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拜师?

    李余看着这些胡乱吹捧的,最终也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

    蔡邕抄的是李余编撰的义务教育的各科书籍,这些玩意这本来就是李余在系统没有到的时候,准备用来换富贵的。

    毕竟没有办法回去的话,活的好点也不错。

    没想到后来系统来了,在得知自己可以回去之后,就再也不敢拿出来了,然而家中就那么大个地,根本没有办法藏完。

    要不是李余是守宫令,掌管笔墨纸砚,即便是想要写这些,也没有足够的竹简来写。

    李余也不想拿去丢了,毕竟写了这么久。

    而且毕竟来一趟给这里留下一些东西,能够让历史进程加快一些倒也不错。

    于是李余只能将正册放在家中,然后把注释藏在床底。

    正册是可以随便看的,毕竟这是近两千年后的东西,很多东西没有注释是根本看不明白的,只需要将注释藏好。

    其他人即便是把正册拿走了,没有办法得知其中的内容。

    却没想到这一次洛阳大火,竟然被这些人给搬出来了。

    搬出来了也就罢了,连注释都被翻出来了,这才是大事。

    李余颤抖的问道。

    “你们将所有的东西都搬出来了?”

    徐庶看着李余如此激动不由得心中感叹,先生果然大义。

    这些东西是先生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对于这些东西先生比谁都看重。

    但自从醒来之后,到现在却是一个字都没有提过,想必是怕自己愧疚,如今见书册完好无损,这才面露激动之色。

    先生他真的,我哭死。

    徐庶点了点头道。

    “先生安心,已经全都救出来了。”

    蔡邕拿起一卷书简递给李余,让李余观看。

    “且我们都已经将其整理成册,誊抄百余卷了。”

    洛阳之中识字的人本来就不少,在听说李余所著之书后,所有人都想着过来誊抄。

    起初陈宫还有顾虑,但蔡邕却说,先生连我都能舍身相救,为何会不愿传下此等大学问?

    然后陈宫他们一想,是啊,李余连蔡邕这种董卓的人都能舍命相救,怎么可能会不愿传播自己的学问。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你写书让人发表的话,不是人家书商给你钱,而是你给人家钱。

    而如今这些人自愿为李余扬名,这在陈宫徐庶等人眼里是好事。

    在李余昏迷的这些天里,他们一边誊抄,一边研究其中的学问。

    他们发现李余将这些书册分为几大类,每一大类之中又包含数十乃至数百个小类。

    每一类都环环相扣,而几大类之间又有紧密联系,就比如说数学与物理还有化学这几册。

    这些东西深奥至极,想要搞明白后面的一道简单题目,就要将前面的东西全部学会。

    没有数年苦功根本没有办法钻研清楚,他们越是观看越是感觉到了深奥玄妙。

    李余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是如同圣人再世一般的人物,这些的东西除了生而知之者,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解释。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东西是后世的义务教育书册,这东西本来就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这是几代人所研究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个人的智慧所能想明白的。

    如今见李余如此高兴,也都为李余感到开心。

    李余看着一屋子的人都在说奉承话,良久之后也就只能算了。

    反正本来就是准备留给他们的,现在只是早一点给他们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边安慰着自己,一边走出房门,李余怕再待在这里会把自己气死。

    对了,把自己气死算是自杀还是他杀?

    见李余离去,众人呆了片刻,不知道李余这是什么意思,转头看向徐庶。

    这里就徐庶猜李余的心思猜得准,但张辽却先开口了。

    “你们放手施为吧,先生方才与我一番交谈醍醐灌顶,百姓之智亦有,只是未开,如今所为,皆乃先生之意。”

    众人听了之后恍然大悟,纷纷称赞李余之智如同煌煌大日,久看不觉,然至落日之时,方才觉察先生之智照耀世间。

    从房间之中走出之后,看着天边的太阳,现在只能看樊稠的了。

    加油啊!拿大刀的!

    李余在洛阳城中沿着街道闲逛,一路上所遇之人,皆向李余行礼。

    李余一一回礼之后,来到了皇宫之前,皇宫已经被烧毁的不成样子。

    但门前却还有侍卫站着,看来刘辩与何太后应该还在皇宫之中。

    侍卫见李余来了,赶忙入殿通报,其实也不用通报,李余都看见了在皇宫废墟之中的何太后了。

    在何太后身边则是跟着刘辩,刘辩这傻孩子本来就轻佻不够稳重。

    这也是为什么汉灵帝将皇位交给刘辩的时候,有些犹豫的原因。

    但不得不说汉灵帝确实是个聪明人,宫内的十常侍是何太后掌管,宫外的大军是何进掌管,除了何进之外就是何苗了。

    这权势最大的几个人都跟刘辩有关系,只有刘辩上位,他们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但汉灵帝死活也想不到,他给刘辩留的这些班底,竟然自己起内讧了,

    先是被袁绍他们带兵入宫吓了一通,然后落入董卓手中,现在又被大火一烧,似乎显得更加的呆了。

    见到李余来了,何太后赶忙上前,刘辩这才跟着何太后,唯唯诺诺的来到了李余面前。

    李余朝着刘辩行了一礼,刘辩赶忙给李余回礼,何太后这才开口道。

    “少府昏迷数日,如今身体可好?”

    李余点了点头道。

    “倒是无碍。”

    何太后与李余一番寒暄之后。

    “先生观天子如何?”

    李余有些奇怪的看了何太后一眼,好端端的问他这个干什么?何太后也想废帝了?何太后还有一个私生子?

    “天子年幼,才能不彰,假以时日,必成明主。”

    何太后却是叹了口气,刘辩什么模样他太清楚不过了。

    如今局势艰险,如果不给刘辩找一个靠山,局势危机之时又该如何?

    “先生,天子欲拜先生为师,不知可否?”

    李余奇怪的看了何太后一眼,但随即就反应了过来。

    这何太后不是真的要李余教刘辩什么,而是将李余绑在刘辩的身边,这才有这个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