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教个书怎么了?
繁体版

第60章 出事了!

    新事物还有另外一个特征。

    这个问题一出,朱元璋三人不由得一怔。

    朱标很快道:“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必然会遭到旧事物的打击,新事物发展的前景虽然是光明的,但过程必然是曲折的。”

    “不错!”

    杨炎点头道:“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诞生,新事物诞生之初,旧事物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反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朱标震惊道:“先生的意思是,一定会有人想要破坏和扼杀您的织布厂?”

    “嗯。”

    杨炎点了点头。

    杨炎已经推演出了他的织布厂要出事?

    三人不由得一惊。

    转念一想,这倒也是可以预见的。

    只不过杨炎不一样,杨炎是有理有据的推演,而不是凭借经验猜测。

    杨炎的学问已经一次次推演出太多的东西,而且每一次都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每一次都让他们震惊。

    以至于刘基甚至以为,杨炎这是窥得天机,创了一门新的推演之法。

    “好了,天色不早了,工人们估计快下班了,我也该回去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日后有机会再聊。”

    听了杨炎的话,三人这才恍觉一小个下午过去了。

    如果是以前,杨炎会来一句下课,但现在杨炎不做老师了,也不说这句话了,反倒是让他们有些不适应,

    三人出门,便见忙碌了一天的工人们纷纷收拾东西下班,三三两两,有说有笑的,拿到一天工钱的他们脸上洋溢着放松而又幸福的笑容。

    这就是新事物的样子吗?

    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一下子看愣了。

    “东家好!”

    “东家好!”

    工人纷纷向杨炎打招呼,看得出来,他们对杨炎很是尊敬。

    杨炎回自己的住处,而朱元璋他们也要回去了。

    “一起吧。”

    朱元璋叫上了刘基,刘基只好从命。

    回宫的马车上。

    “伯温,你觉得杨炎回京师是好事还是坏事?”朱元璋冷不丁的问道。

    “好事!”刘基不假思索。

    “为何?”朱元璋皱眉,用审视的目光看着刘基。

    刘基仍旧不假思索的回道:“因为杨炎带来了新事物,至少目前看来是没有什么坏处的,而且……”刘基顿了顿,接着道:“杨炎回到京师,也就意味着他在皇上的控制之下。”

    听罢,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确实如刘基所言。

    三年前,朱元璋想把杨炎带回京师,就是感觉杨炎的学问让他感到莫名的不安,他的推演仿佛就像是窥见了未来一般。

    如果这样的人,不能为自己所用,恐怕会是个祸患。

    但是现在,杨炎回来了,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回来了,甚至还与朱标一起开了一间织布厂。

    原本朱元璋对于杨炎学人织布嗤之以鼻。

    但是来了一趟才发现,杨炎正在用他的学问创造着令人惊叹的事物,仅仅是一间厂子,杨炎一年就能收入三千两银子。

    如果真如杨炎所说的那样,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生产,整个棉布市场都会被杨炎统治,那将是堪比国家税收一般的收入。

    想想都觉得恐怖。

    还好杨炎回京师了,就在他的眼皮底下,而且还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和朱标一起合作开厂子。

    朱元璋想想都觉得有意思。

    隐藏身份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可以观摩到对方的真实想法,一旦摊牌了,对方必然会隐藏起小心思,这个趣味也就失去了。

    不过这个杨炎对他们还真是信任啊,简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可越是这样,朱元璋就越是警觉。

    “伯温,你说杨炎他已经不是老师了,为什么还要像以前上课那会一样,跟咱们条分缕析的进行分析讲解呢?”

    刘基沉吟片刻,回到:“臣以为,杨炎好不容易研究出这套学问,也是害怕这套学问失传了吧!”

    听罢,朱元璋微微颔首。

    这话确实有道理。

    文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青史留名,杨炎苦心孤诣研究出这套学问来,必定颇为自得,如果没人知道,也会很难受的吧。

    就跟怀才不遇一样。

    所以他才会在太平府的私塾里教授他的学问,所以现在他依旧不遗余力的去讲解他的学问。

    这么一解释,似乎就全通了。

    刘基想了想,又道:“而且臣看得出来,他很喜欢太子殿下这个学生。”

    说到朱标,朱元璋脸上难掩骄傲之色。

    太子确实是越来越优秀了。

    现如今太子不仅开始参与到国家的政事要事当中,而且还能够独挡一面,就像上一次的赈灾,令整个朝廷一众大臣都为之折服。

    太子的威望也随之越来越高。

    这是朱元璋喜闻乐见的,当然他也知道,这背后是有杨炎的相助,刘基说的不错,从目前看来,杨炎的回归是一件好事。

    想通了这一切,朱元璋顿感心情畅快……

    ……

    三人回到紫禁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千步廊上。

    却有一道身影在焦急的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宫门,当看到朱元璋朱标刘基三人时,连忙快步急趋迎上前来。

    “皇上,您去哪了?”

    那人一上来,对着朱元璋用的竟是质问的语气。

    朱元璋大好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皱眉道:“钱塘,咱去哪还用得着向你汇报不成?”

    那人正是当朝刑部尚书钱塘。

    钱塘年逾古稀,须发皆白,但面对朱元璋却是凌然不惧。

    “皇上去哪当然不用向臣汇报,但皇上知不知道,今天满朝文武都在找皇上,差不多将整个应天府翻了个底朝天,但愣是找不到皇上!”

    朱元璋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敏锐的察觉到一股出事的气息,也就不再跟钱塘计较,沉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钱塘显然在这里等了朱元璋整整一天了,心中早已经是一肚子的气。

    但奈何对方是皇上,他也不好直接发作。

    钱塘吸了一口,平复了一下心绪,道:“禀皇上,今日科举放榜,出事了,学子们对榜单不服,现在已经是闹得满城风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