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大司农
繁体版

第八章 邓艾,出身寒微,不是耻辱

    下午,李俊带赵云与十名精兵,自城南而出,由南向北宣讲来年春耕租牛、沤肥等政策,并且记录需要疏通的水渠。

    大多百姓都不懂政策含义。

    好在李俊早有预料,提前跟那十名精兵交待了政策状况,让他们务必要将政策含义一五一十说给百姓。

    他自己也有解释。

    当然。

    粮种是没办法分的。

    从水镜庄带来的粮种不少,但也不算多,估摸着军屯、官田就能用完。

    那些才是全部属于刘备的家底。

    收获的粮种还得再筛,将好种、优种筛出,回头带去长沙或者江夏耕种,避免断代。

    等真正占据荆州,局面稳定,才能将粮种分发到百姓手中。

    李俊认可仁政,希望百姓能吃饱,但绝不是迂腐之人,知道时局变通——

    百姓不懂粮种贵重,要先打个样才好施行后续之策。

    军屯、官田就是这个样本!

    又到一村,其名为三泉陂,邓禹曾出身于此,而邓家正是此地大族。

    李俊到村前,看向赵云。

    “贴告示。”

    赵云点头,命人去张贴告示,所用纸张也是李俊从水镜庄带来的粗糙纸张,但至少能用,比竹简方便不少。

    贴到土墙上后,他昂声大喊。

    “我乃刘县令麾下,今日来宣讲农耕租牛之策!”

    “我乃……”

    有赖于刘备的好名声,不多时,三泉陂前已挤满了人。

    人群拥挤,全都想到前边观看。

    李俊轻咳一声。

    “诸位,我乃水镜先生的弟子,自小随老师看农书、学农术,得传妙法。今日到此有两件事,一是为租牛法,二为沤肥法……”

    这种事。

    第一次比较艰难,但下午走了好些地方,哪还有什么不适?

    “沤肥之法,人、牲畜之粪皆可,佐以杂草、等……”

    李俊细细讲解。

    周围人群中,一孩子目光炯炯,脸上带着不可思议、震惊的表情。

    过片刻,李俊说完,停顿之间一老者开口。

    “小郎君,老朽新野邓氏的族长邓涛。”

    “老先生有何疑问?”

    李俊循声看去。

    苍髯白发,但气色不错,看着应该颇为健康。

    “这租牛,若肯同族相借,还要向官家纳粮吗?”

    “自然不必,玄德公宣此法旨在鼓励民间共用耕牛,保障农耕,主家自愿借出不受影响,但如果有意绕开官方,可私下收租又高,那肯定不行。”

    李俊道。

    邓涛舒了口气,而后道:“这沤肥法果真有用?”

    “当然,此法可增涨土地肥力,这一点在水镜庄已有验证,各位若不信可以去打听,就说是我李俊让你们去的。”

    李俊报出自己姓名、来历。

    之所以现在就开始宣讲,就是为了让大家信服,免得来年因没人相信而功亏一篑。

    而且。

    来年时间比较紧——

    如今是建安十二年冬,曹操已从柳城回返邺城,正虎视荆州。

    来年,曹操便会南下荆州。

    若不抢时间,那回头一切准备,皆送与曹操了。

    老者听罢当即一拜:“谢玄德公、谢郎君!”

    “如果家中劳力不足,玄德公能派兵带耕牛、农具来帮忙,但需要多收两成粮,且这些人家收粮时也有我们帮忙。”

    “此外,有孩子在玄德公麾下当兵的,我们可无偿帮忙。”

    李俊继续宣读政策。

    众人听后纷纷心动——

    虽然是两成粮,但牛租本身就不少,也就是说官兵保障耕种、收割,他们只需要维护中间过程即可。

    乱世当前,许多人家都失了青壮,若有官兵帮忙那也是极好的。

    而且。

    官兵丈量了土地,最后又帮忙收割,其余人怕也不敢侵占。

    但是。

    乱世之下,各种税本身就不少,再来个两成……

    大家有些迟疑。

    他们还在迟疑的时候,人群中一个稚嫩声音响起。

    “我,我,我们家,愿意!”

    一个孩童高举着手,他边上的妇女立即拉住他,表情慌乱无措。

    李俊循声看去,瞧见是个孩子登时微愣,而后面带笑容。

    “你叫什么?”

    “我,我叫,邓范。”

    小孩大声说着,表情没有惧怕,只是天然有些结巴。

    李俊笑了笑。

    “好,登记在册。”

    邓范边上的妇女拽着孩子的手,一脸拘谨不安。

    邓涛在一旁沉默,没有言语。

    赵云眯了眯眼,随后取出竹片,在上边写下“新野三泉陂邓范”。

    那孩子松了口气。

    李俊没再理会,而是继续问着。

    很快有几家跟着填名。

    他注意过。

    这些人家,家中多是孤寡。

    又过一阵,李俊将解答的任务交给那十名士卒,而后带赵云找到了在外围的那一对孤儿寡母。

    “你叫邓范?”

    “是,是,见过官爷。”

    结巴的孩子矮身一拜。

    李俊笑了笑:“夫人,一起去那边聊聊?”

    他指着远处。

    那边有个稻草、竹子搭建的落脚凉亭。

    邓氏迟疑片刻,缓缓点头,带邓范跟上李俊的步伐。

    到凉亭内,李俊示意他们也坐下。

    赵云在他旁边坐着,保护周全。

    “孩子,你为什么愿意第一个答应?”

    “我,我们,没能力耕种,让族人种,拿走更多,官家种,他们不敢拿。”

    邓范说话断断续续。

    赵云听后,眼中不禁闪过一丝赞色——

    这孩子很聪明啊!

    随后,他看向李俊。

    先生定是察觉此子不凡,所以才拉出来单独聊。

    李俊想起了一件事。

    邓艾……

    早年似乎就叫邓范,他的字和名源自“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可见虽给人放牛、出身寒微,却并未堕其志向。

    后来改名,还是因为跟同乡同名而修改为艾。

    邓范,又结巴。

    也许。

    眼前孩子就是邓艾。

    他现在应该是十来岁,还没跟着母亲去颍川。

    李俊细想后,心底了然。

    孤儿寡母,邓艾又是结巴,即便是同族的村里也难免被吃绝户,只是当前新野相对安定,这些族人没那么过分。

    他看向邓氏。

    “夫人,你孩子虽有口疾,但思路清晰、智慧不凡,可有坚持读书?”

    “小郎君见笑,自打亡夫走后,我家状况日下,如今他只能偷着从主家孩子那边借书学习。”

    邓氏捏着衣袖,面露难色,颇有几分羞愧。

    李俊立即安慰,道:“你们母子能坚持至今,已经是不易,我并非挖苦,而是怜其天赋,需知再好的天赋也需学习才能挖掘,否则悔之晚矣。”

    邓范在一旁迟疑、犹豫,首次没有像刚才乐意租牛、租人那样踊跃。

    迟疑片刻后,他还是鼓足勇气道:“当,当兵能,读书吗?”

    邓氏大惊失色,拉着邓艾目露责怪之色。

    “你才几岁?我可不敢收。”

    赵云在一旁笑着回绝。

    李俊此时才说:“我之前的书童是水镜庄的孩子,离开庄后让他回去了没带走,现在缺个书童,夫人,你要愿意让孩子离开身边,我可以收他为书童。”

    “愿意,愿意!当然愿意!阿范,快拜老爷。”

    邓氏忙不迭的点头。

    她家贫寒,似这种事简直是天上掉了馅饼,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邓范连忙施礼,正要喊,李俊挥手制止。

    “不必,我比他也就大了八九岁,叫我先生即可。”

    “先生!”

    邓范恭恭敬敬,施了一礼。

    李俊微微颔首,而后心中一动,来了一丝趣味。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你需记住此言,不可妄自菲薄,但也不可因才骄纵。”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邓范反复念叨,心底感动。

    他能感觉到,眼前郎君没有因他穷苦而蔑视,而是真的重视他的天赋,当即又是一拜,口齿清晰。

    “谢先生教诲!”

    之前,他因利益而拜。

    这回是真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