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子:从拜师三藏方丈开始
繁体版

第35章:开封府尹;外出筹粮

    念及此处。

    林宣无心去看这《九图六坐像身法》了,略一收整,就朝方丈院走去。

    到了方丈院。

    还未入殿,林宣就听见堂中隐约有交谈之声传出。

    他自知不便直接闯入。

    便在柱廊旁,耐心等待。

    ……

    ……

    且言。

    殿内,却是王典座在那里唉声叹气,似跟三藏方丈诉苦:

    “三藏方丈,咱们寺里的粮食,最多还能撑七天。”

    “再无粮送来,少林真没什么吃的了,总不能让寺里僧人饿着肚子干活吧。”

    闻言,三藏方丈劝慰一笑:

    “王典座放心吧,七日之内,筹粮必到。”

    “这是真的?”

    王典座忽地抬起头来,有些将信将疑。

    少林缺粮一事,他已跟三藏方丈禀告多次。

    但每次三藏方丈总是含糊其辞,说筹粮不久就到。

    一来二去,王典座也知这是住持的托辞,便不再整日催了。

    只是,这次真的快揭不开锅了。

    万不得已之下,他才又找来了。

    谁知,这回三藏方丈居然如此斩钉截铁的肯定筹粮七日就到,这可让王典座有些恍惚。

    看向三藏方丈的目光时,多了几分怀疑。

    倒不是对住持不尊敬,委实是先前诓骗多了。

    同样的,王典座也明白三藏方丈的苦衷。

    “后日,老衲会亲自外出押粮回寺,不会有假的。”

    三藏方丈说道。

    “那小僧就放心了。”

    有了住持此话保证,王典座不再怀疑,一扫脸上愁容,兴奋道。

    如此一来,缺粮一事得以解决。

    相必寺里的埋怨声会少上许多。

    他也轻松不少。

    接着,跟三藏方丈还了一礼,王典座就退出了大殿。

    ……

    ……

    “林宣,进来吧。”

    王典座前脚刚走,三藏方丈便望向门外,叫道。

    “见过师傅。”

    林宣入堂,长身一拜。

    三藏方丈微微颔首,旋即静坐椅上,不待林宣开口,便自顾自说道:

    “后日,你随为师去趟开封城。”

    “开封城?”

    闻言,林宣一愣,下意识道:

    “寺里这是放假了?”

    想起林宣家在开封城外的下洼村,三藏方丈不禁哑然一笑:

    “不是放假,是为师要去拜会那开封唐府尹,顺便从他那儿押送些粮食回寺。”

    他此前与不少熟知的大善人写信,言及筹粮一事。

    奈何那些大善人,府中存粮不多。

    反倒有人给三藏方丈提了主意,找那开封唐府尹相助。

    这唐府尹,为官清廉,古道热肠,体恤百姓。

    有他相助,势必得成。

    对于开封府尹,三藏方丈自然是认识的。

    还与他打过几次交道。

    之所以不第一时间写信给他,是因他本就掌管一府,事务繁忙,开封城又为首善之地,加之京畿一带,也饱受黑狐帮之乱,民生多艰。

    即便有粮食,也难以接济给少林寺。

    可眼下,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三藏方丈只得与他写了封信送去,言及少林现状。

    谁知,出乎三藏方丈意料的是,那唐府尹仅隔两日,就差人回信了。

    信中直言,开封存粮尚且宽裕,可运一百石粮食,暂缓少林燃眉之急。

    此外。

    在信里,唐府尹还向三藏方丈询问了最近中原四起的匪盗之事。

    以他的直觉来看,这股匪盗并非简单。

    若等闲视之,恐酿成大祸。

    看完唐府尹的信,三藏方丈最终决定亲自去趟开封城。

    一是押运粮食。

    二是与他商议对付黑狐帮一事。

    今日林宣在后山把《大摔碑手》练至大成。

    三藏方丈有所察觉,心下就想着带他前去。

    一来见见世面,二来也可回家探亲。

    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林宣实力大涨,行走在外,有了自保的能力。

    话说回来。

    林宣来少林寺也有旬月了,也该让他回家了。

    “开封的唐府尹?”

    三藏方丈此话,落在林宣耳里,他又是另一番思量了。

    原著之中,中华小子的“龙虎兰”主角团里,除却花小兰外,便是唐小龙与陈小虎了。

    据他所知,唐小龙的父亲就是开封府尹。

    换句话说,此行随师傅前去开封城,势必能见到唐小龙。

    不出意料的话,这唐小龙也会拜在三藏方丈门下。

    想到这里,林宣心中一动,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主动问道:

    “师傅,小兰师妹会去开封城吗?”

    “会的。”

    三藏方丈点了点头。

    毕竟,觉远禅师说过,昔年三大少林神僧彼此熟悉,只要找到其中一位,余下两位自会随其相继出现。

    所以,三藏方丈肯定要带上花小兰。

    万一这路上,遇到了其他两位少林神僧转世,可就赚大发了。

    闻言,林宣心中会意,趁机应道:

    “弟子愿意!”

    见状,三藏方丈捋须一笑。

    旋即,似想起了什么,便开口问道:

    “对了林宣,你来找为师,是有何事?”

    林宣直言道:

    “不瞒师傅,弟子已将那《大摔碑手》练成了,近日又在研究那《九图六坐像身法》,只是这门武学,过于深奥,弟子一时半会儿难以领会真意,不得已来请教师尊。”

    即便知道林宣已练成了《大摔碑手》。

    但瞧见他亲口说出,三藏方丈不得不感慨道:

    “如此短的时日里,你能掌握这门少林绝技,足见你悟性根骨,俱是不凡。”

    可紧接着。

    三藏方丈语气一转,盯着林宣,沉声道:

    “这《九图六坐像身法》,乃少林镇派武学,要学此功,光有悟性是不够的,心性、佛性,同样缺一不可。”

    言语之中,似有敲打之意。

    “心性、佛性?”林宣面容一惑。

    三藏方丈解释道:

    “林宣,你既已研习过,相必是知道这九图六坐像有五式,乃罗汉,菩提,金刚,妙觉,珈蓝。”

    “为师问你,可知何为罗汉,何为菩提……寺里供奉的佛像,其坐姿身相,神态体貌,可曾细细观摩过?”

    “这……”林宣答不上来。

    只得低头道:

    “回师傅的话,弟子不曾观摩过。”

    “倒也实诚。”

    似第一次把林宣给难住,三藏方丈心下难得多出了几丝畅然。

    以往这孩子一点就透,让他有些难以下手去教。

    如今,可算逮着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