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繁体版

第五十二章 新的作死已经出现,我辈怎能停滞不前

    虎牢关是天下险关,也是关东诸侯想要进洛阳的必经之路。

    这就是为何在原本的历史之中,汜水关董卓都不在意,虎牢关董卓却亲自带着吕布来坐镇了。

    因此虎牢关之中的士卒也是有两万余人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虎牢关之中的守将正是胡珍。

    手下有五大中郎将,分别是董卓的女婿牛辅,与心腹胡轸,还有段煨,董越,徐荣了。

    胡珍作为董卓的心腹深得董卓的信任,因此为董卓坐镇虎牢关,抵挡关外对董卓有威胁的人。

    “只要击破虎牢关,关中粮草足够先生支用。”

    李余听到这里不由得皱起来了眉头,这虎牢关想破,谈何容易?

    但是贾诩如果这么说的话,贾诩说不定有办法,抬头看向贾诩,贾诩点了点头。

    “先生,那胡珍与学生虽并不相识,但学生有一计可得虎牢关。”

    李余顿时便来了精神。

    “速言之!”

    贾诩伸手从背后摸出来了一卷书简,然后将其打开,放在李余面前,然后指着竹简上的图形道。

    “先生请看,这乃是学生根据先生物理一书,所改良的发石车。”

    李余看向竹简上画的图形,这图形确实是一个改良的发石车。

    发石车其实就是投石机,这东西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了,只是早期的投石机并不能发射多重的东西。

    顶多也就是十几斤罢了,再重的话石块无法飞入城中,往前挪又会暴露在守城方弓箭的覆盖之下。

    因此几百年来一直都没有怎么变过,却没想到贾诩把这东西改良了。

    贾诩指着投石机为李余解释道。

    “先生且看,我发现先生物理之书中,有一原理名为杠杆原理,我便加长吊臂,加重配重,使此投石机可抛三十斤重物!”

    张辽点了点头,赞叹道。

    “文和大才,然这投石机虽精巧,却无法击破虎牢关啊。”

    虎牢关听名字似乎是一道关卡罢了,但其实与一座城池也差不了多少了。

    再加上虎牢关墙高且险,关内又有两万士卒,就算是有这改良之后的投石机又能如何?

    贾诩却是摇了摇头。

    “文远手中兵将不过万余,如何能破拥兵两万的虎牢关,先生且再观此书。”

    贾诩再拿起来了一卷书简,将其展开放在李余面前,张辽赶忙凑到前面看了起来。

    “先生且再看此书,此乃是先生之策中,生物一册,人患病是因为感染名为病毒的不可观之物,而人死后疫病丛生便是因此,若是用此投石机将洛阳之中深埋的尸体投入虎牢关内!”

    “瘟疫必会肆虐,届时关内守军染疫,连粮草都食不甘味,正是为我们将粮食省下来了啊,若是先生担忧,可使百姓备青蒿。”

    李余看着贾诩一脸兴奋的模样,就像是是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玩具的小孩子一样。

    贾诩的计确实是毒,这计下去之后,胡珍只怕是会死的很惨。

    但这计太恶心了,而且瘟疫一旦肆虐的话,即便是洛阳城内的百姓备有青蒿防患于未然,但其他地方的百姓怎么办?

    “不可!”

    见李余拒绝,贾诩即便是说的正兴奋,也停了下来,然后思索了片刻之后开口道。

    “若是先生觉得投放尸体不太仁义,可捕鼠食尸,使之染疫,投入城中,鼠小难捉,再由鼠染人……”

    不得不说贾诩这生物学学的确实是地道,不仅学了病理,而且还学会了书中提到的青蒿防疫。

    然而李余却是突然从这之中看到了一条路。

    一条回家的路!

    是啊,如今张辽军中只有一万多士卒,而虎牢关有两万,怎么说也都不可能打的下来。

    那既然打不下来,那不如劝其归降啊!

    如果胡珍投降的话,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胡珍不投降,那把自己杀了,洛阳的危机也可以解除。

    胡珍投降的话,虎牢关之中的粮草就可以拉出来救人。

    而如果胡珍不愿归降,那胡珍把自己一杀,然后朝廷这边是贾诩在主持朝政,以贾诩这狠毒的性格,必定不会接收颍川的数万流民来增加负担。

    这样一来,自己也不用受煎熬,毕竟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死了。

    而洛阳百姓也得以保存,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除了颍川的数万灾民,可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数万人饿死……

    李余思索了片刻之后,叹了口气道。

    “不用说了,我亲自去见胡珍,说服他归降朝廷,用虎牢关中粮草救民,若是我无法回归,你们当取出一部分粮草,赠与流民,使其可以继续逃亡。”

    张辽赶忙阻止道。

    “先生不可,那胡珍乃是董卓亲信,如何愿归降朝廷?先生此去乃是万劫不复啊!”

    “是啊先生,胡珍此人在西凉军中亦是有名,此人性情残暴,不足于说啊。”

    胡珍的性格,李余当然也是有过一定的了解的。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初平二年(191年)的时候,前一年在与董卓军交锋中被徐荣击败的孙坚重整军队,屯军在梁县阳人。

    董卓就以胡轸为大都护,当时任骑督的吕布以及众多步骑校督,率五千步骑进攻孙坚。

    然而胡珍的性子特别急,随行的官兵无法疾行。

    胡轸就扬言

    “此次出兵,要斩一个青绶高官,才能整肃纪律。”

    青绶的意思是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

    也就是胡珍还没有开战,就要杀自己一个高官来整顿军纪。

    这话不要说那些本就艰难跋涉的士卒了,就算是吕布等人听了后都极为不满。

    就胡珍这性格,自己去的话,必会被毫不留情的直接杀了。

    这一刀捅自己哪里合适呢?

    死前要不要喊几句诗词什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还是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在上为……

    不行,这个有点长,死前那一点时间怕是说不完。

    越想李余的心中便越是坚定,这一次我看谁能挡我!

    想到这里李余一脸正色道。

    “百姓万人受苦,我今为官,一不可使百姓饱食,二不可使天下归心汉室,若今日不过数万流民,我再视之不救,来日又有何颜面以对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