逾矩,但仍有不知好歹之人,我对那夫妇笑脸相迎,手拨了下弦,学着长情楼姑娘们那套,撩起帏帽一角抛去目光。

    “这位嫂嫂,同为女子,何必为难呢,大哥盯着我许久了,我隔着纱都怪不好意思的,您还是快管管他吧,若是每天对着别的女子落涎水,要闹笑话的。”

    果然,方娘闻言就给了她相公一掌“狗东西,你娘生的眼睛就是这么用的?!”

    她怒火中烧,我赶在她来打我之前主动上去拽住她胳膊,粗布磨着掌心,我半带哭腔“大嫂嫂,你相公那眼神好似要吃人,全然不顾你在旁,还是嫂嫂温柔,嫂嫂如此倾国倾城,想必旁人都羡慕得紧呢,千万莫置气,免得长皱纹,我腕间玉镯有养颜之用,你我有缘,手串就送于嫂嫂吧。”

    她浑身气焰消了大半“哎呦,这手镯可贵了吧,这我哪能收啊。”

    我将玉镯塞进她掌中“嫂嫂就收下吧,权当我向嫂嫂赔罪了。”

    “妹妹客气了,嫂嫂能是那么小气的人吗是不是,你,快和人家道歉!”

    她猛踢自己相公一下,那人只微微低头弯腰“诶,知道了知道了。”

    得知我家中并不贫寒,他们转瞬变了脸,方娘很快将我给的玉镯戴在自己手上,笑得眉眼弯弯。

    “妹子啊,听嫂嫂一句,泽王太老,京城的达官贵人这么多,你还是换个地方吧。”

    “噗嗤,嫂嫂误会了,是郡主请我来此奏乐,泽王不让郡主出府,我只能出此下策,只希望郡主能够满意。”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慢慢弹,有什么事儿,找你嫂嫂,啊。”

    终于送走了这对财奴夫妇,耳畔忽闻一阵丝弦声,邵章疑惑抬头。

    “公子,这是……筝?”

    “对,应该是小桑,她说过,未进京时就习过一段时间的琴。”

    我竖起耳朵细听,筝声如潺潺溪水流淌心间,平稳,但又紧紧抓住了心神,只听一次便知百听不厌,等得空再见面,定要问问这是什么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