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繁体版

第五十九章 返回洛阳

    吕布与张辽为队伍开路,胡轸与徐荣护持着李余的车驾,虎牢关内的士卒则扛着粮食,一些百姓也扛着粮食,兴冲冲的跟在士卒身后。

    胡轸与徐荣见李余的车驾周围围着这么多的百姓,害怕李余被刺杀,便想要将百姓驱逐走。

    然而李余却是制止了,毕竟如果真的有刺客,那可太好了。

    李余看着护持在自己身旁的胡轸与徐荣,不由得感觉到了一丝忧伤。

    唉,棺材都准备好了,怎么就又竖着回去了。

    李余掀开车驾的门帘,见到一名老者扛着两袋粮食,踉踉跄跄的在路上走着,虽然如此艰难,但却还是极力想要跟在车驾之旁。

    李余叹了口气,罢罢罢。

    “停车。”

    徐荣与胡轸赶忙上前询问李余。

    “先生何事?”

    李余没有说话,只是从车驾上下来,然后来到老者的身边。

    “老丈来将粮食放在车驾上吧。”

    老者见李余这么说,赶忙开口道。

    “先生不必如此,别看老朽已经六十有余,但如今还是可以健步如飞,先生你看。”

    一边说着一边扛着两袋粮食在李余面前走了起来。

    看着老者的步伐,李余赶忙上前制止,这个时代平均年龄不过三十,老者到六十已经很不容易了,别再把老腰闪了。

    李余二话不说,上前将两袋粮食扛了起来,然后放入车驾之中,而自己则下车步行。

    老者看着李余如此,愣了片刻之后,不敢与李余并排,只是跟在李余身后。

    李余却是停了半步,特意等待老者上前。

    “老丈,家中可还有人?”

    老者赶忙回答。

    “有有有,我家里还有一个儿子跟两个孙子,其他的都被烧死了,儿子在洛阳大火之中,腿被烧伤了,这才没来,扛一袋我怕不够吃。”

    李余沉默了片刻,乱世的百姓就是如此,家里还有活人,就感觉生活还有希望。

    但真的还有希望吗?

    要知道在三国原本的历史之中,这一场战乱足足持续了百年之久……

    自己即便是有这个心思,但又能够如何改变?

    老者见李余沉默,便又默默退回李余身后。

    李余转头寻找老者,想要再问些什么,但一回头这才发现,身后跟着的人太多了,老者也十分的多。

    而那人已经融入的百姓之中,似乎就像是这个时代百姓的一个缩影,在表达完了之后,便又回到百姓之中。

    “让行路艰难的百姓,将粮食放在我的车驾上吧。”

    胡珍与徐荣对视一眼之后,便低头称诺,然后安排去了。

    百姓太多了,但车驾只有一辆,然而看到了李余的所作所为之后,胡轸与徐荣也下马将自己的战马让出来,然后将粮食放在马背上。

    看见自己的将军都是如此,下面的士卒也是纷纷如此。

    李余看着战马马背上的粮食,又看见与士卒交谈不再恐惧士卒的百姓。

    或许这个世界真的因为自己已经改变了一些……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去,又满满当当的回。

    待回到洛阳时,留在洛阳的百姓见到李余的车驾,纷纷上前相迎。

    陈宫与徐庶两人捧着托盘立于刘辩与何太后身后。

    见到李余的车驾来了,何太后带着刘辩上前。

    待马车停下之后,刘辩上前对着车驾行了一礼。

    然而却发现车驾没有半点动静,刘辩又行了一礼,见车驾还是没有动静,何太后也觉察到了不对,走上前来。

    张辽计见状赶忙上前,一把将车驾拉开,何太后与刘辩这才看清楚车驾之中并没有李余,车驾之中装的全都是粮食。

    何太后有些疑惑,这先生的车驾之中,为何全都是粮食,难道张辽他们真的用先生去换粮了?

    “文远……”

    张辽转身指向身后,何太后顺着张辽的指向看了过去。

    这才发现李余正在一老者身旁,扛着一袋粮食,与老者有说有笑的走了过来。

    徐庶与陈宫见状,赶忙将手中的托盘放下,然后上前为李余接过粮食。

    李余抬头一看这才发现已经到了,刘辩与何太后已经在等着他了。

    “太后,陛下,臣……”

    李余还未开口,却见何太后道。

    “先生不必解释,先生心系百姓,乃是我汉室之幸,还请先生饮过此杯,此亦乃百姓心意。”

    李余上前拿起杯子转头环视一番左右,见百姓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

    “诸位放心,粮草已经取来了。”

    然而一名百姓却道。

    “我等并非因粮食在此,而是为先生在此。”

    此时另一名百姓也开口道。

    “先生为我等百姓不惜身死,我等怎会因粮食而忘先生。”

    李余看着这些百姓,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

    “先生此次虎牢关之中的粮草足够百姓半年之用,百姓已经开垦良田,待秋日就有新粮入仓,便再也不用如此拮据了。”

    陈宫一边翻着手中的账本,一边对李余道。

    李余将手中的笔放下,然后将几卷竹简拿了出来。

    将这些的东西抄写之后,向百姓宣传下去。

    陈宫将手中的竹简打开看了一番之后,发现这些是写如何对于各种病防治的方法。

    比如说预防天花,就需要种牛痘,对于瘟疫需要用到青蒿,以及伤口的缝合之法,还有酒精蒸馏消毒法。

    这些东西拿出来任何一件,都是跨越式的,而如今李余一口气写出来了这么多。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不要说什么洗澡了,一些人即便是喝水,也都是趴在牛蹄窝里河。

    根本不管什么水干不干净,喝完之后轻则腹泻,重则感染各种寄生虫。

    如今先生将这些东西写出来,用以警示万民。

    陈宫对李余行了一礼,然后大步走出房间之中。

    陈宫一边誊抄书简之中内容,一边庆幸自己这辈子碌碌无为,然而在选择跟随于先生左右这一件事上,比他这一辈子所做的事加起来都要重要。

    随着陈宫的宣传,再加上百姓对于李余的信任,这些东西很快便在洛阳的百姓之中传播开来。

    而贾诩自然也得到了,贾诩打开竹简看了一眼之后,不由得叹了口气。

    先生如此爱民,自己的这些东西难道就没有出头的机会了吗?

    贾诩看向一旁自己写下的书简,书简的最前方赫然写着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