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我的三国不可名状
繁体版

第29章 青州兵

    除了伤势较重的乐进之外。

    陈留起兵时曹家战将们几乎都到齐了。

    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渊。

    曹休曹昂。

    以及程昱,张错。

    伴随着曹操落座,众人也纷纷坐下。

    张错挨着曹昂和程昱。

    他的对面坐着那个白面书生和少年郎。

    二人相貌有三分相似,书生年龄也就三十岁的样子。

    身边的少年,十六七岁,却有是双眼明烁,意气风发。

    程昱皱眉看着对方,许久之后,脸色一变。

    “来人可是颍川文若?”

    “正是在下,见过程先生。”

    听见颍川文若这个称呼。

    张错立刻挺起了腰杆。

    放眼整个三国,叫文若的有几个?

    除了那位荀令君荀彧之外,便再无二人了。

    历史上的荀彧,正是这一年,离开了袁绍投奔曹操。

    颍川人才辈出,荀彧更是年轻一代的才俊之一。

    其名望,学识丝毫不输颍川八骏的叔叔荀攸。

    此时的颍川士人的领袖或许有很多,河北的郭图,亦或者荀攸。

    但未来,十年之内,整个颍川氏族都会把荀彧,当做他们的领袖!

    “这位是?”荀彧看向了张错。

    曹操笑着摸了摸胡子:“我来介绍,这位是洛阳绣衣使,张错。”

    听闻绣衣二字。

    荀彧微微点头,并无太多情绪的变化。

    只是简单的回应了一句:“幸会。”

    之后目光便从张错身上强行挪移开来。

    看向了一旁的曹操。

    很显然,在座的众人当中。

    他眼里只把老板曹操,放在第一位。

    绣衣就算背景强大,他也不在意。

    或者说,他强行让自己,转移注意力。

    不去与张错产生过多的交际。

    他绝不是轻视张错。

    因为荀彧知道,今天能坐在这里的。

    绝对是曹操信得过的人。

    一般人绝不可能坐在这里。

    毕竟,能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一笔的人。

    已经很牛逼了。

    而荀彧却贯穿了三国前半段的跌宕起伏。

    以至于整个颍川氏族走向历史舞台,都拜此人所赐。

    颍川氏族在曹魏当中,拢共出过四代大佬。

    荀攸,荀彧,陈群,司马懿。

    所以这么牛逼的人,是不会轻视他人的。

    更不会轻视一个,与自己面对面坐在如此重要会议上的人。

    他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

    收敛锋芒,不做出头的人。

    此人城府,倒是深的可怕。

    “今日文若弃离袁本初,投奔我曹某帐下,幸得文若,实乃吾之子房”

    张错坐在角落里。

    心中感慨。

    现在有多爱,以后就有多刀。

    将来你赐死人家的时候,可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啊。

    “那这位少年郎?”曹昂看向坐在荀彧旁边的少年。

    荀彧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此乃吾弟,荀哲,字仙哲”

    荀哲?

    没听过。

    纵观三国历史,似乎都没有这号人物。

    “荀家小子,见过各位。”

    这荀仙哲表现的倒是不卑不亢。

    众人看着也都纷纷朝他投向示好的微笑。

    曹操轻拍桌案:“闲言少叙,此行前去昌邑,见到了刺史刘岱。告知我黄巾流寇已集结青兖交界,号称百万,也有二十余万。算上兖州境内十几万,加起来逼近四十万。”

    “青州已被这些黄巾吃的十室九空,如同蝗虫过境,刘刺史邀我等各郡太守出兵。”

    “各位,你们意下如何?”

    曹操的一句话,众人面面相觑。

    夏侯兄弟,曹洪曹仁,这类的武将,看向程昱荀彧这样的文臣谋士。

    仿佛是在说,冲锋陷阵我们来,运筹帷幄,算计千里的事情,还得你们先开口。

    可不管是程昱还是荀彧,俩人都是人精。

    也都刚投入曹操帐下。

    出谋划策没问题。

    但三十几万大军入境,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流寇。

    可也是三十多万人啊

    就是三十万头猪,抓都抓不完。

    他们就算心有韬略,此时恐怕也不会主动说出来。

    “操,原来职场那点事儿,放在三国也一个鸟样子。”张错内心腹诽吐槽起来。

    眼见无人说话。

    曹操把目光落在了曹昂的身上。

    作为未来曹魏继承人。

    曹既有意锻炼,也有意把他推向决策层面。

    曹昂也显然是有准备的。

    心中有了计划说道:“不知济北相鲍信,应劭,山阳太守袁遗,以及张邈他们,是何打算?”

    “鲍信决定坚守不出,并且谏言刘岱也按兵不动。”

    “倒是那应劭和袁遗,以及袁叙,打算各出一万部曲,前去迎敌。”

    曹操说道。

    曹昂冷哼:“心怀鬼胎,袁遗袁叙,都是袁家人,之所以出兵,无外乎是想让刘岱冲在前面,倘若有变,袁绍袁术定会趁虚而入。

    兖州四战之地,这种糜烂混战的局势之下,还各自一万兵?平日里一向抠门的袁家人,我看可不像是能做出此等大气之事的人。”

    曹操嗯了一声:“我想听你的意见。”

    曹昂也不避讳什么。

    虽然年轻,但却已有战场历练。

    他说道:“父亲,您与济北相鲍信关系莫逆。不如请他来濮阳,与我等形成掎角之势。”

    “我们两家合兵一处,黄巾贼势大,也会避开濮阳,直取泰山。”

    “我看那刘岱是没活通透,以为自己能号召兖州群雄。殊不知,袁叙他们,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

    听到曹昂这么说。

    张错略感诧异的看向他。

    实际上他的这通分析,的确已经很接近还原历史了。

    历史上的刘岱,就是拎不清自己几斤几两。

    因为入侵兖州的黄巾是流寇乱贼。

    于是联合其他人一起抵御。

    结果被黄贼阵斩了。

    曹操摸了摸胡须:“子脩你的意思,是要坚守不出了?”

    “孩儿是这个意思。”

    曹操点了点头:“嗯...很好。”

    明面上是赞许,是点头。

    但看得出来,曹昂的方案,曹操并不满意。

    他看向了程昱和荀彧。

    没说话,但潜台词和无关表情。

    都在催促他们,赶紧出一个方案。

    眼看老板都拿自己儿子抛砖引玉了。

    两个顶级谋士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荀彧点头:“在下附议,但需请曹洪令轻骑沿途袭扰,避免他们兵锋回头,再入濮阳。。”

    于是程昱说道:“我赞同昂公子的谋划,将军可派兵收缴黄巾军沿途县城村落粮草。若是不上交,便一把火烧了。逼着黄巾军前去泰山,山阳,济阴。”

    张错听闻,心想还能这么玩呢?

    荀彧这算是游击战,游而不击,逼得黄巾军去其他地方。

    程昱则更狠,直接抢光沿途粮食,让黄巾军不得不去抢其他地方。

    曹操似乎还不是很满意。

    转而看向众将军。

    其他武将,面面相觑。

    一脸“俺也一样”的表情。

    最后,曹操看向张错。

    曹操问道:“张绣衣有何高见?”

    张错撇嘴说道:“曹公觉得三十万黄巾兵峰如何?”

    曹操皱眉,显然不知道张错这么问的意思。

    但还是回答:“听闻沿途连克数县,号称百万,已城燎原野火之势。”

    张错点头:“恕我直言,程先生,荀先生的计划都是上佳之选,但我还有一个更好的计划。”

    “说说看。”程昱不服气的道。

    张错轻笑一声,探出手来,冲着众人握拳道:“把这黄金贼烧起来的野火,为我所用!”

    “三十万黄巾贼,不说全部收编,若只是收编一部分。能战着编入部曲,强健着分发耕田。”

    “这便是一支足以让曹公纵横南北的雄兵!”

    “我连名字都起好了,就叫青州兵!”

    嘶...

    程昱听完倒吸一口凉气。

    荀彧也把目光重新落在张错身上,既有审视之意,又有重视的意思。

    总之不再是像刚才那样,故意把眼神挪移了。

    而听完这话,曹操霍然起身。

    大惊道:“这...这是你刚想的主意,还是之前就有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