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繁体版

第八十六章 方向

    於夫罗死后,胡族联军瞬间就崩溃了,另外一支胡族大军,根本都没有能过黄河,就被徐晃堵在了黄河边上。

    如今徐晃因为守城有功,因此被提拔为校尉,对此徐晃很是满意,在函谷关守着关口很是惬意。

    於夫罗来势汹汹,走的却是如此草率,让天下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

    洛阳虽然暂时安定,但一直这样却也只能偏安一隅,最终还是难逃被杀的下场。

    因此贾诩和徐庶陈宫还有张辽,这些人都建议李余主动出击。

    但如今虽然於夫罗新败,但河东与河内两郡之中羌胡众多,一旦一个不慎兵败,等待洛阳的就是被烧杀抢掠。

    但如果不肃清这两地的羌胡,任由这些羌胡霸占大汉的国土发展,等待洛阳的依然是被烧杀抢掠的下场。

    因此这羌胡人不能不除!

    如今於夫罗刚好败了,这些羌胡人陷入内乱之中,正是最好的机会。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人被送到了洛阳来,或者准确的来说,是一个人的人头,这是刘虞的人头。

    李余看着刘虞的人头被公孙瓒的使者送到洛阳来,是没有什么反应的,但是其他人可不同。

    张辽也不管什么肃清羌胡了,立刻上书就要对公孙瓒出兵。

    陈宫与徐庶也是义愤填膺,这其实也好理解。

    这刘虞不仅是朝廷封的幽州牧,更是大汉宗室的宗正。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当刘辩被废了之后,天下是不认董卓立的刘协的,他们想要奉刘虞为新帝。

    如果不是刘虞誓死不从,甚至还说如果逼我为帝,我就跑到胡人的地盘上去,这才让这些人心死。

    这就足可见刘虞的身份之尊贵,然而如今刘虞竟然被公孙瓒杀了。

    对于其中的情况,李余自然是知道的。

    如今在冀州公孙瓒和袁绍互掐,估计也已经到了尾声。

    这两人之间的冲突是导致刘虞死的直接原因。

    两人之间的矛盾其实严格来说是袁绍的不对,在起初的时候袁绍答应公孙瓒,得了冀州之后,分公孙瓒一些。

    因为当时袁绍不过是渤海太守罢了,而韩馥却是冀州刺史,冀州兵精粮足如果韩馥愿意的话,可以瞬间拉起一支十几万的大军。

    因此心里严重没有安全感的袁绍,选择拉拢公孙瓒。

    然而袁绍自己都没有想到,这韩馥竟然真的将冀州让给他了。

    这冀州得来的实在是太容易了,而且还和公孙瓒没有什么关系,于是袁绍就不打算将冀州让给公孙瓒。

    甚至还将前来讨要冀州的,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给杀了,这一下公孙瓒就和袁绍彻底撕破脸了。

    公孙瓒的实力极为强大,根本就没有将袁绍放在眼里。

    毕竟公孙瓒在幽州和那些羌人打了几十年,打出来的威名赫赫,根本不是袁绍这么一个起兵才两年的世家子弟可以比的。

    因此还没有开始打的时候,公孙瓒就已经为自己的属下封了一些小官,比如说冀州牧兖州牧什么的。

    将馆封好之后,公孙瓒就和袁绍开打了,然而这一打可就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了。

    先是界桥大败,然后又是一连串的败仗,袁绍在逆风的时候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

    公孙瓒屡战屡败,在幽州之中征了不少兵,堪称穷兵黩武,刘虞却是不想让公孙瓒在这么打下去了。

    然而此时的公孙瓒已经杀红了眼,谁的都不听,这才导致了刘虞被公孙瓒所杀。

    李余看着大殿之中,为刘虞哀伤的众人,还有义愤填膺要打公孙瓒的诸将,不由得叹了口气。

    何太后看见李余叹气,赶忙开口道。

    “先生可有异议?”

    李余点了点头道。

    “今公孙瓒杀宗正,已成困兽之境,朝廷便是发兵攻打,亦无益处,反遭袁绍猜忌,不定有何变故,不若发兵河内,使我百姓安定,百姓再无沦为肉食之苦,朝廷再无倾覆之危。”

    殿内众人看着李余,没想到李余作为如今朝廷的门面竟然选择了不要面子要里子的做法。

    按理来说这公孙瓒杀刘虞,其实就已经是逆贼了,与造反无异。

    朝廷如果想要维持脸面是必定要发兵去打的。

    李余想的跟这些人却是根本不一样,毕竟李余是知道历史的。

    其实根本不用朝廷发兵去打,公孙瓒这东西已经蹦跶不了多长时间了,袁绍自然会收拾他。

    反倒是朝廷会彻底沦为了一個只有面子没有里子的东西,这面子甚至都是曹操撑起来的。

    面子根本就是屁用没有,反倒劳民伤财。

    但其实最重要的是,公孙瓒没有几天命好活了,去讨伐公孙瓒根本没有可能会死。

    但打这些羌胡人可就不一定了,这些玩意可都是不讲道理,直接抡刀子就砍的货色,这还不是死定了?

    如今洛阳附近已经没有什么人可以威胁到朝廷了,如果继续待在洛阳,等待李余的只会是长命百岁。

    每每想到这里,李余就觉得根本无法忍受。

    出兵!必须要出兵!

    而李余的回答也让原本想要维持大汉颜面的官员清醒了过来。

    贾诩方才就在一旁冷眼旁观,并没有表现得如同陈宫那般激动,在看见李余选择不出兵的时候,贾诩不由得点了点头。

    到底是先生,不愧是世间最顶尖的智者。

    如今朝廷说什么面子,其实朝廷的面子早就在刘辩被废的时候丢光了。

    后来袁绍说持玺者帝,而朝廷久久拿不出玉玺,一些人甚至已经不认朝廷为正统了。

    这就是为何如今天下会如此之乱的原因,如今发兵幽州,只会导致朝廷如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彻底被掏空。

    想到这里,贾诩崇敬的看了李余一眼。

    然而李余的下一句话,却是让贾诩慌了神。

    “臣欲领兵,诛除羌胡。”

    贾诩一听赶忙上前劝解道。

    “先生不可啊,今朝廷局势危急,若天下再有变故,天下奈何?”

    李余却是笑了笑。

    “不必担忧,今我只需精兵三百便可。”

    听到李余这么说,百官都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