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教个书怎么了?
繁体版

第21章 王朝本质

    对于王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朱元璋刘基在内,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想过去追究这个问题。

    但是当杨炎提出这个问题来以后,所有人都来了很高的兴致。

    这似乎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杨炎道:“还是以我们之前所说的矛盾推动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们的主要矛盾是与自然界的抗争,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

    “所以,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便想办法去解决各种各样的矛盾,没有火,人们研究出了生火,没有衣服,人们编制出了衣服,从此不再需要衣不蔽体,没有房屋,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从此不再需要风餐露宿。”

    “人们还造出了弓箭狩猎,发明了陶器作为容器,渐渐学会了圈养家禽和种植各种作物。”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了。”

    “这个时候,人们不仅仅满足生存需求了,开始有了一些储蓄,比如有了存粮,有了家畜,有了衣服,而这些,我们把他称为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的出现,让人们得以摆脱朝不保夕,饔飧(yōngsūn指早饭和晚饭)不继的生活,开始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活动。”

    “与此同时,在满足生存需求的条件下,人们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开始归自己所有,不再平均分配,私人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存量,衣物,家畜,房屋等等,也就意味着,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开始向私有制的生产关系转变。”

    “而贫富差距,也在这个时候显现了出来,脑子灵活的,吃苦肯干的,肯定要比脑子蠢笨的,好吃懒做的,积累更多的剩余产品。”

    “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当生产出来的产品少得只够维持生存的时候,大家都没得选,但是当剩余产品出现了,大家就开始有了别的心思,谁都想过得更好,拥有更多的剩余产品,对吗?”

    朱元璋和刘基点头。

    同学们也是纷纷点头。

    原始社会从公有制慢慢向私有制发展的过程,杨炎讲得很详细,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理解。

    说到底还是人性的贪欲。

    对于这一点,别说是朱元璋和刘基理解了,就是同学们也都理解了。

    “同学们发现没有,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悄然转变了。”

    杨炎的话,让朱元璋刘基还有同学们都是微微一怔。

    他们听杨炎讲原始社会发展的历程听得入迷了,浑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杨炎继续道:“人们之间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与自然界抗争谋求生存的矛盾,而是转变成了贫富之间的矛盾。”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当社会上,一部分人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他们就不想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了,他们便转而想要从事更为轻松的脑力劳动或者是直接不劳动。”

    “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温饱思淫欲。”

    “于是这一部分拥有更多剩余产品的人们,就开始用剩余产品,去雇佣那些没有剩余产品或者剩余产品少的人们,来给自己劳作,而他们自己则是抽出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其他活动。”

    “可是,这个时候,那些拥有更多剩余产品的人们发现,与其自己劳动,还不如奴役他人劳动获取得更多。”

    “于是,他们就开始扩大生产的规模,雇佣更多的人来为自己劳动,积累的剩余产品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占有越来越多的田地,家畜,以及各种用于生产的工具等等,这些用于生产的物资,我们称之为生产资料。”

    “如此一来,贫富差距愈发的明显,整个社会也开始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富裕的人们通过奴役贫困的人们获得的利益和权利越来越多,并对贫困的人们被奴役也日益加深。”

    “那些通过奴役他人,从而拥有更多剩余产品,占有更多生产资料的人们,我们称之为奴隶主,而那些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隶属于他人,出卖自己劳动力谋求生存的人们,我们称之为奴隶。”

    “至此,原本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剩余产品的出现,就衍生出了两个充满矛盾的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精彩!

    刘基目光湛湛,忍不住想要拍案叫好。

    从人类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开始,一步步的推演,竟然推演到了奴隶社会的形成。

    原来这其中的原因,竟然是生产力的提升,产生了剩余产品,原来温饱思淫欲,竟然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原因。

    这一切,实在是让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刘基大开眼界,大为震撼。

    朱元璋又何尝不是?

    他的眼中有一团火,感觉自己就要爆了。

    小时候,他没得读书,后来他有条件了,便开始读书识字,但相比于读书识字,他更喜欢别人给他讲史,现在,他对杨炎讲的学问太感兴趣了。

    不仅感兴趣,而且非常有用。

    他即将成就帝业,这些学问在他看来,就是帝王之学,因为只有帝王,才会关心社会是怎么发展的。

    杨炎继续道:“这个时候,社会上除了平民以外,出现了两个主要的矛盾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奴隶们因为战争、犯罪、破产等原因沦为劳动工具的同时,也被当成一种有价值的货物进行赠赐与交易,奴隶们备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如牛马一般活着,他们肯定不甘心,其中的有志之士必然会打起反抗的旗号,试图推翻奴隶主。”

    “而奴隶主们又岂是甘心被推翻?”

    “于是,奴隶主为了保护他们的剥削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压迫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他们就需要镇压的组织,而这个组织也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有组织的特别的暴力工具。”

    “而这个强大的有组织的特别的暴力工具,就是国家,或者说是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