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繁体版

第六十一章 何太后的思考

    混乱将起,然而洛阳却还是百废待兴的模样。

    如今距离当初火烧洛阳虽然已经过去了三个月,但要知道当初遭灾的可不只是洛阳的百姓。

    洛阳附近的郡县,只要是在乱军逃跑的道路上的,基本上都被抢掠一空。

    如今朝廷说是朝廷,但其实令不过黄河,河内郡被并州军阀张扬所把控。

    张扬原本是丁原的部下,但后来丁原被杀,张辽归顺朝廷,张扬的几个同事走得走死的死,张扬莫名其妙就成了并州的实权人物。

    而在司州的平阳郡被羌胡劫掠只能勉力支撑。

    也就是弘农郡还能好一些,但却也是经常被函谷关、以及新建的潼关兵卒出关抢掠。

    吕布的大军需要防范在许昌的李傕,张辽则是拱卫洛阳,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办法再进行维护。

    这万余大军实在是捉襟见肘,根本不够用。

    好在如今胡轸与徐荣已经归顺朝廷,原本胡珍名下的两万大军,也顺势归了朝廷。

    徐荣返回虎牢关继续驻扎,而胡轸则是留在洛阳,跟在李余身边。

    这倒不是李余夺他的军权,实在是他已经不可能回去了。

    他的部下当初已经明确反他了,他再回去的话,很容易出城打猎的时候,被野猪射八箭而死。

    因此胡珍也算是想明白了,就呆在洛阳当一个闲散官员也不错。

    虎牢关外没有敌军,因此将关内的两万人调一万五千人出来。

    将其中的五千人交给了吕布,剩下的一万人则交给了张辽。

    张辽朝着李余行了一礼道。

    “辽必当不辱使命,不负先生所托。”

    李余点了点头,便让张辽下去了。

    如今虽然兵力多了两万,加上原本的大军一共也有三万多,但董旻可是起了二十万大军。

    这二十万对三万,怎么看都不可能赢,但李余却是不想输。

    就西凉兵那跟狗屎一样的军纪,如果被攻破洛阳的话,洛阳之中的百姓十不存一可并不夸张。

    不过好在如今虎牢关已经拿下来了,如果打不过的话,还能往陈留郡跑,到时候虎牢关可以封住关外的诸侯,也可以挡住关内的追兵。

    这也是李余在听说董旻要起兵攻洛阳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的准备。

    一旦前线战局不利,李余立刻就会让贾诩他们带着天子与何太后东逃。

    这也算是没有后顾之忧了,想到这里李余就开始思索自己该找一个什么机会死一死了。

    如今该做的基本上都已经做了,其他的事情那是实在是没有办法。

    就比如说如今董旻起兵攻洛阳,二十万对三万,拿什么打?打不了!就没有那个基础!

    如此悬殊的兵力,即便是董旻诈称二十万,但军中十万大军起码是有的。

    这种机会只能安排百姓跑路,死守的话伤亡会更大。

    徐庶在这时来到了李余的房间之中。

    “我让你准备百姓东迁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吗?”

    徐庶点了点头道。

    “先生勿忧,百姓皆已知晓如今状况,并无反对者,一旦文远不支,百姓即可出虎牢关。”

    李余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我也放心了,可有不愿迁徙者?”

    “百姓原本十之五六皆不愿迁,然闻先生之策后,便再无异议。”

    李余点了点头,看来名声好到还是有些益处的。

    二十万大军想要出征的话,没有一两个月时间做准备的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中粮草、辎重、兵将皆需要时间是准备,还有征来的民夫,这些都准备好了,大军这才能够出击。

    否则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错,等来的便是灭顶之灾,因此还有足够的时间安排百姓。

    整个洛阳一副风雨飘摇之感,来往大臣脸上也是一副惊惧的神色,稍有动静便会有人驻足观看。

    徐庶跟在李余身后,看着张辽的大军远去。

    “先生,此战会赢吗?”

    “会赢的。”

    这一战李余确实是希望张辽赢,来了三国这么久,这一次是李余唯一一次希望打赢的。

    毕竟如果打赢了的话,百姓就可以不用这么折腾。

    但战争这东西,打的就是一个实力,又不是元气弹亦或是光,只要有希望就能赢。

    张辽三万对二十万,怎么看不都像是能赢的样子。

    如今百姓也已经准备好了,这一仗也几乎是必输,我到时候顺便找个死,不过分吧?

    这可太不过分了!

    简直就是合理到完美!

    李余一边想着这些,一边转头返回洛阳城中。

    原本李余的打算是跟着张辽一起去,但思索了片刻之后,就放弃了。

    毕竟张辽跟董旻打,压力就已经够大的了,自己就不去给张辽添堵了。

    等到张辽坚持不住已经必输的时候,自己再去就是了。

    心情大好之下,李余还有心情问起来了徐庶如今研究的怎么样。

    “先生所著内容深奥非常,庶不解甚多。”

    李余笑了笑道。

    “一一说来。”

    徐庶从怀里拿出一副书简,然后打开指着上面开口道。

    “先生我挑选了三百株……”

    为徐庶解答了很多问题之后,李余这才返回了皇宫之中。

    来到自己的房间门前,发现门前面站的侍卫不见了,李余还有些奇怪。

    待走进去之后,便不再奇怪了,何太后正拿着一卷书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正兴致勃勃的看着。

    见到李余来了,赶忙起身。

    “先生。”

    李余也只能无奈回礼。

    如今何太后跟刘辩过得不知道有多舒服,每天各种政务也都不需要他们处理,但这也不是架空。

    他们想要办什么事,说一句就行了,毕竟李余根本没有那个心思去抢权什么的。

    只是这何太后经常来找自己问一些有的没得。

    “先生请看,先生书中所言,生物皆有遗传性,北方人身形高大,南方人善水性,草原人善马,若是将北方人与南方人为夫妻,其子嗣再与草原人结合,岂不是即身形高大又熟水性,也善马战……”

    “?”

    不是哥们,这谁教你的?

    我书上是这么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