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毕业
七月,京州音乐学院,民乐楼下。
刘宸提着行李箱,和老师们做着最后的道别。
把刘宸送到学校门口,萧英杰问道:
“之后有什么打算?回江城剧院?”
刘宸看着萧英杰,笑着回答,
“先回趟家里看看,接着去剧院和师傅们吃个饭。然后嘛,”
刘宸顿了顿,看着路边在风中摇曳的行道树,几缕阳光透过叶片间打到他的脸上,眼神逐渐迷离,接着说到,
“正好最近天海这边有个节目邀请了我,我准备去看看。”
萧英杰本来还笑呵呵地顺着刘宸视线看着,寻思着这个学生在看着什么,听到后面,有些吃惊地看向刘宸,声音都尖了几分。
“哈?你小子居然想通了?居然肯去上节目了?”
也不能怪萧英杰吃惊,作为刘宸的老师,他太了解刘宸在民乐上的天赋了,然而,从大一开始,刘宸就做了件所有人都觉得诧异的事。
大一迎新晚会上,刘宸一手二胡惊艳了在场的大部分人,所以,大学期间,很多民俗乐团的代表在听了刘宸演奏后,都来找过刘宸,希望他能够参与到乐团的日常演奏中,毕业后入职当地乐团。
其中不乏各种大型地名乐团,甚至以“萝卜坑”之类的言语,诱惑还未毕业的刘宸成为乐团的一员。
而面对这种种,刘宸却都被他以学业为重,能力不足等的各种理由拒绝了。
“天海的节目,最近没听说呀,嗯?”
萧英杰摸了摸下巴,脑海中回忆着最近天海传媒筹备的节目,却发现没有和民俗音乐相关的。
然后他又想起了什么,瞪着眼睛看向刘宸,
“《为音乐而生》?”
刘宸笑着点了点头,眼睛又看向远处不知道在风中摇曳的行道树,
萧英杰似发疯一样地开始喃喃自语,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难怪你小子天天到处去蹭课,你……”
萧英杰抬起了右手,食指虚处点了几下,指着刘宸,还想要说些什么,嘴张了又闭,最后汇成一句,
“……有把握吗?”
刘宸拍了拍行李箱,看着萧英杰说,
“当然,我这几年学的还好,而且,我有它们呢。”
萧英杰看着一脸微笑的刘宸,长久不语。
……
“我还有…另一个世界啊。”刘宸心里对自己说到。
刘宸有他的自信。
10年前,一个叫做地球的世界,一个普通的夜晚,一个32岁的程序员,再次睁眼看到的,是一个从三国之后,世界线和原来所在世界完全不同的风景。
刘宸仔细研究了这个世界的历史,发现一切的改变是从本该失败的刘备赢得了夷陵之战开始。
并且,刘宸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一个叫做王浩的人,在公元218年给刘备献上了土豆这种本该16世纪才传入华夏的农作物。
没有人知道王浩是如何从南美洲发现并把土豆带到距离南美超过18000公里外的华国,更没人知道为什么他带来的土豆产量,亩产居然高达2000斤,虽然后续的产量近乎腰斩,但这与同时代南美的土豆也几乎是两个东西。
王浩的出现,使得蜀汉彻底摆脱了粮食的烦恼,当221年夷陵之战发生时,这个地球上著名的防御战变成了东吴一面倒的局面。几近周折,孙权不得不主动求和。
而始作俑者——王浩,史称农圣,不仅仅因为他带来了如神赐般神奇的土豆,还有由他总结传下的《农学》一书。
书中记载了各类放到现代都很科学的种植和育种方法,甚至大部分农学知识,到目前还很实用。
刘宸有大概率的把握能够确定,这位农圣,是一个和他一样,从别的世界过来的农学专家。
很明显的证据就是,这位农圣把带来的土豆,被他自己命名。
虽然丰产仅仅只是短暂的三熟,但后续的基础产量也让这个本该饱受历史进程摧残的国度在粮食上再也没有出现过极度缺乏的情况。
言归正传,因为王浩的存在,到了三国后期,姜维犹如战神附体,先克东吴,再灭曹魏,最终蜀汉成就了霸业,史称后汉。
王浩续下了汉朝百年气数,而后汉又在百年后迅速分崩离析。
而原本在五代十国占有一席之地的后汉,名字被无情顶替的同时,更是没有出现在当前的时间线中。
随后,便是各种和地球似是而非的朝代,分分合合,文明在战争与和平中不断发展。
有的在华夏历史上惊才艳艳的名人,哪怕世界更替,不知是世界自身的修正,还是历史进程使然,他们还是出现了;
而有的在历史中赫赫有名的人,随着时间线的变动,查无此人。
直到近代,同样在一次席卷全球的世界大战后,经过各国妥协谈判后,世界联邦政府成立。
世界联邦政府,是在保留原有国家制度的基础上,逐年弱化了国度之间的文化差异,而在三十年前,互联网的出现,更加速了这个过程。
联邦制度下,这个星球的人类也从漫长的战争中脱离出来。
时至今日,这个世界的文明从原始的资本掠夺,逐步走向在科技,艺术,文化等方面的百舸争流,形成了如今百花齐放的时代。
刘宸,带着另一个世界32年的记忆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在适应自己12岁的身体之后,他从开始的惊愕到最后的惊喜,已经过了三天。
刘宸发现,他在原来世界中的记忆如同一个存储有序的文件,他能够清晰地回忆起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只要他想,他能如同看电影般丝毫不差地记起来。
15岁时,刘宸在孤儿院组织的一次课外活动中,通过优秀的演奏,吸引了当时参与帮扶活动的江城剧院负责人的注意,后续顺利拜了江城剧院的二胡演奏家严展烔为师,几年的学习后,考上了京州音乐学院。
刘宸的师父严展烔,虽然名声不显,却是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
严展烔从30来岁开始,就开始教过很多天赋异禀的孩子,萧英杰,也在此列。
萧英杰,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刘宸的师兄。
按常理,刘宸大一到校的第一天,就应该找到当老师的师兄萧英杰的;
但是,刘宸这个人骨子里有股执拗,他在学校里,从来没叫过萧英杰师兄,一直都是叫萧老师。
所以,到他毕业为止,也没人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而平时萧英杰对刘宸的亲近,同事们只当是萧老师对于这个从孤儿院走出来的小孩的关心。
……
乘萧英杰的车到了车站,刘宸接过萧英杰递给他的行李箱。笑着说了句谢谢。
“记得代我给师父问好。”
“会的,师兄。”
刘宸也不管惊讶地看着自己的萧英杰,提着箱子,转身离开。
萧英杰看着逐渐走远的刘宸,也不顾周围路人异样的眼光,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这是刘宸这四年来第一次叫他师兄。
......
一天后,江城。
刘宸看着阔别许久的孤儿院,往日的种种映入脑海。
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个生活的地方。
作为地球联邦中最强大的国度,华国对民间福利机构所投入的资金无疑是巨大的,刘宸在孤儿院的日子不算糟糕,相反,这里的人带给了他在这个陌生世界第一份温暖。
“刘叔,开开门,我回来了。”刘宸朝着门卫室里喊到。
只见十来平的门卫室里,一个头发黑中带白的中年人正美滋滋地看着电视,听到响动,抬头一看,笑到:
“呦,这不是我们的大艺术家吗?回来啦?”
刘宸笑着从窗户递给门卫刘叔一盒烟,说:“刘叔,我毕业啦,回家看看。”
刘叔笑着起身,接过刘宸递来的香烟,随手一撕,娴熟地颠出一根递到嘴上,又眼睛示意地看了看刘宸。
刘宸笑着摆了摆手,又把一袋橘子递给门卫刘叔。
刘叔笑眯眯地接过橘子,把挂在沙发旁边木架子上的大门钥匙一拿,一边开门,一边吐着烟圈,说道:“不错不错。”
也不知道是在说刘宸还是烟。
锁好了门,接过刘宸手上提的大包小包,刘叔带着刘宸向院长办公室走去。
沿途看着熟悉的一切,刘宸嘴上也不自主地挂上了微笑。
“何院长,看看谁来了?”
门卫刘叔敲了敲敞开的门,便兴冲冲地朝着里面吼了一声。
“何奶奶,”刘宸看着伏在办公桌上做着笔记的老人,笑着走了过去。
老人衣着朴素,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头上的银丝打理得整整齐齐,看到走进来的刘宸,笑着问,
“回来啦?毕业了?”
门卫老刘扫了一下刘宸,咧着嘴把手上的东西放下就悄悄地走了,把空间留给久别重逢的两人。
刘宸听到老人的询问,笑着回答:
“优秀毕业生!”
老人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脸上的皱纹随着笑容一深一浅,连说几个好好好,视线变得迷离,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过了许久,又问道:
“这次有什么打算?去帮你师父?”
这时,刘宸已经靠近何院长的书桌,正看着她在笔记本上写的东西。
“赵思琪,性格活泼,喜欢吃西瓜,梦想是成为医生,父母因故......”
“陈勇,性格孤僻,挑食,梦想暂无,父母因故......”
“薛艳,性格……”
……
刘宸扫了几眼,扭头回答道:“我准备去闯一闯,当然,师父那边我也会经常去帮忙的。”
随即他话音一转,说到:
“这是...今天刚来的?”
何院长点了点头,“今天早上民政赵主任那边刚接来的,哎,俗话说得好,麻绳总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呐。”
刘宸看着老人,笑着说,“您还是这么贴心。”
……
何院长全名何胜洁,是江城红山孤儿院的院长,正儿八经的华国公务员。
25岁毕业后就在孤儿院工作,几年后,她下了定决心,把一辈子都投进了这里。
刘宸刚来那会儿,她也温柔地询问刘宸的爱好,梦想,习惯......
和何院长聊了许久,刘宸起身告辞。
“中午不和我们一起吃个饭?”何院长问到。
“不了,下次吧”刘宸摇了摇头,“师父在家等着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