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和离后,侯爷勾她上位
繁体版

第11章 逼她按下手印

    那些面孔,有的曾因魏崇楼江南之行而有所交集,皆是由她亲自主持接待的。

    面对苏雅那看波澜不惊的态度,魏家的族老们心中竟生出了一丝微妙的不适。

    他们强作镇定,“苏雅,自从你成为魏家的一员,是否直接掌握了府中各项事务的决策权?”

    “是的。”苏雅的回答简短有力。

    大族老闻言,心中稍感宽慰,“自你踏入魏家大门,我们便给予了你最大的尊重和信任,未曾想你仍感不满,甚至做出了伤害夫君血脉、不敬长辈之举,这是违背人伦纲常的重罪。而今,魏崇楼大人大量,愿意给你留下妾室的身份作为退路,若你无异议,便在这文书上签字画押,双方都留几分颜面吧。”

    随着大族老话音的落下,一张铺陈着贬妻文约的纸张连同笔墨,静静地置于苏雅面前。

    她垂眸,那纸上赫然列举着对她不孝、逆上的种种指控,最后更明确指出剥夺其正妻之位,降格为妾的决定。

    苏雅抬起头,视线与魏忆雪交汇,对方站在魏母身旁,眼中闪烁着胜利者的得意。

    周围的人或是愤怒,或是内疚,整个厅堂弥漫着复杂而微妙的气息,却无一人站在她这一边。

    在这一刻,孤独与无助如潮水般涌来,但很快,她的目光变得凛冽起来:“我不同意。”

    她挺直了脊梁,逐一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掷地有声:“我拒绝接受这样的安排。要么我们和离,要么我将直接前往官府,诉说我的遭遇,我相信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尽管那隐于宫墙之内的神秘人物在太和寺中曾答应帮助她,但眼下他刚回到朝廷,国务繁忙,何时能记起此事仍是未知。

    而魏府偏偏选在此刻召集族老,意图正式贬其为妾,并公之于众。

    作为苏家的儿女,她不能让家族的名声因她受损!

    魏母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慌乱,旋即换上了严厉的表情:“你是不是失心疯了?夫妻一场,本应有百日的恩情为纽带,即便你有过失,我们也愿意既往不咎,给你名分,你非但不感激涕零,反而想通过诬告毁了魏崇楼的名誉,这又是何等的忘恩负义!”

    苏雅听到此言,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你们,也有资格与我谈论夫妻的情分吗?我嫁入魏家,勤俭持家,付出多少,世人自有公论。真正对不起我的,是魏崇楼!而你们,竟逼我为妾,良心何在?”

    她的话语,字字锥心,掷地有声,让整个厅堂陷入了一片沉重的沉默之中。

    魏母听到苏雅这番言辞,脸上的温和瞬间被阴霾取代:“你娘家的光景如今已是日薄西山,难道你还真将自己当作那忠义伯府上的千金小姐了?那不过是个空有名头!一切荣华富贵,都是你父亲用银两堆砌而来!而我儿崇楼,却是实打实地科举出身的状元郎,备受陛下器重的肱股之臣!未来某日,或许就能成为权倾朝野的宰相!你一个商贾之女,能够成为我崇楼的侧室,已是他宽宏大量的体现,否则,一纸休书,早就让你卷铺盖回娘家了!”

    苏雅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即便我父亲的爵位是捐纳而得,那也是你等望其项背的荣耀!那是陛下亲自下旨特封,你敢说这话,是不把皇家的命令放在眼里么?”

    魏家的族老们闻言,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其中一个急忙呵斥:“苏氏,注意你的言辞!休得在这儿口出狂言,自取其辱!”

    这种话怎能随便说出口?

    魏母虽心中怒火中烧,但也不至于糊涂到不知轻重。

    她捂住起伏不定的胸口,目光如箭般射向围聚的族老:“你们看看,好好看看,我那所谓贤良淑德的儿媳,她这是想要我的命啊!”

    魏崇楼平日里温文儒雅,此刻却满面怒容:“苏雅,我原想看在往日情分上给你留几分颜面,你若再口出妄言,就别怪我狠心一纸休书,了断这份缘!”

    一旁的魏忆雪,言语刻薄:“到时候,你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弃妇,看还有谁敢要你!”

    苏雅嘴角保持着那抹淡笑,但眼神却如同万载寒冰:“这不正是你们梦寐以求的结果吗?今日强逼我为妾,夺取我陪嫁的商铺产业,一旦我顺从,恐怕转眼之间,我便会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后院之中。我的嫁妆,忠义伯府的产业,最后都会落入你们的口袋。”

    一位族老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无奈:“苏氏,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你既然有过错在先,即便是告到官府,也不会有任何转机,还是给自己留点尊严吧。”

    言罢,他朝魏崇楼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动手处理。

    这张休书必须要有苏雅按下手印,并送往官府备案,但从苏雅的态度来看,她显然不会轻易就范。

    这时,就需要采取一些强硬手段了。

    几个膀大腰圆的婆子应声而上,粗暴地抓住苏雅的手,强行往那红色的印泥里按。

    身边的侍女玲珑焦急万分,连连跺脚,试图上前阻止:“你们这样欺人太甚,就不怕遭到报应?我家小姐是忠义伯的女儿,将来陛下若是知晓此事,你们哪个能逃过惩罚?”

    魏母冷哼一声,满脸不屑:“陛下日理万机,哪里有闲工夫管这些家长里短的小事?别以为攀上了什么高枝……”

    “嘭——”的一声巨响,打断了魏母未竟的话语。

    长乐堂紧闭的大门突然被一股巨力踹开,众人皆是一惊,视线瞬间被吸引。

    门外,一队士兵严阵以待,队伍的前端,站着一个年约三十,身着黑直襟长袍的男子。

    他腰间悬挂着几块色泽温润的美玉,眼神锐利如刀,浑身散发出一股不容忽视的高贵气息。

    在场之人,大多认不出这位大人物的身份,只有魏崇楼面色骤变,慌忙跪拜行礼:“微臣魏崇楼,参见武安侯。”

    “武安侯”这三个字一出口,屋内所有人的心弦都被紧紧拉扯。

    这位武安侯的大名,几乎是无人不晓,他是大虞的战争神话,不仅在军队中威望卓著,在民间亦是享有极高的声望与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