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土大唐写西游记
繁体版

32.藏经楼

    “福生无量天尊。”

    “这位居士,你醒了。”

    一个外博之年的小童停下手中洒扫的动作,拿着一柄紫竹拂尘,转身上前问候。

    榻上,已经换了一身干净的道袍,还重新包扎了伤口的唐棣,左右望了望陌生的金殿楼阁,仿佛琼楼玉宇,矗立于仙山之上。

    情不自禁问道:“这是哪里?”

    “这是太清宫的藏经楼,玉道师叔,见你昏迷不醒,便叫小童我将你安置在此修养,你身上的伤,我叫了门中炼丹师已处理过,并无大碍。”小童稽首回道。

    “多谢。”

    唐棣点头谢过。

    莫道身上一阵清爽,看来这太清宫的炼丹师果然医术药理精湛,许久,身处云端的他,问道:“敢问祝仙子人呢?”

    小童道:“她去了炼丹房,说要帮清虚子祖师,看火。”

    “好的,多谢。”

    晚霞满天,睡了大半日的唐棣再醒来,凭栏远眺,发现天地已经换了颜色,朝霞变晚霞,群山苍苍,彩霞茫茫,飞鸟横渡长天,红霞像浪涛一样,在他指尖游过,留下红色的微光。

    他站在藏经楼上,极目远望,试图找到书中所说的老君庙、太清宫、亮宝台、五母金殿、玉皇顶。

    远处,只见一座宏伟的金色建筑矗立在老君山巅,一眼看去庙宇六方形制,三重楼宇;铁椽、铁瓦、金碧辉煌,气势磅礴,仿佛是仙人的居所。楼阁殿宇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透露出一种庄严肃穆。

    而他所住的藏经楼位于太清宫后面,只见远远看去,老君庙前香火鼎盛,已经有人大排长龙长跪山门不起,在那里举着头道高香,虔诚朝拜,祈求太上老君庇佑。

    在老君庙一侧的山峰之上,他所在的太清宫依山而建,就显得清幽宁静许多。亮宝台则位于另一座山峰之上,传说中,这里是神仙展示法宝的地方,台顶金光闪闪,耀眼夺目,仿佛真的有仙家法宝在天地间大放异彩。

    唐棣只见五母金殿与亮宝台、玉皇顶呈三角之势,巧妙构成了二龙戏珠的壮观之景,有仙人手持拂尘,甩子,五明扇,背负木剑,沿着开凿在山峦上的天梯,来来往往于仙山金殿之间。

    眼前的美景,让唐棣不自禁轻抚着掌下鬼斧神工一般的建筑,就在这时,那只金雕再度飞到他的窗前,巨大的羽翅在他面前滑翔而过,他虽又吃了一惊,可是脚踏实地的唐棣,不再畏惧,反而临空伸出一手,小心翼翼的抚过其背不知几千里,怒而飞,若垂天之云的大鹏羽翼。

    根根雕翎又长又大。

    触感如丝羽般细腻丝滑。

    唐棣轻触着它的雕羽,问道:“你叫大鹏吗?”

    金雕似不害怕生人,悬停在半空中朝他靠近,还虚歪了歪脑袋,颇通人性。

    小童见此一笑走来,介绍道:“这是吕岩师叔养的金雕,名为鲲鹏。”

    “那边绝壁上就是它的鸟巢。”小童一点拂尘指着藏经楼对面的石壁上的一个巨大的鸟巢。

    唐棣只见已经有两三只羽翼渐丰的小金雕正试探的爬出鸟巢,沿着悬崖峭壁,独自探索外面的天地,寻找食物。可惜第一只走出巢穴的小雕注定失望了,金雕已经将悬崖上所有的食物甚至杂草都用嘴清理干净。

    见此,唐棣摸了摸金雕伸过来的脑袋:“没想到你已经为人父母,不过你还是真的狠心,一口吃的也没有给它们留下。”

    金雕只是清啸一声。

    自是不能回答他的话。

    还是小童道:“这是金雕为了逼着小雕强大,学会飞行觅食,特意而为之。小雕若是成功,便一飞冲天;若是失败,则万劫不复。”

    唐棣闻此,若有所思。

    “鸟翔凭羽,鱼游凭鳍,兽捕凭爪,生之资也。优胜劣汰,物竞天择,人间竞争,形如战场。”

    “草木虫鱼多自立而生。”

    “我等凡人,宜早自立。”

    ……

    亮宝台。

    炼丹房内,烟雾弥漫,香气扑鼻。

    三个巨大的紫金炼丹炉置于八角楼中,炉火熊熊,红光闪耀。童儿们身着素纱衣,围在炉旁,手持五明扇,专注地看着炉火。

    房间四周摆放着各种珍稀的药具和炼丹材料,有灵芝、首乌、朱砂、雄黄、雌黄、信石等珍贵药石甚至毒药矿石,还有金银铜铁等矿石。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

    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

    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

    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

    其三遂不入,火二与之俱。

    三物相含受,变化状有神。

    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间。

    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

    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

    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

    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

    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

    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

    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

    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上方蒲团中坐着一个身着阴阳双修八卦金甲黄色道袍,头戴紫金日冠,闭眼打坐的白眉道人,缓缓念着《万古丹经王》的《金丹刀圭篇》,反复提醒徒儿们注意火候,成色,温度,丹品。

    “是!师傅。”

    炼丹师们在其师的叮嘱指导下,仔细的挑选材料,按照手札上记录的秘方,精确称量,再将其投入各个炉中。

    “噼啪!”

    “噼啪!”

    炼丹房内寂静无声,只有炉火的噼啪声和炼丹师们轻声的念咒声。他们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生怕有一丝错漏致使这炉金丹成为废品。

    炼丹炉中,熊熊的炉火不断地淬炼着还未成形的金丹,将其中的杂质逐渐剔除,使其纯度不断提高。

    火焰舔舐着炼丹炉的内壁,将热量传递给炉中的金丹。药材药石在高温下逐渐融化,释放出一缕缕奇异的香气。炼丹师们全神贯注地操纵着炉火,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温度和火候,观察着火焰的颜色,以确保金丹烧炼的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丹中的杂质被火焰烧成灰烬,而精华部分则逐渐凝聚在一起。金丹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在火中光泽如同一颗璀璨的红宝石,令人瞩目。

    “好了,地炉停火。”

    一个身穿一袭素雅的绛色半臂太极丹袍的青年炼丹师,眉宇专注的挽起宽大的袍袖,喊了一声。

    然后动作小心的旋转着丹炉上的十二节气孔,只见白气缓缓从孔中蒸腾而出,释放着炉压,他的动作必须非常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会炸炉,绣着精细的银丝花纹的袖摆,随着他的动作幅度轻微的摆动。

    他线条分明的脸庞,此时一双眉宇微沉,眼里除了炉中的那枚未成形的金丹什么也没有,熟知他秉性的知道,这个时候,任何事也不要拿来打扰他。

    他的一双眼中映出炽热的炉火,不停上下跳动,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连一根会引起他眨眼的须发杂毛都没有,全部用两根黑色的发带束在脑后左右,显得简洁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