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人世间开始
繁体版

第十九章 婚礼

    爆竹声中,春节嗖地就过去了。

    从大年初三开始,他们家就忙碌起来。

    周秉昆没想到,结个婚竟然有这么多麻烦事,从桌椅板凳到锅碗瓢盆,哪个都得找人借,大冷的天还得砌灶台。

    这可是泼水成冰的季节,必须得在室内和好黄泥再一点点往外运。

    一片忙乱中,猝不及防就到了初六。

    一大早,周秉昆就被叫了起来,睡意还没散,就被别上朵红花撵到了屋外。

    东北的寒气来势汹汹,透过重重防御,一路钻进骨缝里,让周秉昆打了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

    他这才看清,国庆赶超竟然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周秉昆:“你们都不睡的吗?”

    昨晚他们给新房、小院儿全挂上了气球红布红灯笼,就连家里的三只老母鸡,都被戴上了小红花,一直熬到两点多,算起来睡眠时间不到五个小时,这作息赶上高三了……

    “这么重要日子,你怎么睡得着的!”国庆道。

    “再过一会儿我们就得出发了,趁现在还没能眯一会儿。”赶超倒是没那么亢奋。

    看着逐渐热闹起来的院子,周秉昆拍了拍脸:“还是打起精神吧。”

    他那辆全新的凤凰自行车,已经被缠了红丝带,还挂着一朵大红花。

    在他身后,国庆、赶超,还有周父找来的街坊邻里,都在车上挂上了红绸子。

    一行十多人人浩浩荡荡,来到太平胡同。

    郑娟家也挂上了红布和鞭炮,站在院儿里的都是街坊四邻。车队一到,鞭炮随之响起,接亲队伍被堵在了门外。

    周秉昆丝毫不虚,红包开道,前方的阻碍顿时冰消雪融。

    人们拆开红包,大都是一毛两毛的毛票子,有两人拿到了一元钱,便高兴的叫了起来。

    听着外面的哄闹声,新娘子忍不住从里屋闯了出来,不能再闹下去了,两块钱她得串四百串糖葫芦!

    心疼!!

    周秉昆从老太太手中接过新娘子的手,这时候,抗木头练就的一把子力气就有了用武之地,在郑娟惊呼声中,一把将她抱起,走出小院儿。

    叫好声、拍手声、鞭炮声闹作一团,接亲的、送亲的,熙熙攘攘朝周家赶去。

    街头巷尾围满了堵路的人,两把大白兔撒下去,人群立即向两边分开……

    ……

    光字片,有孩子探头看着,突然大喊一声:“人来了!”

    街坊邻居各个都是多才多艺,他们一同发力,将锣鼓唢呐齐齐奏响,接着是劈里啪啦的鞭炮声。

    砰!砰!!砰!!!

    三声巨响,震得雪花簌簌而落。

    “这是干嘛呢?”

    周秉昆被震得发懵,怎么搞得跟打仗一样。

    赶超捂着耳朵高喊:“放炮的呗,响这么大声,你爸给的指定是大前门,至少两包!”

    好嘛,这里放的炮,火药还是现场装的……

    周家,屋里屋外摆了五张大桌,院子里摆不下,索性往路边放了两张,在国庆赶超的招呼下,邻里街坊也都坐上了桌。

    周母忙的团团转,屋里屋外来回跑,啥都想掺和一下,脸上笑意盈盈,嘴都咧到耳根子去了。直到乔家大婶儿拉着他坐下,才安稳了一会儿。

    周父则在四处敬酒,谢完这家谢那家,喝的满面红光还不肯罢休。

    桌上的邻里纷纷祝贺,一又一杯酒下肚,周父眼神迷离:“孩子长大了,争气!我也算完成了一项任务……”

    “老周,你家这婚事办得气派啊!”

    “总说小儿子不争气,现在怎么着,他成了你家第一个办婚事儿的。”

    “你真别说,人老周家孩子个个都争气。”

    “我们家孩子,但凡有一个这么有出息,给个金砖都不换!”

    人比人,气死人。

    周家三个孩子,老大秉义是高材生,将来指定要当大官的,这个他们羡慕不来。

    闺女周蓉,也是光字片最漂亮的姑娘,邻里从小都说不该出在光字片,该去演电影,当大明星的。

    如今小儿子秉昆也出息了,婚事办得比谁家都热闹。

    再想想自家孩子,根本没法儿比……

    …………

    里屋,周秉昆和郑娟相对而坐。

    灯光下,郑娟小脸酡红,羞的脚趾扣地,却仍然倔强地抬起头与他对视。

    周秉昆突然笑出声来。

    郑娟将头靠在他肩上:“你笑啥?”

    “开心……”

    郑娟推开他,翻身上炕:“我要睡了。”

    “那可不行,你要睡了我多没面子。”

    “哎呀,别乱动……”

    一夜未眠。

    ………

    等到他俩起床时,已经日晒三竿了。

    周母笑呵呵地唤他俩吃饭。

    郑娟一脸羞愧地低着头,觉得第一天就赖床,让婆婆做了本该自己操持的事,怕留下不好的印象。

    周母笑意更浓了:“知道你是好孩子,你俩日子还长着呢,用不着争这一天两天的。”

    周秉昆挠头思索,是该给周母找些娱乐方式了。

    她平时只忙着家务,闲下来就织毛衣、发呆,连收音机都很少听,又不像乔家大婶儿那样爱串门,想找个爱好还真不容易……

    趁着他俩说话的空挡,周秉昆来到院外。

    周父正骑着小三轮,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挨个送回去。

    上面都贴着纸条刻有字,倒也不虞送错。

    见周秉昆出来,周父招呼着让他将临时垒起的土灶扒了,将小院儿平整一下。

    他应承下来。

    周秉昆先将灶膛里的草木灰铲出来,清理干净,免得一阵风吹来,扬的到处都是灰。

    又蹬了两脚灶台,纹丝不动。在火烤冰冻下,黄泥与干草也变得很是坚固,他只好从别家借来了锤子,将灶台一点点锤碎,铲到院子角落的黄泥堆上。

    这里的黄泥是周父捡回来的,他一回来就想将自家泥胚房修葺一番,却碍于四九寒天不能动工,只能先将房屋周围掉落的黄泥先收集起来,指望哪年夏天回家时修补。

    想着周父这些天絮絮叨叨的叮嘱,周秉昆有些头大。

    据母亲所说,当年因为灾荒,家里那点儿粮养不活所有人,周父便随着逃荒的人们一路迁徙至此。和那些只想着暂时落脚,还梦想着再回原籍的灾民不同,周父从一开始就破釜沉舟,咬牙借了高利贷,修了光字片唯一有地基的房子,并把他父母接了过来。

    这两间为周家三代人遮了三十年风雨的老房子,这是他一直引以为豪的事情。

    现在自己要接一家人搬出去住……

    当了大半辈子一家之主、顶梁柱,不知道周志刚会作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