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之东夷崛起
繁体版

第37章 冶炼炉

    “少族长,泥巴、干草和水都已运至广场。吾等不知如何和泥。”茅屋外传来了族人的声音。

    风虫听是有人来找,想了想,他们应该是不知道泥巴和成什么样的湿度,所以来找自己,于是走出了茅屋,跟着族人来到广场。

    广场上很热闹,几乎每颗树荫下都有人在忙碌,有一群妇人在树荫下编织背篓的,也有在广场中央顶着太阳煮盐的一群婶婶,老头风芦则在一颗树下制作着复合竹弓,边和身边搓绳子的老妪聊着天。广场的一边还有着七堆封闭好的碳窑。

    来到放泥土和水的地方,风虫指挥人把泥土堆在一起,在中间挖了个坑,把水和干草倒入中间的坑中,让几个男性族人上去踩踏,风虫见水不够让族人继续河边打水,几个用脚和泥的族人来回的走动着,大脚丫和小腿上全都粘满了黄色泥巴,他们也不嫌弃,都想多跟风虫学些技术。

    族里最近传开了,少族长天生识百草,诊疾医人,可将万物化为可用器具。跟少族长学些皮毛,也将受用终生。众人都羡慕那些与少族长一同去过大集的族人,回来后,个个识得众多草药及可食用果蔬。更是学会多种生存技巧。

    打水的族人回来,在风虫的指挥下,把水倒进泥里,风虫让两人在一边挖两个土坑,自己则也跟了过去指挥,剩下几人见风虫没在让继续打水,若然无事也进入泥堆和泥,十多分钟左右,在众人的努力下,泥就和好了。风虫见此,对着还在踩泥的族人道:“众位族叔族婶,泥巴和好了,不用再踩了,把泥巴搬到这边来。”

    众人听到风虫喊停,于是停下动作,弯腰把泥巴掐起,搬到两米外的风虫身边,风虫拿过放在边上的泥巴,抹在挖好的坑里,这个土坑深约二十厘米,直径四十厘米,在坑底抹上一层泥巴,后沿着坑底抹到地面,围着坑开始盘起一个圆柱形炉体,拿了几节直径七厘米的竹子,临时安装在炉底留作,进出风口用,留了两个孔后。接着开始盘炉壁,越往上炉口越细,几人看到后也在边上模仿盘泥,从开始的生疏,很快就渐渐熟练的盘着泥巴,风虫让一边空闲的几人继续挖坑,也学着盘炉。

    待风虫将手中的炉子盘到七十五公分高度时,不得不停下,此时的炉子已经与风虫一般高了。是的,十一个月大的风虫,目测也就差不多七十五公分高。已经达到了一岁孩童的正常标准。

    风虫停下后,又在一旁盘起了新的炉子,这次他只盘了三十五公分的高度,直径四十公分的炉体。等盘完后,又在一旁塑起了一个倒扣的大缸,缸的直径也是四十公分,刚好可以卡在之前盘的炉身上。缸的一侧,用竹片刻下来了,一个倒U形的门,门上开了两个小孔,缸的底部也没有全封起来,留了个碗口大小的留作出烟观察孔。

    做完炉盖。抬头看看天,虽然天还大亮却也是五点多了,外出的打猎采集的族人应该也快要回来了。风虫让闲着的族人,抱来干柴,堆在盘好的炉子里面和外面,点火烘干。

    一旁还在盘炉子的族人,见这边已经把火点起,都稍微避了避。待火势平稳才继续靠近盘炉子。风虫见此处没什么事了,就想起风伯那还有模具,就带着人过去搬模具。

    来到制陶工坊后,指挥人把今天制作的模具,都搬到广场处的火堆旁烘干。风伯见此不解道:“少族长,此陶坯不在此,阴干几日否?”

    风虫回道:“伯翁,此乃模具,不必如陶器那般阴干,只需稍稍烘干即可。且此器,只可使一次即废。”

    风伯这才似懂非懂的点头,没在吱声。

    把坩埚,鼓风机坯,一众模具都小心翼翼搬去广场。临走时,回头对风伯道:“伯翁,明日与我一道去看看冶铁炉,我欲用粘土制做一套冶炼炉。”

    “哎~好,老朽现下即可去观摩。”风伯欲起身道。

    风虫拒绝道:“伯翁,不必现在去,此时已点燃大火,待明日可去观摩。”

    说着带上搬运模具的众人离开。

    来到广场指挥众人把模具等物,放在了篝火边上烘烤,并嘱咐族人,不要让小孩靠近,也不要让任何人触碰。在离开前又道:“火熄灭后,把模具放在灰烬上烘烤,其它还没盘好的炉子,就先不用火烤了。”

    说完。就走到一边的风芦那里,“芦翁,我先前让你做的竹子做出来没有?”

    风芦见风虫来到身前,就问交代给自己的任务,笑着点头道:“少族长,你要的物品,实则就是箭杆,是箭杆尾部劈出卡住箭羽之处,在横向多劈一下,咯!这是两根制作好的。”说着递给了风虫。

    风虫上前接过看了下不错,挺合格,道了声谢,又在一旁老妪那拿了些弓绳,走到一边,拿起放在青石上的几片长方形树皮,树皮中部位置自边上往中间,都刻了一半的笔直缝隙,拿起两块树皮,以十字形式把中部位置扣合在一起,成了十字风扇形,又拿起两块树皮扣上形成米字形,把竹杆一头微微掰开卡上米字形树皮风扇中间,竹杆卡住树皮风扇后,把箭杆两头用绳子捆绑固定好。另一支也是相同的做法。说时迟,做时快。十分钟左右两个叶轮搞定。

    这时外出的族人已经满载而归的回来,部落中一片沸腾,小孩们也得到了释放,只不过广场处炉子、烧炭的土堆处都有人看守,驱散了几波想来凑热闹的小娃,又来了几波大人,听说是少族长不让靠近,也都约束了小孩,实在管不住的,只好带着小娃去观看牲口棚里的猪牛羊,或去鸡舍鸭舍看鸡鸭。风虫的父母、爷爷、奶奶、小叔、小婶也都回到了部族,他们今天都在协助建造,部族的防御竹墙。只有建起竹墙部族的小孩们才能稍稍的在部族中玩耍,不然只靠这些低矮的篱笆防御野兽,多少还是有些危险。虽说部族周边的猛兽都被驱赶,但保不齐哪天就有流动过来的猛兽。袭击部落。

    一家人来到广场,风鱼第一时间寻找风虫的身影,当看到小小的身影在青石处制作什么,心里也放松了下来。疾步走了过去,一把抱起风虫,在风虫的脸蛋上猛亲几口。惹的风虫内心直翻白眼,表面却不敢显露。乖乖的叫了声:“阿娘!”一如当初,初出部落那般没有徒劳挣扎。

    风鱼与风虫宠溺了片刻,才把风虫放下。

    搭建炉子那边,风烈与风夷父子二人看到了这个用泥土搭建的炉子,心里都想到,若能用土建围墙就好了。也只是在脑子里过了一下,都没说出口,他们都觉得不太现实。二人见风虫到来,风烈好奇问道:“小虫儿,此为何物?用于作何?”

    风虫听爷爷问自己,父亲也在一旁投来了询问的眼神。风虫开口解释道:“阿翁,此乃冶炼炉,是我建来‘冶炼’自大集易得矿石所用。”

    “可否是汝易得那些美石?”风烈对什么是矿石根本不懂,猜测问道。

    “正是那些美石。我称它们为矿石。”风虫回道。

    “这就是可以冶炼利器的冶炼炉?”风夷也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正是需此炉炼制。”风虫回道。

    “什么冶炼利器?汝父子二人再言何物?”风烈更加好奇道。此时风烈感觉自风虫离开这十几天,自己好像错过了好些东西。说的话,自个都听不懂了。

    风夷为父亲解释道:“小虫儿,在大集易得众多美石,小虫儿称其为矿石,言其可铸利器。言此利器胜过石矛百倍。”

    “果真如此?”风烈激动看向风虫问道。

    “是否如我所言,明日便见分晓。”风虫自信道。

    听到风虫这话,风烈也压下心中的激动反应。连连点头道:“如此,吾明日便在此候着。”

    风夷见祖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就把事情说完也就揭过此事。转头伸手指向一边的七个小土堆,好奇问道:“那又为何物?”

    风虫见老爹指向一边的一次性碳窑,回道:“那土里埋的是今日所烧的木柴,木柴堆好后,用干草与泥土封上,底部留几处孔,自顶部点燃木柴,木柴燃烧至底部时把孔封上,焖至一夜方成木炭。木炭点燃温度比之木柴温度高,乃炼制矿石的绝佳之物。”

    “原是如此。”风夷虽听得不是全懂,倒也听明白了风虫话中的意思。

    二人得到解答后,心中疑问尽去。

    晚间,夜风徐徐,飘云随风遮弄残月,时隐时现。篝火晚宴后,风虫为两个受伤的族叔煎了副药汤,并看着他们痛苦的喝下。在族人尚未散场之际,为族人介绍起那株板蓝根草,并说出了其功效后。任有族人传看那株板蓝根药草。跟随父母回去休息。